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教案课程名称______ 预防医学部(系)___________ 基础部________________ 教研室公卫教研室教师姓名李炜娟职称助教授课对象2014年级临床医学专科1-8班授课时间2015年9月17日至2016年1月3日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主要参考书:1•孙要武•预防医学 2 •叶婷婷•预防医学 3 .黄吉武.预防医学[M].第4版.北京: :M].第3版.北京: :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宴志勇,吴苇.预防医学[M].第1版.南昌:江西出版集团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说 明一、 教案基本内容1、 首页:包括教师姓名、课程名称、学时、授课题目、授课时间、教学主 要内容、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媒体与教具。
2、 续页:包括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时间安排,即教学详细内容、讲述方法 和策略、教学过程、图表、媒体和教具的运用、主要专业外语词汇、各 讲述部分的具体时间安排等。
3、 尾页:包括课堂设问、复习思考题与作业题、教学实施情况及分析。
二、 教案书写要求1、 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以一个教学单元为基本单位填写。
2、 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
3、 突出重点,明确难点。
4、 图表规范、简洁。
5、 书写工整,层次清楚,项目齐全,详略得当。
6、 如因篇幅原因需对表格进行调整,应当以 整页设计”为原则。
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请写出)教材:乌建平.预防医学[M].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 34.马骥,刘建喜.预防医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四、教研室(科室)主任意见复习第一章学习内容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二)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1. 人与环境间物质的统一性2. 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3. 人对环境改造的主观能动作用(包括被动适应环境和认识环境与能动改造环境)三)环境污染与健康1. 环境污染的概念2. 环境污染的来源3. 环境污染的分类四)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迁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五)环境污染的特点广泛性、复杂性、长期性和多样性二、大气与健康三、生活饮用水与健康二)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1、流行病学上安全:2、化学组成对人体无害3、感官性状良好:三)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5分钟5分钟10分钟10分钟10分钟15分钟5分钟10分钟5分钟授课中加强以下内容的举措1、如何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根据案例、举例讲解预防医学内容与临床联系,提醒学生今后在临床工作中需应用预防医学理论、方法,树立预防观念。
2、启示学生思维方面以影片、案例、举例引导学生学好预防医学的重要性,运用影片讲述环境污染的危害,痛痛病以及水俣病增强学生对公害病的理解与记忆。
3、指导学生自学方面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社会环境与健康4、介绍学科进展内容请同学课后学习网络教学平台预防医学课程中教学材料栏内上相关知识点,有关内容介绍了预防医学研究新进展。
(续页)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教案课堂设问:课后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1、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2、环境污染的概念以及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3、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的区别4、环境污染的特点5、光化学烟雾与伦敦烟雾事件的区别6、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
7、影响氯化消毒的主要因素8、水俣病、痛痛病的病因?选择题1. 引起水俣病的化学元素是()A. 铅B.汞C.铬D.镉E.砷2. 风疹病毒有()A.急性中毒B.慢性中毒C.致癌作用D.致畸作用E.致突变作用3. 属于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的是()A.COB.S02C.C0 2D.S0 3E.NO4. 在海滨、森林公园和瀑布等处人们感觉空气清新和舒适,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A.空气离子增多B.阳离子增多C.阴离子增多D.轻离子增多E.氧气增多5. 伦敦烟雾事件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污染物是()A.烟尘和二氧化硫B. 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C.二氧化硫和碳氢化物D.光化学烟雾E.以上都是6. 温室效应是因为大气中下列哪项含量增高()A.二氧化硫B.氮氧化物C.二氧化碳D. 一氧化碳E.氧气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讲稿第二章环境与健康学习目标:掌握:环境污染的概念,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理解: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
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了解: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生活饮用水的净化与消毒。
第一节概论思考题(1)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2)什么是光化学烟雾吗,伦敦烟雾事件与光化学烟雾事件有什么区别?(3)你能举出生活中环境污染的例子吗?同过思考题引出环境的概念以及本章的重点知识一、环境的概念一)环境环境(environment):(1)环境通常指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及外部条件。
(2)在WHO 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就环境所作的定义中:环境是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产生现时的或远期的作用。
二)环境系统的组成1、按照环境划要素属性划分自然环境:指人类周围的客观物质条件,由空气、水、食物及其他生物等因素构成。
社会环境:指人类在生活、生产和社会交往活动中所形成的关系与条件,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卫生服务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构成。
2.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划分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特定的空间环境、乡村环境、城市环境、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二、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自学)三、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重点)一)人与环境间物质的统一性二)环境与人体健康影响的双重性(包括有利和有害)三)人与环境间作用的双向性(包括被动适应环境和认识环境与能动改造环境)四、环境污染与健康一)环境污染的概念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由于人类活动使有害的物质或因素进入环境,造成环境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发展的现象称为环境污染。
公害(public nuisanee):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对公众造成的危害称公害公害突出表现为公害事件与公害病。
二)环境污染物及污染源1、污染物的概念2、污染物的分类(1)按照性质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物理性污染物和生物性污染物。
(2)根据物理性状是否发生改变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其理化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如汞、二氧化硫等。
二次污染物:指进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各种理化因素或生物因素作用下形成理化性质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光化学烟雾。
二)环境污染源1、生产性污染:主要是各种工业化学品,例如,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农业生产中农药长期使用造成的农作物、畜禽产品、水产品及野生生物中的农药残留,也会造成土壤、水、空气不同程度的污染。
2、生活性污染:垃圾、粪便、污水等生活废弃物,若处理不当也可污染环境。
3、交通性污染:目前,汽车尾气在发达国家与地区已取代工业排放物成为主要的污染源。
船舶往来和海上事故,也可造成水体的油污染。
4、其他污染:电视塔和其他电磁波通讯设备产生微波和其他电磁辐射,原子能和放射性同位素机构排放的放射性废弃物等。
现代战争使用弹药,生物与化学战剂以及核爆炸试验所产生的多种污染物,以不同形态释放到环境中所造成的危害等。
三)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迁1、环境自净作用2、环境转化作用:污染物从污染源排放到环境中后,一方面可通过自净作用,毒性降低或达到无害化;另一方面也可通过环境转化作用,化学结构产生改变,形成二次污染物,毒性增加,危害性加大。
例如,汽车尾气或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 )、碳氢化合物经日光紫外线的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可形成以臭氧、过氧酰基硝酸酯、醛类等成分组成的光化学烟雾,刺激性与毒性大大加强。
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在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的生化代谢过程,称为生物转化作用(biotransformation)。
例如污染水体的汞可沉积在水底淤泥中,经产甲烷菌体内的酶催化被甲基化,形成毒性更强的有机汞。
四)环境污染的特点1、广泛性:可以是整个城镇或一个区域,甚至全球性的污染。
受影响人口,不仅仅是青壮年,还包括老、幼、病、弱,甚至胎儿在内的整个人群。
2、长期性:剂量和浓度一般较低,需长期作用,甚至终生暴露才会显示危害作用。
所产生的危害又以慢性和潜在性为主,短期内不易察觉。
3、复杂性:多种环境因素、多种污染物可同时存在,经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对机体产生综合作用。
4、多样性:可表现为局部的或全身的,近期的或远期的,危及当代的或(和)下一代的损害作用。
五)环境污染对健康的损害通常按损害性质分为急性危害、慢性危害、远期危害及间接效应。
1、急性危害环境污染的急性危害是由于短时间内大量污染物接触(进入体内)所引起的,通常其损害表现快速、剧烈,呈明显中毒症状、疾病暴发,甚至死亡。
1)煤烟型烟雾事件1952 年伦敦烟雾事件,由于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燃煤排放的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急剧增加、扩散不开,结果造成数千居民中毒死亡。
2)光化学烟雾事件洛杉矾、纽约、东京及我国兰州市曾多次发生光化学烟雾(主要成分是臭氧、过氧酰基硝酸酯和醛类等)事件。
这种淡蓝色的烟雾多在气温高、阳光强的夏季中午发生,对眼有强烈的刺激与催泪作用,污染严重时还可引起肺水肿,使老年人死亡率增加。
3)生产事故1984 年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异氰酸甲酯泄漏,造成严重污染,导致该市80 万人口中有52 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中毒,5 万人失明,2500 人死亡。
1986 年曾发生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件,当地放射性污染水平达正常允许量的1500倍。
数十人因急性放射病死亡,共有25 万人不得不从周围污染区紧急撤离。
2、慢性危害慢性危害是由于低剂量的环境污染物长期反复作用于人体,污染物在体内负荷量蓄积,其产生的损害不断累积,而造成的特定的病理反应。
慢性危害最为常见,且影响广泛,是较为潜匿的健康损害方式。
1)水俣病:由慢性甲基汞中毒引起的,以神经系统病变为特征。
工业废水中无机汞污染水体,经水底淤泥中微生物的转化而成甲基汞,甲基汞经食物链的生物富集在鱼体中浓集,造成食用人群的中毒。
2)痛痛病:由于长期食用被工业废水中镉污染的稻米和饮水引起的,以肾脏受损,骨质疏松及全身疼痛为临床特点的慢性中毒。
实际上,环境污染物在更多的情况下产生的是亚临床的非特异性的健康效应,特别当剂量水平较低或暴露时间短时。
揭示这种早期效应状态的存在和发展,包括某些意义尚不明了的潜在性危害,是预防医学应给予充分重视的问题。
3、远期危害1)致癌作用:据估计,人类癌症80%〜90%与环境因素有关,而其中化学因素又占90%。
环境因素引起正常细胞的恶性转化,异常增殖,并发展成肿瘤的过程称致癌作用(carcinogen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