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材料超声波检测方案

原材料超声波检测方案

5.1.3 探头扫查形式 a)探头沿垂直于钢板压延方向,间距不大于 100mm 的平行线扫差。在钢板周边 50mm 及剖口
预定线两侧各 50mm 内沿其周边进行扫查。同时为了缩小检验,盲区可毛边交货。
b) 根据合同技术协议书或图样的要求,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扫查。 5.1.4 检验速度 用直接接触法时,扫查速度不得大于 200mm/s,液侵法,扫查速度不得大 于 100mm/s,使用自动报警系统时,则不在此限。 5.2 检测步骤 1 直探头入射零点和声速自动调校 首先将需使用的直探头放在试块 CSK-IA 试块上(探头放置如图),调制二次波(50mm)、四 次波(100mm)位置,仪器自动校准。 2 直探头 AVG 曲线制作 AVG 曲线是描述规则反射体的距离、回波高及当量大小之间关系的曲线。A、V、G 是德文距离、 增益、和大小的字头缩写。制作了 AVG 曲线之后,仪器根据缺陷波和曲线之间的关系自动算 出缺陷的当量直径即缺陷 φ 值。
六、钢板质量分级 6.1 依据标准据缺陷指示长度与缺陷指示面积占有率不同将钢板质量为Ⅰ、Ⅱ、Ⅲ 、Ⅳ等四 级,Ⅰ级最高,Ⅳ级最低。具体分级见表 6.1。
不允许存在的单个 级 缺陷的指示长度 别
(mm)

≥80

≥100

≥120

≥150
不允许存在的单 个缺陷的指示面
积(cm2) ≥25 ≥50 ≥100 ≥100
分层
折迭
白点
分层式板坯中缩孔、夹渣等在轧制过程中未密合而形成的分离层。分层破坏了钢板的整体连 续性,影响钢板垂直板面的拉应力作用的强度。折迭是钢板表面局部形成互相折合的双色金 属。白点是钢板在轧制后冷却过程中氢原子来不及扩散而形成的,白点断裂面呈白色,多出 现在厚度大于 40mm 的钢板中。 由于钢板中的分层、折迭等缺陷是在轧制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他们都平行于板面。 根据钢板厚度不同,将钢板分为薄板与中厚板,一般薄板厚度 δ<6mm,中厚板 δ<6mm(中板 δ=6~40mm 厚板 δ>40mm)。中厚板常用垂直板面入射的纵波探伤法,又称垂直探伤法。 3.2 探伤方法 中厚板垂直探伤法的耦合方式有直接接触法和充水耦合法。 3.2.1 接触法 接触法是探头通过薄层耦合剂与工件接触进行探伤。当探头位于完好区时,示波屏上显示多 次等距离的底波,无缺陷波,如图 3.2(a)。当探头位于缺陷较小的区域时,示波屏上缺陷 波与底波共存,底波有所下降,如图 3.2(b)。当探头位于缺陷较大的区域时,示波屏上出 现缺陷的多次反射波,底波明显下降或消失,如图 32(c)
水 工件
( )一次重合法
( )二次重合法
( )三次重合法
( )四次重合法
应用水浸多次重合法探伤不仅可以减少近场区的影响,而且可以根据多次底波衰减情况来判
断缺陷严重程度,一般常用四次重合法。
四、检测仪器设备
所用的仪器为武汉中科的 HS 620 型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符合 GB/T 8651 或 JB/T 10061 的
无缺陷
小缺陷
大缺陷
3.2.2 水浸法(充水耦合法) 冲水耦合法探伤与钢板不直接接触,通过一层水来耦合。这时水/钢界面(钢板上表面)多次 回波与钢板底面多次回波互相干扰,不利探伤。调整水层厚度,使水/钢界面回波分别与钢板 多次底波重合,这时示波屏上波形清晰利于探伤,这种方法称为充水多次重合法,如图 3.3。 当界面各次回波分别与钢板底波一一重合时,称为一次重合法。当界面各次回波分别与第 2、4……次钢板底波重合时称为二次重合法,三、四次重合法等依次类推。
在任一 1m*1m 的检验面积 内部允许存在的缺陷面积
百分比(%) >3 >5 >10 >10
以下单个面积 指示面积不记
(cm2) <9 <15 <25 <25
缺陷 指示 长度 是指 缺陷 最大 长度
尺寸。缺陷指示面积是指缺陷边界范围内的面积。对于间距
小于 100mm 或较小缺陷指示长度的多个缺陷,以各块缺陷面积之和作为单个缺陷指示面积。
在探伤过程中,探伤人员确认钢板中有白点、裂纹等危害性缺陷存在时,则应判废,不作评
级。
在钢板周边 50mm(板厚大于 100mm 时,取板厚的一半)可检验区域内及破口预定线两侧各
25mm 内,单个缺陷的指示长度不得大于或等于 500mm。
6.2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下列三种情况之一,即作为缺陷: a) 缺陷一次回波波高不小于满刻度的 50%; b)当底波波高未达到满刻度,而缺陷一次回波波高与底波波高之比不小于 50%; c)当底波波高小于刻度的 50%。
原材料超声波检测方案
一、目的范围 为了提高实验人员操作技能,配合公司生产,现对公司所有进厂原材料进行 100%超声波复查 检验。 本方案适用于板厚为 40mm~250mm 的碳素钢、低合金钢轧制原材料板材的超声波检测和质量分 级。 二、标准规范 GB/T 2970-2004 中厚板超声波检验方法 JB/T 4730-2005.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三部分—超声波检测 三、试验原理 3.1 原材料加工及常见缺陷 原材料钢板是由板坯轧制而成的,而板坯又是由钢锭轧制或连续浇铸而成的。钢板中常见缺 陷有分层、折迭、白点等,裂纹少见。如图 3.1 所示。
有关要求。不管选用那种探头,都要保证有效探测区。
探头选用表
板厚/mm
所用探头
探头标称频率/MHz
6~13
双晶片直探头
5
பைடு நூலகம்
>13~60 双晶片直探头或单晶片直探头
≥2.0
>60
单晶片直探头
≥2.0
五、检测内容与步骤
5.1 检测内容 5.1.1 检测面 可以从任意一轧制面进行检验,若需要时上下两面检测,被检测的表面应平整,应清除影响 检验的氧化皮、腐蚀油污等。 5.1.2 检测灵敏度
七、检验报告 检测结果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工件情况:材料牌号、钢板炉批号、材料厚度等; 检验条件:探伤仪型号、探头类型、探头标称频率、晶片尺寸、耦合剂、对比试块等; 检验结果:包括缺陷位置、缺陷分布示意图、缺陷等级及其他; 检验人员、报告签发人的姓名及资格等级、检验日期、报告签发日期等。
检验灵敏度应计入灵敏度试块于被检验钢板之间的表面耦合声能损失。 板厚不大于 20mm 时,若利用双晶探头检验,在同厚度钢板上将第一次底波高度调整到慢刻度的 50%。再提高灵 敏度 10dB 作为检验灵敏度。 若用单晶直探头时,检验灵敏度按试块平底孔第一次反射波高 等于满刻度的 50%来校准。 板厚大于 20mm 时,检验灵敏度按 φ5 平底孔第一次反射波高等 于满刻度的 50%来校准。 在动状态下,在无杂波的情况下,使用第一次人工缺陷的反射波高 不低于仪器荧光屏满刻度的 80%,在提高 6dB 做为检验灵敏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