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七巧板整册教案.
2、传统七巧板流传比较广的主要有三类:
(1)燕式(结合挂图,像一只灵巧的小燕子。);
(2)方式(外观是一个正方形,里边也是一个正方形。);
(3)蝶式(像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传统七巧板的缺陷:
传统七巧板中三角形太多,缺少世界上最美的形状----圆形。三角形重复一多,变化就少,因而影响和限制了它的拼图功能,特别是很难表
2按样拼图(一)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的
(目标)
1、在依照图样拼摆的过程中,使学生熟悉各拼板之间的几何关系。
2、使学生掌握一定组拼技巧和拼图的基本规则。
3、初步感受七巧板千变万化的拼图乐趣。
重点
使学生熟悉各拼板之间的几何关系。
教具
学具
智力七巧板
难点
掌握一定组拼技巧和拼图的基本规则。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入
(2)学生按次序每拼完一个,由小组同学对比改正。
2、总结图案的突出特点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自由想象本节课所拼摆的图形特点。
(2)找出每个图案形象的突出特点和代表的意思。(生自由回答,师总结)
四、放回智力七巧板
放回七巧板到塑料片中,然后细心插入纸板,恢复原样。(如果学生很难恢复,老师可以瞬间提示。)
(1)学生拼摆。
(2)师巡视,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4、请说一说你是怎样拼摆“推土机”这个图形的。
(1)学生描述自己的拼摆过程。
(2)教师引导学生完整的描述自己的拼摆过程。
(3)有错误的同学及时订正。
授课时间:年月日No.3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三、学生自由拼摆
1、学生小组活动
(1)学生独立拼摆冲锋枪、双人滑冰、锤子、“比”字、归帆、手枪、兔子、擦地等图形。
教案
课题
1七巧板的来源与发展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的
(目标)
1、了解“智力七巧板”的来源和发展历史。
2、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3、初步了解智力七巧板的拼摆规则。
重点
了解“智力七巧板”的来源和发展历史。
教具
学具
智力七巧板
难点
初步了解智力七巧板的拼摆规则。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乞巧节是什么时候吗?知道它的来历吗?
“七巧”的来源:“乞巧”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朝,当时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也就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时候(中国的情人节),姑娘们用线穿针,看谁先穿过去,优胜者说明她“心灵手巧”。这种传统风俗习惯被称为“乞巧”,也就是“乞求巧运”。
二、“传统七巧板”的来历
1、师出示挂图并讲解:
“七巧”顾名思义是由七块图案图板组成的,起源于宋代的“燕几图”,“燕几”意思是“宴宾客的桌子”。创始人是北宋的黄长睿,号“云林居士”,此人爱好琴棋书画、风趣好客,为了招待不同人数的客人,潜心设计了“七星”案几,即为传统七巧板最早的雏形。
授课时间:年月日No.1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现百年科技下的踢球、溜冰、汽车、坦克、航天飞机……等等现代有形世界的新画面、新事物、新场景。
三、现代智力七巧板
1、现代智力七巧板的优点
现代智力七巧板首次引用了弧形,动物的外形曲线,也就是圆和半圆。而,传统七巧板仅仅是边、角。正是由于外形和设计原理上的变化,所以,智力七巧板的组拼和运用空间进一步拓展,可以说,有了质的飞跃。现代智力七巧板可以拼出2000多种形态各异的图形,甚至到中学以后我们再来研究它的边、角,也就是数的内涵,里边更是奥妙无穷。由于它的科学性、技巧性、规律性,所以,学生在组拼的时候,各种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锻炼。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希望自己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2、这节课就学习用智力七巧板拼摆不同的人物。
二、自主探究
1、老师先出示“望星星”形象图卡片。
2、学生仔细观察,重点强调看清“望星星”的外观样子。
3、学生开始练习组拼,老师巡视指导。
4、老师根据情况第一次瞬间提示“望星星”答案图,必须要求学生全部停下来,认真观察,找出自己认为最难拼的地方,是由哪一块或哪几块七巧板组成的。
教具
学具
智力七巧板
难点
掌握一定组拼技巧和拼图的基本规则。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入
1、智力七巧板中有多少个锐角?
2、你研究出了几种藏尖角的方法?
二、按样拼图
1、教师出示“推土机”智力七巧板图形卡片。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1)同学们,能给这个图片起个名字吗?
(2)学生起名字,师对学生提到的名字给予肯定。
3、请用你手中的智力七巧板试着拼摆一下。
四、课堂总结
1、智力七巧板中有多少个锐角?
2、你研究出了几种藏尖角的方法?
板
书
设
计
2按样拼图
教案
课题
3按样拼图(二)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的
(目标)
1、在依照图样拼摆的过程中,使学生熟悉各拼板之间的几何关系。
2、使学生掌握一定组拼技巧和拼图的基本规则。
3、初步感受七巧板千变万化的拼图乐趣。
重点
使学生熟悉各拼板之间的几何关系。
板
书
设
计
3按样拼图(二)
教案
课题
4按图分解(一)人物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的
(目标)
1、让学生通过模仿、反复组拼、分解列举的人物卡片,熟悉各拼板之间的几何关系。
2、初步了解组拼方法,通过动手做、动手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竞技意识。
重点
熟悉各拼板之间的几何关系。
教具
学具
智力七巧板
难点
初步了解组拼方法。
同学们,说说智力七巧板由哪七块板组成?分别是什么形状?
二、认识智力七巧板
1、拆包装
让学生用工具拆订后,抽出透明的塑料片包装壳,拿出七巧板。(要求:不能损坏包装。)
2、七巧板分割的规律性
拆封后,同学们第一眼看到的是七块“极不规则”的拼板。为说明七巧板分割的科学性和每一块拼板与整体的关系;要求学生选用其中的“5块拼板”拼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从而发现七巧板分割的规律性。
三、藏尖角游戏
1、数锐角
(1)先让学生数一数七巧板一共有多少尖角(锐角)。
(2)学生独立数角,然后全班交流。
2、藏尖角
授课时间:年月日No.2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1)要求学生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把这些尖角全部藏起来。
(2)学生小组活动,师巡视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3)指名学生板前演示。
(4)及时鼓励有不同方法的同学。
2、智力七巧板的拼摆规则
智力七巧板就是用七块不同的图板自己设计、模仿、创造图形。但必须注意三个原则:
一是七块板都要用上,不能少一块;
二是必须平放,不能竖着;
三是不能把一块重叠在另一块板上。
板
书
设
计
1七巧板的来源与展
传统七巧板:1、方式2、燕式、3、蝶式。
现代智力七巧板:1、优点、2、拼摆规则
教案
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