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十二章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
一、社会保障
1.社会保障的含义与内容
(1)社会保障的含义与特征
①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立法,对因社会和自然原因造成生活来源中断、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从而保障其基本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活动和制度。
②社会保障的基本意涵是:
a.社会保障是对基本生活困难群体的福利援助;
b.社会保障具有社会性;
c.政府是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
③社会保障的特征:
a.针对基本民生;
b.由政府组织实施;
c.福利性;
d.社会性;
e.政治性。
(2)社会保障的内容
社会保障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服务三部分组成。
①社会救助
a.社会救助是当因个人、社会或自然原因,某些人的基本生活遇到个人难以克服的困难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时,由政府和社会对这些特殊群体予以援助,向他们提供现金或物质帮助的活动和制度。
b.社会救助的对象是基本生活受到威胁的特别困难的群体。
社会救助是对其基本(或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也是政府对人们生存权的保障。
c.社会保障首先是从社会救助领域开始的,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
②社会保险
a.社会保险是以劳动者为主要对象,针对其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等生活方面的风险,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动用自己和社会的力量,聚集一定的经济资源,并运用社会互助机制去应对风险,进而保障人们基本生活的制度安排。
b.社会保险的特点:预防性;强制性;社会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
③社会福利服务
a.社会福利服务是由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向失依儿童、残疾人、自理能力差的老年人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服务。
b.社会福利服务对象属于社会中的特殊困难群体和脆弱群体。
c.这种社会福利服务是一种服务保障。
(3)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是既互相交叉,又有不同的两个概念和范畴。
①联系:社会福利可以看作是社会保障的发展。
②区别:a.社会保障一般指的是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群体实施的社会援助,它的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都是有限的。
社会福利是由国家立法对政策范围内的所有对象普遍提供、在一定生活水平基础上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制度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b.狭义的社会福利是针对少数特殊困难群体的福利或保障。
广义的社会福利指针对所有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居民的福利,有时是较高水平的福利。
c.社会保障制度是在工业化背景下应对失业和贫困问题而产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的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的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则是在保障国民生活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理念下建立的制度。
2.社会保障的理念与制度类型
(1)社会保障的理念
①贫困是社会的病态。
以工业化为先导,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带来的巨大社会变迁,使社会财富急剧增长,失业、贫困、疾病等社会问题大量出现。
政府不得不对贫困现象做出回应,并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问题,以避免社会问题的恶化。
②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产生于人类的同类意识、恻隐和怜悯之心,强调要对处于困境中的人给予人的关怀。
人道主义作为社会的主导价值主张对贫困群体给予必要的关怀,最初的社会救助在很大程度上是人道主义在政府行为上的表现。
③个人与政府共担责任。
社会保障制度采取了个人与政府共担责任的观点。
表现为在社会保障实践中,政府有责任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但又不过多承担责任。
④功利主义。
在边沁看来,功利是指给利益相关者带来好处、利益或幸福,或者防止利益相关者遭受痛苦或不幸。
他提出追求福利最大化的主张:一定的经济财富如果能转移到更需要的人手里,则这笔财富的社会效益就更大,从而这种再分配就是合理的。
⑤整合与秩序。
社会保障对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实施援助,可以减缓底层社会群体给社会带来的张力,减缓社会冲突,促进社会的整合,维持社会秩序,有助于不同群体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之中。
(2)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①传统型社会保障制度
a.传统型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基本上延续了社会保障的传统理念和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
b.特点:
第一,选择性,这种制度的保障范围较小,保障对象是基本生活遇到困难的人;
第二,共担责任,个人、企业、政府共同承担社会保障的责任,在不同保障项目中各方扮演不同的角色;
第三,较低水平。
c.一些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这种制度,它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社会保障制度。
②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a.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全民享受社会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
b.这种制度是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它的特征是:
第一,普遍性,这种制度是面向全体国民的,而不只是向困难人群提供生活保障;
第二,政府承担主要责任;
第三,较高水平,这种制度涵盖了国民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且保障水平较高。
c.英国、瑞典等福利国家是实施这种制度的代表。
③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
a.国家型社会保障是由国家对公职人员进行全面保障的制度。
b.在这种保障制度中,国家几乎承担着全部责任。
c.苏联、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实行的都是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
d.这种制度凸显了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影响社会保障制度选择的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通过社会物质财富再分配来解决对象群体的基本生活或正常生活方面的问题,它以一个国家拥有的、可以用于再分配的物质财富为前提。
②政治因素
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用以解决民生问题、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
除了经济因素之外,政府怎样看待民生问题,也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选择。
对于执政党和政府来说,他们的政治立场、对社会问题及其责任的看法,会直接影响其政策的选择。
③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既指社会的阶层结构,也指社会的财富分配结构和权力结构。
在劳动群体占有重要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的情况下,他们的基本生活状况会受到政府的关注。
这些国家在具备一定经济能力之后会发展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
④社会福利文化
社会福利文化是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关于福利及其实现的观念、习惯和做法。
福利文化作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并指导着人们的福利行动。
3.社会保障的功能
社会保障具有多重功能,主要包括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秩序等功能。
(1)保障民生
保障民生包括通过经济援助使困难群体摆脱基本生活方面的严重威胁,和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满足他们基本的社会需要,提高其生活质量,使他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在任何时候,保障民生都是社会保障的首要功能。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以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为主要内容。
现代理论认为,社会保障通过向困难群体提供经济上的帮助,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①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向劳动收入不足者及困难家庭提供资金援助,促进社会劳动能力的再生产。
②通过对失业者的保障性就业培训服务,可以增加这一群体的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发展。
③通过社会财富再分配可以增强贫困群体的消费能力,进而刺激生产。
(3)维持社会秩序
社会保障扮演着进行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角色。
①社会保障通过向困难群体提供资金援助和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减缓社会问题。
②通过社会保障可以弱化过分的贫富分化,减弱底层群体的相对剥夺感,预防和弥合社会分裂,减少社会冲突。
③通过财富再分配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强化社会认同和政治认同,促进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社会政策
1.社会政策的含义与类型
(1)社会政策的含义与实质
①含义
社会政策是政府的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是特殊的公共政策。
从狭义上来说,社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