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红领巾示范学校”自评报告江西省吉水县实验小学吉水县实验小学创办于一九九八年,现有教学班40个,学生三千多人,教师百余名。
如今的实验小学,花团锦簇、绿草如茵,一派清新、幽雅而又欣欣向荣的景象。
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的发展方针,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校少先队工作正努力结合本校的办学目标,在稳步扎实的基础上尝试求新,努力为队员的健康成长构建文明、团结、活泼的良好环境,向着少先队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这一目标迈进。
一、建立组织网络,保障少先队工作顺利开展1、建立了少先队组织教育网络。
少先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
为发挥少先队组织性、群动性、社会性的特点。
我们构建了以“党团组织——辅导员——队员”学校教育为主线,以“辅导员——队员——家长”和“少先队大队——共建单位——校外辅导”的家庭和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主体化少先队教育网络。
使少先队教育深入到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少先队教育的合力,为少先队教育营造了大环境。
学校聘请了交警中队中队长王迪民同志,退休教师王正道同志为校外辅导员,文峰派出所副所长罗时键为法制副校长。
与交警大队组建警民共建单位,并与之建立了少先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基地。
2、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少先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预备队,要把少先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辅导员必须具备能够适应少先队员教育高素质的能力。
多年来,我们很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了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热情,提升工作理论,学校定期召开辅导员会议,组织学习,研究工作,并安排辅导员走出校门,观摩他校活动展示,参加专题培训,拓宽辅导员的活动思路,增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了我校少先队工作中的中流砥柱。
二构建“教育管理”模式,促进少先队的工作创新面对新时期少先队工作的新问题,针对队员的实际情况,学校构建了少先队工作“教育管理”模式。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是人格的最大魅力。
要塑造队员健全的人格,爱国主义教育是基础。
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说过:“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就是知道怎样爱国。
”我们的工作不仅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要爱国,更要告诉学生怎样爱国,让每个学生幼小的心灵根植下爱国的神圣理念,帮助学生树立国家的观念,培养爱国的情感。
建校以来,我们始终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条主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首先,我们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
在升旗仪式上,除了“国旗下的讲话”外,还增加“在国旗下宣誓”一项内容,每个队员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凝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举起庄严的右手宣誓:“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要使我们的祖国,更美丽,更富强。
我是实验小学学生,我爱实验小学,我要文明、勤奋、求实、创新。
”那雄壮的国歌和庄严的宣誓声,给每个队员以心灵的震撼,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其次是经常性地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还结合国家每一重大历史事件,重大节日,利用广播、图片、刊栏,介绍国家大事,培育他们爱国思想。
我们还举行了“井冈精神代代传”大队主题会和“我为学校添光彩”签名活动。
在签名会上要学生牢记“今天我以实验小学为荣,明天实验小学以我为荣”。
培养了学生爱国、爱家、爱校的好思想。
2、养成教育。
在养成教育中,我校十分注重学生文明礼貌、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课内外常规、社会行为习惯的强化训练,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言行。
首先,从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入手,在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为使学生更好地遵守《小学生守则》,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制订了《吉水县实验小学一日常规》,常规中规定学生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上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并相应制定了《实验小学学生养成教育评比细则》,使队员的行为习惯在自我调控、自我管理中逐步形成规范。
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规范学生的行为:一是抓好一年级新生的基础行为教育和新队员的入队工作,使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环境,一进入学校就受到正规的行为习惯训练,以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二是开展“每月文明班队”的创建评比活动,强化对班级的监督管理,并规定文明班队的评比采用月评制。
天天检查,周周评比。
大队部设立“红领巾监督岗”,监督员从课堂、课间、两操、仪表、清洁到归程路队都对各班进行了认真的检查、督促、登记,让队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
三是利用星期五早操时间值周领导对本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情况进行小结。
四是月末评选出文明班队,授予“流动红旗。
”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我们有时注意选择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如开展了“四好、五爱、六不”活动。
“四好”即扫好地、写好字、唱好歌、做好操;“五爱”即爱桌凳、爱玻璃、爱墙壁、爱地面、爱花草;“六不”即不乱涂乱画、不吵吵牢牢、不追追打打、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壳、不随地大小便。
从点上去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3、榜样教育。
榜样教育是“以雏鹰争章”活动为载体开展的一项教育活动。
活动中我们设立了学习章、守纪章、艺术章、写作章、劳动章、体育章、礼貌章等,每年的六月一日大队部为这些获章的队员颁章,并给获章队员刊登其照片,再组织获章的队员分成几个小组,利用班队课的时间到各中队进行先进事迹巡回演讲。
演讲活动结束后,各队员以学习先进人物的形式,写一篇“我心中的榜样。
”通过开展这样的教育活动,激励了队员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4、体验教育。
“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是少年儿童通过实践接受教育的过程,是少年儿童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实际活动,在活动中进行体会、进行思考,进而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其基本内容是通过开展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少年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帮助少年儿童从家庭生活、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等各方面,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从而提高自身全面素质。
我校少年儿童体验教育活动,主要是角色的体验。
要求队员自己寻找一个岗位进行体验。
我们设立一些小的体验课题,如:“当一天小交警”、“代理一天班主任”、“当一天家长”等课题,但大部分队员都是选择“当一天家长”,代理妈妈一天的工作,他们从中体验到妈妈一天工作的辛苦,都说在家要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开展“手拉手”活动也就是拓宽学生体验的活动领域,打开他们的视野。
我校少年儿童先后与吉安市韶山路小学,吉水水南镇畲族小朋友开展“手拉手”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正确引导队员与小伙伴进行书信来往,鼓励队员共读一本书,培养队员互帮互助的意识。
我们还组织队员到水南镇畲族小朋友家做客,去体体验农村生活。
在这次“手拉手”活动中,队员们增长了知识,学会了交友,学会了合作,受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我们即将与乌江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5、安全法制教育。
几年来,我校队员的违法犯罪率一直保持零。
这是养成教育的收获,更是法制教育的结晶。
我们认真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法制教育“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指示,经常聘请司法、交警、消防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到校上法制教育课或作遵纪守法、交通安全、防火意识等专题报告,还通过社会课、思品课向队员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帮助队员增强法制观念,争做知法守法的小公民,使法制教育经常化。
特别是学生的安全教育我们更是常抓不懈。
我校地处105国道旁,全校有五分之二的学生要横穿105国道,学生的安全牵系着千家万户。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确立了每年的十月为安全教育月。
平时利用黑板报、图片、广播、影片和安全知识讲座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还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主题中队会,其中2001年五(三)中队“安全伴我行”主题队会已被吉水电视台录制播放。
我校被评为县“安全教育示范学校”。
三、加强基础建设,发挥少先队组织功能作用1、加强少先队基础建设。
建立了以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大队委员、中小队干部为主的少先队组织网络,明确分工和职责。
制定并执行民主选举制度,选举大、中队委、小队长。
大队委员每两年改选一次,中队委员一年改选一次,并实行大队委员例会制。
2、建立了丰富的队的活动阵地。
我校设立了音乐室、书法美术室、演奏室、练功房等十多处队的活动场所,为队员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中队有队角、读书角、宣传栏、班级日志、光荣簿等,促进了文明班队的形成。
3、为了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成立了合唱队、舞蹈队、器乐队、鼓号队、书法美术组、科技小制作组和小记者站,并经常性地开展活动。
每学期要举行一次书法美术、科技小制作比赛及文艺汇演。
由于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学生的素质有了全面的提高,各种竞赛取得良好的成绩。
参加《小猕猴》杂志社-江西省少儿书法舞蹈电视大赛,我校学生赵欢荣获少儿绘画组一等奖;市首届艺术节大合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获市声乐组一等奖,舞蹈《飞翔吧小海燕》获二等奖,美术《荷塘情趣》获一等奖;市第二届艺术节大合唱《红星歌》获市声乐组一等奖;鼓号队比赛获市三等奖;县举行的各种竞赛,如“国寿杯”少儿舞蹈赛、“红领巾之星”赛、小品赛等均获一等奖。
学生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们深深知道,没有辛勤的耕耘,就没有丰硕的收获。
我校少先队工作现在将以创建“红领巾示范学校”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发展,用我们全校辅导员的满腔热情,铸造少先队事业新的辉煌。
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