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莆田一中2020-2021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地理必修1、必修2 第1 章本试卷共12 页,满分为100 分,考试用时90 分钟。

一、单选题(共5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50 分)2020 年7 月23 日12 时41 分,我国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春节前(2021 年2 月10 日左右)抵达火星轨道,然后环绕火星飞行,将为后期设立火星基地提供资料。

据此完成1-3 题。

1.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A.火星体积密度较小B.火星上没有液态水C.火星表面温度高D.火星上大气稀薄2.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A.火星公转速度快B.地球更靠近小行星带C.火星大气稀薄D.火星的质量小3.火星基地选址,需要搜集的资料主要有①火星地形特征②火星与太阳的距离③火星资源分布状况④火星绕日公转的速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20 年12 月17 日,嫦娥五号"挖土"成功的顺利返回,带着中国第一捧月壤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任务取得重大突破,中国也由此成为第三个带回月壤的国家,稳步跻身航天科技大国前列。

图1 中左图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示意图,右图为“挖土”过程。

完成4-5 题。

图14.图中,嫦娥四号探测器经历高温考验的时段是A.T1-T2 时段B.T2-T3 时段C.T3-T4 时段D.T4-T1 时段图 35.“月兔二号”留下的痕迹说明月面上存在着较厚的“月壤”(岩石风化物),影响“月 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生物B .风力C .流水D .温度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是利用太阳能的主要装置, 图 2 为我国某区域光伏发电站景观图该地区的发电效 高。

据此完成 6-7 题。

6. 从空间分布看,太阳辐射 A .和纬度呈正相关 B . 和地势呈正相关 C .和降水呈正相关D . 和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图 27. 从资源条件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A .四川盆地B .长江中下游C . 内蒙古西部D .南岭地区2021 年 1 月 12 日,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官宣:龙岩市发现 240 多枚至少八种类型的 恐龙足迹,这一恐龙足迹群化石是国内首次发现大型恐爪龙类行迹,也是中国目前发 现面积最大、多样性最高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

据此完成 8-9 题。

8.白垩纪属于A .古生代早期B .古生代晚期C .中生代晚期D .新生代中期9.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兴盛的植物是A .孢子植物B .被子植物C .裸子植物D .藻类植物图 3 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

据此回答 10-11 题。

10.图中甲为 A .地表B .软流层C .莫霍界面D .古登堡界面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 B .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正比 C .山地、高原的地壳比平原的地壳薄D .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图4 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a、b 两点的高度相同。

读图回答12-14 题。

图412.a 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C.a 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D.a 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13.b 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①到达b 处的太阳辐射少②b 处的地面辐射弱③b 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④b 处大气的保温作用弱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14.下列叙述中,其气温成因与b 处相似的是A.冬季,我国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漠河附近B.夏季,我国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青藏高原地区C.冬季,同纬度地区相比,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D.夏季,同纬度地区相比,山区气温低于平原气温读图5,回答15-16 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5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山谷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D.山谷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16.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C.夜间冷空气沿山坡下沉积聚在谷地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海拔2 189 米,是我国最深的湖泊,也是松花江的发源地。

图6 为某同学拍摄的长白山天池照片。

据此完成17-18 题。

17.长白山天池的补给水源主要是A.河流水和大气降水B.大气降水和地下水C.积雪融水和河流水D.冰川融水和地下水图618.长白山天池水体更新周期较长,主要是由于该湖泊A.面积大B.海拔高C.深度大D.蒸发弱“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减轻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图7 是我国某城市依据“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

读图完成19-20 题。

图719.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显著的是①调节水汽输送②调节地表径流③增加下渗④增加大气降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海绵城市”可以起到的影响有A.减少水资源B.增加地面沉降C.减少城市内涝D.加剧城市热岛效应读“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图8)”,完成21-22 题。

图821. 对图示区域位置、季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1 月B.南半球,7 月C.南半球,1 月D.北半球,7 月22.B 处洋流的性质和流向分别为A.寒流,由北向南B.寒流,由南向北C.暖流,由北向南D.暖流,由南向北图11 图10流域上各点的雨量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也有长有短。

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读图9 回答23-24问题。

23.图中流域内河流流向为图9A.西南→东北B.西北→东南C.东北→西南D.东南→西北24.图示地区地形最为平坦地段为A.S1 B.S2 C.S3 D.S4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温度和深度。

读“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25-26 题。

25.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A.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B.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大C.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D.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26.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其形态表现为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凸出,轮廓呈抛物线状。

图11 示意库布齐沙漠南缘某抛物线形沙丘。

据此完成27-28 题。

27.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A.东风B.西风C.南风D.北风28.该抛物线形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海岸是海陆相互作用地带,贝壳堤是由海洋里大量甲壳生物的遗骸,经过海潮和海浪长期冲刷及搬运,逐渐堆积而形成的,它是古海岸的遗迹。

图8 示意渤海湾西岸贝壳堤和古海岸线分布及某处贝壳堤剖面。

据此完成29-30 题。

图1229.距今6000 年以来,渤海湾海岸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A.陆进海退B.陆退海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30.贝壳堤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海浪侵蚀D.海浪堆积土壤凋萎湿度是指土壤水分减少到使植物叶片开始呈现凋萎状态时的土壤湿度,被认为是植物能够吸收的土壤水分的最低值。

图13 示意我国某地区不同树种(苗木)凋萎湿度测量结果。

据此完成31-32 题。

图1331.对土壤凋萎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气温高低B.土质颗粒C.基岩性质D.降水多少32.图中树种抗旱能力最弱的是A.富士苹果B.山丁子C.久保桃D.山桃图14 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

据此完成33-34 题。

图1433.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A.光热条件不同B.土壤性质不同C.海陆位置差异D.水分条件差异34.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C.气候干旱,蒸发旺盛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1 年1 月21 日21 时42 分在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发生4.6 级地震,震源深度100 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6.68 度,东经76.94 度。

据此回答35-37 题。

35.人们在第一时间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系统36.下列关于地震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距离震中一样远的地方,地震烈度都相同B.地震发生时,地面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震级升高2 级,相应的能量就增加约2 倍D.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各地不同37.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③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④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图15 示意我国南方某处地层连续完整的自然黄土剖面。

黄土位于流水沉积层之上。

某研究团队采集样本,检测化学元素组成与含量,发现黄土、过渡性黄土、古土壤样本与黄土高原风积黄土的常量元素特征高度相似。

据此完成38-39 题。

图1538.钠元素易淋溶迁移,检测发现该剖面中古土壤层钠含量最低,表明该层形成时A.盐渍化显著B.地表湿度大C.植被发育差D.风力作用强39.剖面地层分布反映古气候A.多次变化,干旱期长B.多次变化,湿润期长C.相对稳定,寒冷干燥D.相对稳定,温暖湿润图16 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

累积频率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

据此,完成40-42 题。

图1640.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大B.3550-3 650 米的百米高程人口最为密集C.距河流8~10 千米分布人口最多D.高程4500 米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41.该流域很可能位于A.巴西高原B.非洲南部C.青藏高原D.北美大草原42.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能资源分布B.地势和坡向C.交通便捷度D.取用水方便图 18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图 17)”,回答 43-44 题。

43. 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①科技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原因②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都使得环境容量在不断地加大 ③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④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4. 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按从优到劣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A. Ⅲ Ⅱ ⅠB. Ⅱ Ⅰ ⅢC. Ⅰ Ⅱ ⅢD. Ⅰ Ⅲ Ⅱ“棒棒工”是对重庆市一个特定劳动群体的称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