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一、高处作业概念
定义: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高度计算方法示例如图。

二、高处作业的分级
(一)作业高度分类
作业高度分为四个区域:2~5m,>5~15m,>15~30m及>30m;
(二)高处作业分类
高处作业分为特殊高处作业(B类)和一般高处作业(A类)。

1.特殊高处作业类别(B类)
特殊高处作业类别分为如下几种:
(1)强风(六级,风速10.8m/s)及以上的强风高处作业。

(2)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异温高处作业。

(3)在降雪时进行的雪天高处作业。

(4)在降雨时进行的雨天高处作业。

(5)在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进行的夜间高处作业。

(6)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带电高处作业。

(7)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悬空高处作业。

三、高处作业时注意事项
(1)发现安全设施有隐患时,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必要时停止作业。

(2)遇到恶劣天气时,必须对各类安全设施进行检查,校正、修理使之完善。

(3)现场的水、冰、霜、雨、雪等均须清除。

(4)搭拆防护棚和安全设施,需设警戒区,有专人看护。

四、高处作业安全基本规定
(1)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编制包括临边与洞口作业、攀登与悬空作业、操作平台、交叉作业及安全网搭设的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及交底应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

(4)安全防护设施验收资料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施工方案;
b.安全防护用品用具产品合格证明;
c.安全防护设施验收记录;
d.预埋件隐蔽验收记录;
e.安全防护设施变更记录及签证。

(5)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应按类别逐项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应按实记录。

(6)高处作业施工时,应检查高处作业的安全标志、安全设施、工具、仪表、防火设施、电气设施和设备,确认其完好,方可进行施工。

(7)对施工作业现场所有可能坠落的物料,应及时拆除或采取固定措施。

高处作业所用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妨碍通行和装卸。

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理干净;拆卸下的物料及余料和废料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放置或向下丢弃。

传递物料时不得抛掷。

(8)采用安全网进行封闭的防护栏杆、防护棚及操作平台处,应按规定设置消防器材,当进行焊接等动火作业时,应采取防火措施。

(9)在雨、霜、雾、雪等天气进行高处作业时,应采取防滑、防冻措施,并应及时清除作业面上的水、冰、雪、霜。

当遇有6级以上强风、浓雾、沙尘暴等恶劣气候时,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12)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应设红灯警示。

(13)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护栏以黑黄(或
红白)相间的条纹标示,盖件以黄(或红)色标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