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越战纪念碑解析

越战纪念碑解析

纪念碑解析越战
1.越战纪念碑英文全称是什么?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正式名称为越南退伍军人纪念碑,位于美国首都华盛 顿,是一个纪念在越南战争中服役的美国士兵的国家 战争纪念碑。纪念碑包括三部份:三位战士雕像、越 南妇女的纪念碑和越南退伍军人纪念墙,其中以纪念 墙最为出名。纪念碑有时被普遍地称越战纪念碑、越 战墙或简称为墙。
3.“华盛顿广场”周边主要的构筑物及 其它们的构成关系?
• 主要建筑物
• 1.华盛顿纪念碑 • 华盛顿纪念碑是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 华 盛顿而建造的,它位于华盛顿市中心,在国会 大厦、林肯纪念堂的轴线上,是一座大理石方 尖碑,呈正方形、底部宽22.4米、高169米 ,纪念碑内有50层铁梯,也有70秒到顶端的 高速电梯,游人登顶后通过小窗可以眺望华盛 顿全城、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和波托马克河 。
2.甲方对纪念碑设计的要求是?
• 建造越南战争纪念碑的想法是一名前陆军下士简· 斯 克鲁格思在战后萌发的。1979年4月27日,一群参 加过越南战争的老兵在首都华盛顿成立了一个社团, 旨在国家大草坪博物馆、纪念碑群落地带建造越南战 争阵亡将士纪念碑。他们提出,这座拟议中的纪念碑 要成为美国社会中一个鲜明的形象,不管这座纪念碑 最后建造成什么样子,它必须满足四项基本要求:( 1)纪念碑本身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2)要与周 围的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3)碑身上镌刻所有阵 亡和失踪者的姓名;(4)对于越南战争,碑身上不 要有一个字的介绍和评价。
• 5.白宫 • 白宫的基址是美国开国元勋、第一任总统乔治· 华 盛顿选定的,始建于1792年,1800年基本完工 ,设计者是著名的美籍爱尔兰人建筑师詹姆斯· 霍 本。但当时并不称白宫,“白宫”是1902年西奥 多· 罗斯福总统正式命名的。 • 白宫坐南朝北,共占地7.3万多平方米,分为主 楼和东西两翼,东翼供游客参观,西翼是办公区 域,总统的椭圆形办公室位于西翼内侧。主楼底 层有外交接待大厅,厅外是南草坪,来访国宾的 欢迎仪式一般在这里举行。
• 3.美国国会大厦 • 国会大厦位于华盛顿25米高的国会山上,是美国的心脏建筑。 国会大厦建于1793-1800年,与华盛顿的多栋重要建筑一样 ,亦未幸免于1814年英美战争的损毁。 • 战后重建之后,百年以来,国会大厦又进行了包括18511867年的浩大重建工程在内的多次扩建,最终形成了今日的 格局。国会大厦是一幢全长233米的3层建筑,以白色大理石 为主料,中央顶楼上建有出镜率极高的3层大圆顶,圆顶之上 立有一尊6米高的自由女神青铜雕像。大圆顶两侧的南北翼楼 ,分别为众议院和参议院办公地。众议院的会议厅就是美国总 统宣读年度国情咨文的地方。它仿照巴黎万神庙,极力表现雄 伟,强调纪念性,是古典复兴风格建筑的代表作。
空间环境富有变化。在华盛
顿纪念碑西边与林肯纪念堂
之间有一矩形水池,映射着 纪念碑身和纪念堂的倩影, 加强了中心区的空间艺术效 果。中心区结合了西南方向 的波托马克河的自然景色, 恢弘壮观,空间舒展,环境 优美。
White House United States Capitol Lincoln Memorial Jefferson Memorial
华盛顿建立在轴的关系上
• 以国会大厦为轴心,而侧有 “独立”、“宪法”两条林荫 大道。第一条是从美国国会大 厦延伸到华盛顿纪念堂;第二 条是从美国国会大厦,经宾夕 法尼亚大街,延伸到白宫总统 府。第三条从白宫总统府至华 盛顿纪念堂。整座城市呈放射 状三角鼎立之势。其间有“联 邦三角”建筑群。
• 这三条主轴,构成的三角形为 城市布局的骨架,在其间的各 个细部又分为若干个小的三角 形,几乎每块公共用地上都建 有代表性的纪念建筑物。
• 2.林肯纪念堂
• 林肯纪念堂(Lincoln Memorial),它被 视为美国永恒的塑像及华盛顿市标志,为纪念 美国第十六届总统亚伯拉罕· 林肯而建。纪念 堂位于在华盛顿的国家大草坪西端,碧波如染 的波托马克河东岸上,与东端的国会大厦遥遥 相望,是一座用通体洁白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建 造的古希腊神殿式纪念堂。
• 越战纪念碑摈弃了战争题材纪念碑惯常使用的传统元 素,诸如:战士雕像、旗帜、武器、英雄主义文字和 装饰性的构件,采用简洁而特殊的造型,巧妙而合理 的布局,反常却恰当的下沉,最终完成了思想性与艺 术性的智慧统一。这也许正是因为林璎特殊的文化背 景、成长经历,使她的设计不含功利色彩,没有定式 思维,在朴实无华中迸发出年轻人所特有的精彩火花 。
•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杰斐逊纪念堂
• 杰弗逊纪念堂坐落于美国华盛顿,为纪念 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 杰斐逊而建。这座 纪念堂,按杰弗逊喜爱的罗马神殿式圆顶 建筑风格设计,是一座高96英尺的白色大 理石建筑。大厅中央耸立着高近6米的杰弗 逊总统立身铜像。身后的石壁上,镌刻着 杰弗逊生前的话:“我已经在上帝圣坛前 发过誓,永远反对笼罩着人类心灵的任何 形式的暴政。”
7设计师是如何理解设计主题的?
• “一开始我就问自己,到底建“越战纪念碑”的 意义是什么,尤其是一座20世纪的纪念碑的意义 是什么?当宝贵的生命首先成为了战争的代价时, 这些“人”无疑是第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因而这 项设计的主体肯定是“人”而不是政治。只有当 你接受了这种痛苦,接受了这种死亡的现实之后 ,才可能走出它们的阴影,从而超越它们。就在 你读到并触摸每个名字的瞬间,这种痛苦会立刻 渗透出来。而我的确希望人们会为之哭泣,并从 此主宰着自己回归光明与现实。假如你不能接受 这个现实,就永远无法从中解脱出来。所以一座 纪念碑应该是“真实”的写照。首先要接受和承 认痛苦已经存在,然后才有机会去愈合那些伤口 。”(摘自林璎自述)
• 按照林璎自己的解释,像是地球被(战争)砍了一刀 ,留下了这个不能愈合的伤痕。黑色的、像两面镜子 一样的花岗岩墙体,两墙相交的中轴最深,约有3米 ,逐渐向两端浮升,直到地面消失。V型的碑体向两 个方向各伸出200英尺,分别指向林肯纪念堂和华盛 顿纪念碑,通过借景让人们时时感受到纪念碑与这两 座象征国家的纪念建筑之间密切的联系。后者在天空 的映衬下显得高耸而又端庄,前者则伸入大地之中绵 延而哀伤,场所的寓意贴切、深刻。
如何理解“名字”这个设计要素的?
• 越战纪念碑按年表排列人名,纪念碑向地下延伸,黑大理 石碑刻上阵亡人员名字。设计如同大地开裂接纳死者,具 有强烈的震撼力;黑色磨光花岗岩饰面光洁如镜,明可鉴 人,上面刻着58132名自1959至1975年间在越南战争中 失踪的或死去的美军士兵的名字,每个字母高1.34cm, 深0.09cm,碑体上的名字没有按惯例以字母排列为序, 而是采取士兵死亡的年代顺序,隐喻那场以生命为代价的 战争进程,而v型造型,则是象征那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平滑如镜,闪烁生辉的巨型墙面和陷进墙面里密密麻麻 的名字,在视觉效果上也给人以无可抗拒的感染力,促使 每个参观者的心底不由自主地产生某种奇异的心理体验。
6.越战纪念碑上阵亡者的名字排列顺序 ?
• 阵亡战士姓名没有依照惯常的做 法,按字母顺序来排列。而是首 先将1959年越战开始后第一个 死者的名字刻写在东墙之首。然 后依照时间顺序将阵亡战士的名 字自上而下一个一个的刻写在东 墙的每一块石板上,直到这一面 墙完全的没入地下为止。西墙上 的名字则从向西延伸出去的锐角 处起,以相同的方式一直排列到 和东墙相接处。1975年战争结 束前的最后一个死者的名字恰在 西墙之末,和东墙之首的第一个 名字相呼应,象征着战争的帷幕 拉开有合上。
• 林璎设计手稿
5.越战纪念碑的结构和尺度?
• 这是一座低于地平线,长500英尺呈倒V字形的碑体 。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岗岩墙体,如同一本 打开的书,又仿佛地开裂向两面无限延伸,两墙相交 的中轴最深,约有3米。两面抛光的黑色花岗石墙在 交汇处成一个125度12分的角,左右墙体向两端方向 逐渐缩小,直到地面消失。
• 规划以国会和白宫为中心,使两者位于一条轴线上,把国 会这个立法机关放在了华盛顿地块的最高处,即高于波托 马克河约30米的琴金斯山山顶。然后,从国会山庄和白 宫向四面八方放射出许多道路,通往一系列的纪念碑、纪 念馆、重要建筑物和广场。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中心,白 宫、国会、美国最高法院以及绝大多数政府机构均设在这 里。
作者介绍
• 林璎(Maya Ying Lin,可译为玛雅· 林 ,1959年10月5日-),著名的美籍华 裔建筑师。祖籍福建省闽侯县,是林徽因 的侄女,1959年10月5日出生于美国俄 亥俄州雅典城。林璎小时候就展现出数学 和艺术方面的天赋,中学时期就是班上的 尖子生, 毕业后即被耶鲁大学录取,成为 该校建筑学院学生,1981年获学士学位 ,1986年获硕士学位。1987年,林璎 被耶鲁大学授予美术荣誉博士学位。 • 在耶鲁大学上学时,教授们告诉林璎 ,你要么到建筑学院学建筑,要么到艺术 学院学雕塑,但不能两者都学。林璎后来 承认,她是建筑学院正式学生,但经常偷 跑到艺术学院听雕塑课。由于同时受两个 领域的训练,这无疑为林璎后来的成功打 下了基础。她说:“雕塑是诗,而建筑是 散文。”
构成关系
城市轴线 华盛顿的轴线由较长的东西向轴线和较短的南北向轴线组成 ,是典型的“拉 丁十字”结构。华盛顿中心区由一条约3.5km长的东西轴线和较短的南北轴线及其周边 街区所构成,朗方将三权分立中最重要的立法机构所在 ——国会大厦放在一处高于波 托马克河约30m的高地上(即今天所谓的国会山);作为城市的核心焦点,国会大厦 恰巧布置在中心区东西轴线的东端,西端则以林肯纪念堂作为对景。南北短轴的两端 则分别是杰弗逊纪念亭和白宫,两条轴线汇聚的交点耸立着华盛顿纪念碑,是对这组 空间轴线相交的恰当而必要的定位和分隔。东西长轴以华盛顿纪念碑为界,东边是大 草坪,与国会大厦遥相呼应,
9 从材料的角度解析设计
• 纪念碑的材质为黑色大理石,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象征 纯洁和高尚的白色大理石。林璎解释说,纪念碑坐北 朝南,太阳正好明晃晃地照着,白色大理石在阳光下 会产生刺目的反光,那样会使人们难以看清纪念碑上 的名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