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下课外古诗词诵读最后四首(1)

九下课外古诗词诵读最后四首(1)


写作背景
•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 咸阳后军队肆意掠夺,将曾经繁华 昌盛的阿房宫焚毁。时隔多年,元 代散曲家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感而 发,借景抒情,于是创作了《山坡 羊·骊山怀古》这首小令。
自主学习
根据课本229页,学习 《山坡羊 骊山怀古》,疏通文意。
根据张养浩其他怀古的元曲,品 味这位大家的情怀。
【灵旗】古代出征时所用的一种战旗。 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毅魄”二句:是说死后,仍将抗 清。 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 兮神已灵,魂魄亦兮为鬼雄” 。
4、最后一联全诗格调起什么样的变化?
感情由悲而壮,格调由低沉而高亢,显 示了诗人的冲天豪气。
《汉书·礼乐志》:“招摇灵旗,九夷宾 将。”意为举起画有招摇星的灵旗的征伐, 各民族都会臣顺。夏完淳自信身死之后, 灵魂也会回来,在空中看到抗清者举起战 旗继续斗争。
分三层 第二层(3-7句)讽刺宦官依仗权势, 作威作福。喇叭到则官船到则民遭殃。
第三层(最后三句)写宦官压迫、掠 夺人民,致使千家万户家破人亡。
借物咏怀
• 喇叭和宦官不同类,但喇叭的“曲儿小腔儿 大”与宦官的“本事小来头大”却有共同点, 于是作品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作者实际 上是比照着宦官的嘴脸“咏”喇叭的:以吹 (虚张声势)为特征,是官方害民的帮凶,到 处作威作福,惹得军民共忿,直到吹得天昏 地暗、江山动摇。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
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 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思想, 《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 都做了土。” 《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便 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 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的,只是借古 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只有 《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揭示了封建 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 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 衰颓破败。
• 诗人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 宏愿落空,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 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 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3、为什么诗人觉得天地不宽广?
祖国山河沦陷敌手,自己本欲 振翼搏击,谁知落入罗网,所以 顿觉天地变窄了。
【毅魄】坚毅的魂魄,即英魂。语出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 魂魄毅兮为鬼雄。”
写作背景
这支曲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 当 时宦官当权,在交通要道运河上,他们往来频 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诗人王 磐家住运河边的高邮县,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 写了这支《朝天子》,借咏喇叭,揭露宦官的 罪行。
《朝天子·咏喇叭》,说说这首散曲可 分为几层理解?
第一层(1、2句)明写喇叭、唢呐特 点,暗喻宦官身为奴仆而虚张声势。
实际上讽刺揭露了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丑恶 嘴脸。宦官本是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
下,却依仗皇帝的宠幸大摆威风,横行霸道。所以 说这首小令的思想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
朝天子·咏喇叭
• 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 际上是借物咏怀,运用夸张、 讽刺、比喻、拟人等手法揭露 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 姓的罪恶行经,表达了人民的 痛恨情绪。
王磐
朝 天 子·咏 喇 叭
王磐
喇叭,唢呐, 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作者介绍

王磐 (约1470一约1530),字鸿渐,号西
楼,明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县)人。从年 轻时起即鄙视功名,筑楼高邮城西,与 名流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其散曲题 材广泛,虽多闲适之作,亦有同情人民 疾苦、讥讽时政的佳作。有《王西楼乐 府》。
*元曲与宋词不同,很多元曲可以根据 需要加衬词,甚至加句子。所以没有谱子时 拿着不同作者的同一名称的小令便会发现字 数参差不齐,句子多少不一。
•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元曲四大家”
• 马致远在散曲上的成就,为元代来自冠。称他为 “曲状元”。• 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是咏 景名篇,它以凝炼的笔法,赋予秋天的景色以萧 瑟苍凉的情调,构成诗意的图景,烘托出天涯游 子的凄凉心情。
1、“别云间”是什么意思?
“云间”是松江的别称,西晋文学家陆云, 字士龙,家在华亭,对人自称“云间陆士 龙”,于是后人就将松江称作云间。此诗的 标题实际上是一语双关:从字面上看是别故 乡,而诗人内心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天龙, 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 羁旅: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 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
读 一 读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 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
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 土;输,都变做了土。
山坡羊·北邙(máng)山怀古 张养浩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 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把风云庆会
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便是君,也 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 路。望西都,意踟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 百姓苦。
合作探究
讨论:比较这三首怀古曲情感的异同。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骊山怀古)
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北邙山怀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潼关怀古)
小试牛刀
• 点明全曲的主题的是哪一句? •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 《山坡羊.骊山怀古》的中心思想是什
么? • 各国的纷争或者豪华奢侈的景象如今
到烟消云散,感慨于世事的轮回及成 败的变化。但是无论如何的争斗最终 的结果都是一种灭亡,都成了历史的 尘埃。散曲里还隐约着作者对封建王 朝的不满及感伤。
主旨
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 对生命苦短的慨叹,而是对山河沦 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 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元)
教学目标
1.继唐诗、宋词之后出现的“曲”。(重点 难点)
2.散曲四大家、作者张养浩相关文学知识。 3.张养浩三篇山坡羊曲子的对比,探究作者
的内心世界。(难点)
译文
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 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 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 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 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 今日又南冠。回忆征程,放眼河山。 无限河山泪, 谁言天地宽?落入罗网,悲苦感叹。爱祖国 已知泉路近,由悲而壮,无限眷恋。爱家乡 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视死战斗,冲天豪气。 灵旗空际看。
散曲: 是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
于抒情、写景、叙事。形式包括小令、 带过曲、套数三种形式。主要形式有 小令、套数 .
小令:散曲的一种形式,单独的一 支曲子,称为小令。
套曲:散曲的一种形式,由几支同 一 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曲,称为套曲。
• 喇叭和唢呐,曲儿虽然小腔调却很大, 官船来往乱糟糟,全靠你来抬身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哪里能辨别出真和假?眼看着吹翻了这 家,又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流干枯, 鹅也飞走啦。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 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 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 曲。元曲就是曲子,分散曲(如我们目前所 学的曲)和杂剧(如《窦娥冤》)两种。散 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散曲又分套 数与小令两种,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 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 南冠: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 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 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 有节操的囚徒生活。骆宾王《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 用典
2、首联“又”字表达出一种怎样 的感情? 充满感叹之情,显得极为悲苦。
• 平静叙事中深含诗人辛酸与沉痛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南安军
文天祥
别云间
夏完淳
别云间
chún 夏完淳 jī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pò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1631一1647),明末 爱国诗人、抗清将领。 松江华亭 (今上海松江)人。
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 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 顺治四年)。14岁参加抗清活动, 后被俘,英勇就义,死时年仅17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