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郯庐大断裂

郯庐大断裂


郯庐断裂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2010年,由合肥市地震局和沈阳市地震局联合发起成 立了郯庐断裂城市灾情合作组织,联合了郯庐断裂沿 线的9个省20余市参与。
郯庐断裂城市合作组织对郯庐地震的预防工作有 很重大的意义,解决了以往各省市分段研究,资 料、资源不共享的局面,未郯庐大断裂的研究开 启了新的篇章。 这个组织的成立很好的解决了现在郯庐断裂带上 所遇到的工程建设问题,像京沪高铁等必须要穿 越郯庐断裂带的重大工程,只有跨省份、跨部门 的合作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是 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 运动方式,目 前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 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 活动带。
郯庐大断裂分布范围、特点
郯庐断裂并不仅存于郯城与庐江之间,向 南到湖北省长江北岸的武穴,向北北东方 向经安徽省的宿松、潜山、庐江、嘉山, 江苏省的泗洪、宿迁,山东省郯城、沂水、 潍坊,进渤海,然后过辽东半岛,穿过东 北三省去了俄罗斯。在中国境内长达2400 千米,宽几十至200千米,总体走向北东 10-20度。现今的郯庐断裂水平滑移速率 约为2.3 毫米/年。
郯庐断裂的形成原因、活动历史
245-230Ma年开始,随着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碰撞挤压的深入 发展,郯庐断裂开始形成,并向NE方向传播延伸,同时由于 这段时间内扬子板块强烈的挤压,使华北板块呈现了近东西 向的拉伸。160-90Ma年时,太平洋板块快速地向NNW俯冲到 欧亚大陆下面,郯庐断裂继续做左旋剪切,郯庐断裂在这一 段时间里拉伸了整个华北地块,形成了渤海湾、松辽、冀中 拉张盆地,90-75ma,太平洋板块俯冲角度转为W向,郯庐断 裂转为右旋移动,整个山东半岛随着郯庐断裂往南侧移动, 挤压断裂的东南侧,即现在山东临沂、江苏徐州、连云港地 区,形成苏鲁造山带,大家熟悉的沂蒙山区由此形成。
郯庐大断裂
10级地质工程(一)班
陈子玉
郯 庐 大 断 裂
一、断裂区地质概况
二、郯庐大断裂分布范围、特点 三、郯庐大断裂形成原因、活动历史 四、现阶段研究意义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 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 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 中国东部 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
郯庐断裂的研究意义
郯庐断裂位处中国华北东部地区,横跨皖、 苏、鲁、辽等多个省份,郯庐断裂两侧是我 国非常重要的一个地震带,历史上多次发生 地震,断裂沿线城市众多,而且其影响范围 内包含多个我国二线、三线城市,如南京、 合肥、苏州、徐州等,并且影响范围包括了 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一旦发生地震危害性 极大。
郯庐断裂研究展望
郯庐断裂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被发现以来,历经了半 个多世纪,中间的研究历程曲折反复。新世纪以来, 郯庐断裂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近些年发表了越来 越多的研究成果,学术界目前对于郯庐断裂的成因的 结论多种多样,未来还需要对其成因和发展趋势作更 深研究。
学术争议
Hale Waihona Puke 郯 庐 断 裂 工 程 地 质 分 区 图
据统计,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 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5次, 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 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7次。
辽宁海城大地震是发生在中国辽宁省海城、营口县附近的7.3级大地震, 时间是1975年2月4日19点36分,因为预报措施比较成功,这次地震共造 成8.1亿元的经济损失。 1668年7月25日晚(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在山东南部发生了一次 旷古未有特大的地震,震级为8.5级,极震区位于山东省郯城、临沭、 临沂交界震中位置为北纬34.8°、东经118.5°,极震区烈度达Ⅻ度。由 于极震区大部分位于郯城县境内,故称为郯城地震。这次地震是我国大 陆东部板块内部一次最强烈的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
断裂两侧丰富的自然资源
郯庐断裂带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断裂 带两侧是我国最重要的石油产地,渤海 湾、松辽盆地的油气储备开发出了大庆、 胜利、辽河、大港油田,郯庐断裂带上 的油气资源探明石油储量在50亿吨以上, 并且还有很大的探明空间,年产量占到 全国年产量的百分之70以上。
渤海湾胜利油田
由于郯庐断裂的左行平移现象,把原断裂未 形成时期的矿脉错断,这种现象对于找矿有 特殊的意义,已经发现的小秦岭-蚌埠金矿带 和五河-招远金矿带就属此类现象,这条矿脉 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一条矿脉,金矿储量占全 国的四分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