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分享资料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分享资料

17
答•案首:次A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解•析A:.晨①线线和赤
道•的B交.点②所线在经
线•地C方.时③为线6点, 北12•京0D度时.)间④为(线1东时经36
分6秒则6时,当
天6时所在经线位
于180度附近,所
以A选项最合理。
18
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
N
S
二分日:重合
非二分日:
成一个夹角
夹角大小即太 阳直射点所在 纬度; 晨昏圈与纬线 圈的切点所在 纬度为极昼极 夜范围出现的 最低纬度。
概念 特点: 东早西晚(东边钟表时刻更大)
计算方法: aa、、定定东东西西 bb、、算算经经度度差差((同同减减异异加加)) cc、、算算时时差差((1155oo//,,hh 11oo/)/)44mm dd、、算算时时间间((东东加加西西减减))
24
④时区和区时 划分时区的必要性
时区的划分方法: 国际标准时间
25
二、时间计算——地方时
15°/小时=1°/4分钟
已知经经度度
已知经经度度
பைடு நூலகம்
已知时时间间
?时?间?

26
解题思路及步骤
• 第一步 找经度差(如果两地所在经线, 一个为东经度,一个为西经度两数值之和 为经度差;如果两地所在经线同为东经度 或者同为西经度,两数值之差就是经度差)
• 第二步 时间差(经度每隔15°,时间相 差1小时;经度每隔1°,时间相差4分钟)
• 第一步 找出已知点所处的时区和区时以 及未知点所在的时区
• 第二步 算出时区差(如果两地同为东时 区或者西时区,两时区之差为时区差;如 果一个在东时区,另一个在西时区,两时 区之和为时区差)
• 第三步 时间差(相邻时区相差1个小时) • 第四步 判断早晚(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31
区时的计算(与地方时类似) a、定东西 b、算时区差(同减异加) c、时区差=区时差 d、算时间(1东5o/加h 西1减o/)4m
根据地球自转方
2.此时北京时间是 B
向判断出晨线和昏
A.12月22日2时 B.12月22日14时 线(如图)。
C.6月22时20时 D.6月22日8时
晨线 晨线
S
昏线
南极圈及以南出现 了极夜现象,应为 12月22日。再结合 1800经线与赤道交 汇处是昏线,推知 1800经线为18点。
北京时间: 18-4=14时。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
地球运动及其意义
1
1、自转的基本特点
定义 绕转中心 周期
侧视图
方向 极点俯视图
局部经纬网图
2
纬度 线速度
海拔 速度
角速度
3
4
对照以下表格内容 一分钟快速记忆
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
概念 方向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 运动
自西向东
周期 速度
真正周期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昼夜交替周 期
C
结论:
B
侧视图中,左夜右
昼为晨线,左昼右
夜为昏线。
B
A
C
13
A
晨线
BS
昏线
判断方法:
1、判断南北半球; C
2、标示地球自转方向; 3、判断晨线、昏线。
14
判断下图中的晨线和昏线。
B
A
AB是晨线
A
AC是昏线 C
B
C
昏线
晨线
昏线
15
B A
A B
C
A
C B
A
S
B
C
16
C
读图回答:
1.说出图中的晨线、昏线。
• 第三步 判断早晚(东早西晚、东加西
减——未知点在已知点的东边,时间要早,
用“+”;未知点在已知点的西边,时间要
晚,用“—”)
27
二、时间计算——区时
1、时区的划分及计算:
时区(X): 经度/15°=Y……K(余数) 若余数K>7.5°,时区X=Y+1 若余数K<7.5°,时区X=Y
28
2、中央经线及其计算
昼长 = 昼弧所跨经度
15o/h
= 2 ×(12:00 — 日出时间)
= 2 ×(日落时间 — 12:00) =日落时间 — 日出时间
夜长=24h — 昼长
22
晨昏线上的时间
晨赤交点 6:00
C
B
晨昏圈与纬线切点所在经线的 时间:12:00/0:00(24:00)
A
昏赤交点
18:00
D
23
③地方时和时差
32
• (2012年高考海南卷)N图中的斜线示意晨 昏线。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 时为6日0时20分。据此完成。
• 图中甲地时间为 N • A.5日5时20分 • B.6日6时20分 • C.6日5时20分 • D.5日6时20分 • 答案:B
33
从区时到日界线
例:若北京时间为7月1日19:00,则西十区 的时间是?(不考虑人为日界线)
角速度
线速度
太阳日(24小时)
除两极为0,其余各地都 相等,约15°/小时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5
2、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地转偏向力
规律:南左北右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
应用:发射导弹,修建码头,淘金,观潮等。
6
恒河位于南亚地区,是世界三大观潮点之一。 据此分析:
1. 哪边河岸的淤积泥沙更多? 2. 哪边河岸的潮水更壮观?
180°
15° 0° 15°
中央经线的计算方法:
180°
中央经线的度数 = 时区数 × 15° 29
和时区相关的计算 已知经线,求时区数:
经度1数5+o 7.5(o 结果直接取商,余数舍去) 已知时区数,求中央经线度数:
时区数×15o 已知时区数,求该时区经度范围:
该中央经线度数±7.5o
30
解题思路及步骤
19
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关系(昼弧、夜弧) 二分日:
平分所有纬线圈 全球昼夜平分
20
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关系(昼弧、夜弧)
N
非二分日:
极昼区域全是昼弧
昼长夜短
昼弧长,夜弧短
赤道: 全年昼弧长度等于夜弧长度
全年昼夜平分
S
直射点所在的半球 直射点不在的半球
昼弧短,夜弧长 昼短夜长
极夜区域全是夜弧
21
昼夜长短的计算
恒 孟加拉国 河 孟加拉国
东岸
孟加拉湾
7
某条河流,其上游北岸冲刷较重,南岸
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南岸冲刷较重,北岸 入海口处形成河口三角洲。正确的图示是:
沉积较重 冲刷较重
冲刷较重
沉积较重
答案:A、B
8
下图表示某局部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图中a、b、 c表示等高线,××××表示河流受侵蚀较为 严重的河岸),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c>b>a ②a>b>c ③表示南半球④表示北半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解析:按照“凸大为谷”规律, 可知c>b>a(即河流“自南向 北”流动)。再根据河流左岸 侵蚀较重,可判断位于南半球。
9
②昼夜现象、昼夜交替及晨昏线的判定
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晨昏线的判断
根本原则:

夜:昏线;

昼:晨线。
10
太阳光照与晨昏线的关系
N
晨线
S
11
N
昏线
S
12
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