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大学模电答案

浙江大学模电答案

第5章习题5-1常用的电流源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出几个电流源应用的实例。

5-2描述差分放大器的电路组成结构、工作原理,说明其对巩膜信号的抑制及对差模信号放大作用?5-3长尾式差分放大器的拖尾电阻有何作用?如改变其大小,则差分放大器的性能如何变化?5-4带有理想电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中的电流源有何作用?5-5 对比差分放大器和单管共射极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可以得到哪些异共同点?5-6 常用哪些指标来表征差分放大器的性能?试推导其表达式。

5-7 多级放大器之间有几种常用的偶合方式?各有什么特点?5-8 多级放大器分析计算的一般步骤?多级放大器有哪描述其特点的指标?5-9 通常模拟集成运算放大器内部由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5-10判断题(1)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Q 点相互独立,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2)共模信号都是直流信号,差模信号都是交流信号。

(3)对于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不论是单端输入还是双端输入,在差模交流通路中,发射极电阻Re 一概可视为短路。

(4)在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入情况时,只要发射极电阻Re 足够大,则Re 可视为开路。

(5)带有理想电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只要工作在线性范围内,不论是双端输出还是单端输出,其输出电压值均与两个输入端电压的差值成正比,而与两个输入端电压本身的大小无关。

(6)一个理想对称的差分放大电路,只能放大差模输入信号,不能放大共模输入信号。

5-11填空题1(1)放大电路产生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是。

(2)在相同的条件下,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比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这是由于。

(3)差动放大电路是为了而设置的,它主要通过来实现。

(4)在长尾式差动电路中,R e的主要作用是。

(5)抑制零漂的主要措施有 种,它们是 。

(6)通用型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大多采用 电路,输出级大多采用 电路。

(7)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两上输入端分别为 端和 端,前者的极性与输出端 ;后者的极性同输出端 。

(8)共模抑制比K CMR 是 之比,K CMR 越大,表明电路 。

5-12填空题2(1)利用电流源电路输出电流稳定的特性,在模拟集成电路中常用来为放大电路提供稳定的 ;由于电流源具有直流电阻 而交流电阻很 的特点,在模拟集成电路中广泛用作 使用。

(2)多级放大器框图如题图5-1所示。

设各级的增益A V1、A V2、…A Vn ;输入电阻:R i1、R i2、…R in ;输出电阻:R o1、R o2、…R on 。

多级放大器的增益:A V 总= v o / v i = ;多级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多级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多级放大器的带宽 其中的各单级放大器的带宽(3)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后级的输入电阻是前级的 ,而前级的输出电阻则也可视为后级的 ;前级对后级而言又是 。

5-13填空题3(1)由于不易制作大容量电容器,所以集成电路采用 耦合电路,因此 。

(2)差模放大倍数ud A 是 之比;共模放大倍数uc A 是 之比。

(3)电路的ud A 越大表示 ,uc A 越大表示 。

(4)共模抑制比CMR K 是 之比,因此CMR K 越大表明电路。

(5)带e R 的差动放大电路中,e R 越大则ud A ,uc A ,CMR K ;用恒流源代替e R 后使电路ud A ,uc A ,CMR K 。

(6)完全对称的长尾式差动放大器中的e R 对共模信号 反馈;对差模信号 反馈。

(7)差动放大电路能有效的克服温漂,这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8)理想集成运放的=ud A ,=id r ,=o r ,=B I ,=CMR K 。

3-14 在题图5-2的电路中,T 1,T 2的特性相同,且β很大,求I C2和I CE2的值,设U BE =0.6V 。

V CC (+10V)R 1R 22k Ω1k ΩVT 1VT 22I BI REF I C1I C2U CE2图5-2题图5-35-15电路如题图5-3所示,已知100213===βββ。

各管的V .U BE 70=,ΩK R 136=试求3C I 的值。

5-16、在题图5-4所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设U I2=0(接地)。

如果希望负载电阻R L 的一端接地,输出电压∆U O 与输入电压∆U I1极性相同,则R L 的另一端应接在 (c 1、c 2);如果希望输出电压∆U O 与输入电压∆U I1极性相反,则R L 的另一端应接在 (c 1、c 2);当输入电压的变化量为∆U I1时,R E 两端 (也存在,不存在)变化R ER C c 1 c 2U o+-T 2+U CC 题图5-4 R C -U EE T 1R B R BU I1 + -U I2 e电压∆U E ;对差模信号而言,e 点 (仍然是,不再是)交流接地点。

5-17双端输人、双端输出理想的差分式放大电路如题图5-5所示。

求解下列问题(1) 若v i1=1500μV 。

v i2=500μV ,求差模输人电压v id ,共模输入电压v ic 的值;(2)若A VD =100,求差模输出电压v od ;(3)当输入电压为v id 时,若从 C 2点输出,求 v c2与v id 的相位关系;(4)若输出电压v o =1000 v i1-999 v i2时,求电路的从A VD 、Avc 和 K CMR 的值。

题图5-55-18 某差动放大电路如题图5-6所示,设对管的β=50,r bb ′=300Ω,U BE =0.7V ,R W 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试估算: 1.T 1,T 2的静态工作点。

2.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ud =1211oΔΔΔU U U -3.仿真验证上述结果。

V CC (+12V)VT 1u i1R Cu oR E R BVT 2R C R B R WV EE (-12V)10k Ω10k Ωu i220k Ω20k Ω10k Ω题图5-6 图题5-75-19电路如图题5-7所示,JFET 的 g m =2mS ,r DS =20 k Ω,求:(1)双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A VD =(v o1-v o2)/v id 的值;(2)电路改为单端输出时,A VD1、Avc 1和K CMR 的值。

5-20如题图5-8所示,R c1 =R c2 =5k Ω,β=100,I 0=2mA ,V cc =12V ,V EE =-12V ,r d =1M Ω。

试求:(1)静态工作点(Q 点);(2)差模电压增益A VD 、差模输入电阻R id 以及在双端输出工作方式下的输出电阻R o (3)单端输出工作方式下的共模增益A VC ; (4)单端输出工作方式下的共模抑制比K CMR 。

5-21电路如图题5-9所示,已知BJT 的β1=β2=β3=50,r ce =200 k Ω,V BE =0.7 V ,试求单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A VD2、共模抑制比K CMR 、差模输人电阻R id 和输出电阻Ro 。

提示:AB 两端的交流电阻⎥⎦⎤⎢⎣⎡+++==32133330)||(1e be e ce ABR R R r R r r r β图题5-95-22电路如所示,设所有BJT 的β=20,r be =2.5K Ω,r ce =200K Ω,FET 的gm =4mS ,其它参数如图所示。

求:(1)两级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Av =Av1·Av2;(2)Rid 和Ro ;(3)第一级单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 id1o 1VD v v A =、共模电压增益Avc1和共模抑制比K CMR 注:源极恒流源交流等效电阻为⎪⎭⎪⎬⎫⎪⎩⎪⎨⎧+++++β+=)R R (r )]R r (||R [)R R (1r r 3p 5e 5be 6e 6be 33p 5e 5ce o图题5-105-23 在题图5-11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各晶体管的β均为50,U BE =0.7V ,r be1=r be2=3k Ω,r be4=r be5=1.6k Ω,静态时电位器R W 的滑动端调至中点,测得输出电压U o =+3V,试计算: 1.各级静态工作点:I C1、U C1、I C2、U C2、I C4、U C4、I C5、U C5(其中电压均为对地值)以及R e 的阻值。

2.总的电压放大倍数1ou ΔΔU U A =(设共模抑制比极大)。

(+6V)(-6V)题图5-115-24题图5-12中的T 1,T 2均为硅管,U BE =0.7V ,两管间为直接耦合方式,已知β1=β2=50,r b b’1= r b b’2=300Ω,电容器C 1,C 2,C 3,C 4的容量足够大。

1.估算静态工作点I CQ2,U CEQ2(I BQ2的影响忽略不计) 2.求中频电压放大倍数A u 3.求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4.用仿真验证上述结果+-U oLΩCC题图5-125-25 电路如题图5-13所示1.写出iou U U A =及r i ,r o 的表达式(设β1,β2 ,r be1,r be2及电路中各电阻均为已知量)2.设输入一正弦信号时,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了顶部失真。

若原因是第一级的Q 点不合适,问第一级产生了什么失真?如何消除?若原因是第二级Q 点不合适,问第二级产生了什么失真?又如何消除?-++++-i U o U CC+V T 1T 2b12R b11R c1R e1R 1C 3C eC +e1R +2Cb2R e2R LR题图5-135-27差动放大电路如题图5-14所示,已知两管的100=β,V U BE 7.0=。

(1)计算静态工作点。

(2)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id oud U U A =及差模输入电阻id R 。

(3)求单端输出时的共模电压放大倍数ic o uc U U A 1=。

(4)求单端输出情况下的共模抑制比CMR K 。

题图5-145-28如题图5-15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V V V EE CC 15==,Ω=k R C 101,Ω=k R 1,恒流源电流mA I 2.0=,假设各三极管的50=β,V U BEQ 7.0=,Ω=k r be 5.131,Ω=k r be 2.12。

(1)试分析差分输入级属于何种输入、输出接法。

(2)若要求当输入电压等于零时,输出电压也等于零,则第二级的集电极负载电阻3C R 应为多大?(3)分别估算第一级和第二级的电压放大倍数1u A 和2u A ,以及总的电压放大倍数u A 。

题图5-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