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案家庭的记忆【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与家庭、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长辈的感情。
2.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3.知道与重要的传统节日与家庭的关系,从语言文字中了解中国人对“家”的重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与家庭、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长辈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会如何搜集资料,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庭的关爱。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布置学生课前完成课本中的《家庭关系示意图》、《家庭大事记》以及《我和父母比童年》三部分的填空。
【教学过程】一、渲染氛围,课前体验(播放家庭合照影集,介绍家庭成员)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无私的爱,也知道了作为家庭成员的我们,也要用我们的方式去正确表达对父母的热爱。
那大家是否知道,除了爸爸妈妈和自己,家庭里还有哪些成员?这些家庭成员应该怎么称呼?这些年来家里有发生什么事?为什么我们中国人那么重视家庭关系,以至于很多传统节日、语言文字都离不开“家”?今天我们就来解开这些疑惑。
二、新授课。
1.家庭称呼抢答赛师:同学们,你知道家庭里成员除了爸爸妈妈以及你自己外,还有谁吗?(学生自由回答,如爷爷奶奶、姑姑姑父、舅舅舅妈、表哥表姐等)师:那大家知道这些家庭成员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吗?课前老师有布置大家要提前完成的《家庭关系示意图》,是否能让你明白这些关系呢?有谁能来说一说?(学生举手,教师选择3位左右学生进行回答)师:这几位同学都回答的很不错,不但知道了要如何称呼这些家庭成员,还知道了如何称呼他们,真是太棒了!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几位同学的回答中,即使是相同关系的家庭成员,我们在称呼上却有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在你们的家乡是怎么称呼的呢?(教师对原因进行解答,学生可自由回答各地对家庭成员的不同称呼,活跃课堂气氛)【活动:抢答竞赛】将班级同学分为4小组,教师用PPT逐条展示课本《抢答竞赛》中的问题,由各组学生抢答回答,答对一题加一颗星(在黑板上画表格分组),答错不加,得星多的小组获胜,可进行适当奖励。
师:刚才的抢答真激烈!发现同学们知道的比老师想象中的要棒多了。
除了刚才那些,你还能再提出什么问题看看你的同学吗?(同桌之间互相提问,用时2分钟)2.“家史”小调查师:课前老师有让同学们回家的时候完成课本中的《家庭大事记》,同学们是否有及时完成呢?生:有!师:真棒!那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呢?生:(自由回答,如问父母、长辈等)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记得以后也要多与父母长辈们交流哦,这样你会知道更多的“家庭大事”。
接下来,有没有同学来跟大家分享下,你们家的“大事记”呢?(学生举手回答)师:同学们都完成得很好,通过这些事情的调查,你是否对自己的家庭有了更多的了解呢?再回想下我们自己童年,更爸爸妈妈的童年是不是一样呢?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我和父母比童年》。
师:通过比较父母和自己的童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举手发言)师:父母童年玩的游戏你会吗?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玩,学会了也可以跟小伙伴们一起玩吧!3.传统节日中的“家”师:同学们知道吗?我们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重视“家庭团圆”。
这些不但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
比如过春节的时候吃“年夜饭”,每当春节来临,无论你在哪里,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学习,都会回家与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热热闹闹的“年夜饭”。
【说一说】(1)你家的“年夜饭”通常吃什么?你知道它们的寓意吗?(2)你家的“年夜饭”通常有哪些人呢?(3)说说你当时的情形和你的心情。
(4)阅读课文《阅读角》中的“回‘老家’”过春节,说说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过春节一定要回“老家”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回答,教师注意引导)师:除了春节以外,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你知道吗?请同学们想一想,然后把你知道的填到课本中的表格里。
(学生填写完成后,举手表示,教师从中选出若干名说说自己的填写内容)师:同学们知道好多节日啊!我们中国自古以来都重视家庭关系的和睦,很多节日都与“家”有关,比如清明节,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又比如中秋节,家人团圆的重要节日等等。
其实,除了传统节日,在我们的语言文字中,也处处体现着“家”的元素。
4.语言文字中的“家”(教师展示PPT,内容为课本“猜一猜”中的谜语)师:请大家看屏幕,来猜一猜这些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生:(举手回答)师:同学们真棒!通过这些字谜,我们就能看出“家”在我们中国文字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除了文字,还有好多的词语也与“家”有关,比如课本中说到的“阖家欢乐”,意思就是祝贺全家人都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多美好的祝福啊!你还知道哪些祝福家庭的词语吗?生:(自由回答)师:家庭生活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和睦关系这家庭成员之间是否和谐,中国有好多谚语都是告诫人们要尽力使家庭和谐、幸福,比如课本中的“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兴”,你知道这句谚语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子孝”就能使“双亲乐”,“家和”就能“万事兴”呢?(学生自由讨论)师:子女对父母长辈孝顺,家庭关系健康和谐,自然就能使家庭成员们快乐、幸福。
所以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父母长辈,热爱我们的家,尽自己的努力,去营造一个和谐、快乐的家。
三、总结延伸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深深地感受到了“家”的重要。
我们不仅知道了怎么称呼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还通过我们自己的调查,知道了家里的“大事”,真是太棒了!然后我们还知道,无论是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还是语言文字中,“家”无处不在,并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我们作为家庭里的一份子,要尽我们的努力,去营造一个快乐、幸福的家。
最后祝你们和父母永远幸福!【作业布置】1.阅读本课内容。
2.收集有关“家”的成语、谚语、格言、诗篇或者小故事,制作一份简报。
【板书设计】家庭的记忆1.家庭称呼抢答赛2.“家史”下调查3.传统节日中的“家”4.语言文字中的“家”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1.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案11.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会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学会与父母沟通、换位思考,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2.情感与态度:体会父母的疼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最真挚的爱,激发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并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
3.行为与习惯:用自己的方式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处学会关心、体贴父母。
4.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诵诗歌、欣赏录像、情境体验和孝心行动等活动,感受被父母关爱的幸福,懂得要心存感激,学会关心父母。
教学重点:体会父母的疼爱,产生孝敬父母的情感。
教学难点:以实际行动来尊敬和孝敬父母。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父母带给我们生命,呵护我们成长,从小到大,父母为你们做的事数也数不清,生病时,父母对你悉心照料;犯错时,父母对你谆谆教诲;气馁时,父母给你鼓励……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渲染,让学生懂得父母最爱我们,我们也都爱父母。
】二、讲授新课话题一:我们都爱父母师:翻到教材第72页。
同学们,你们看完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说出来大家交流一下。
生1:天黑的时候,会担心爸爸还没回家吃饭。
生2:看到妈妈生病难受的样子,我心疼得不得了,真想替妈妈分担一点儿痛苦。
生3:过节的时候,爸爸妈妈还没回家,我十分思念他们。
师:同学们,父母最爱我们,同时,我们也会心疼、担心和想念他们。
在我们心里,他们也是我们最爱的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懂得父母最爱我们,我们也都爱父母。
】话题二:我们了解父母吗师:同学们,你们了解父母什么?通过哪些方法可以了解父母呢?生1:我问了外婆,知道了妈妈的生日。
生2:我通过平时的观察,知道了妈妈喜欢吃蔬菜。
生3:暑假去种瓜,我知道了爸爸是种瓜能手,爸爸种的西瓜又大又多。
生4:爸爸只要一有空就带我去踢足球,我知道了爸爸爱运动。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父母呵护着我们,对我们非常了解。
我们也应该多了解他们,加深对他们的爱。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通过一个课后小调查来为你们的父母写档案,然后说说你们从父母的小档案中有什么发现和感受。
生1:爸爸妈妈高兴的事和心烦的事都和我有关系。
生2:爸爸妈妈工作真是很辛苦!师:同学们,父母为了我们,为了家庭这么辛苦,我们要好好了解自己的父母。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父母。
】话题三:爱父母,在行动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喜欢吃的菜是什么吗?生1:青菜。
生2:排骨。
生3:莲藕。
师:看来,同学们对爸爸很了解。
那么,你们都为父母做过什么呢?生1:没事时为父母分担些家务,父母下班后为他们倒上一杯水。
生2:父母不舒服时为他们热一杯牛奶,父母劳累时帮他们捶捶背。
生3:父母苦恼时为他们分忧解难,父母高兴时与他们分享快乐。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自己父母的爱。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杨敏是如何关心父母的?生:杨敏帮助爷爷和哥哥下地种玉米,好让爸爸妈妈安心在外打工,不用操心家里庄稼了。
师:同学们,我们要向杨敏学习,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关心父母。
(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阅读角《爱的味道》)师:同学们,你们看完这个小故事,知道奇奇关爱父母有哪些表现吗?生1:给妈妈做饭吃。
生2:照顾生病的妈妈。
师:同学们,想想你们平时还可以怎么做呢?生1:爸爸累了,我帮爸爸捶背。
生2:妈妈心烦时,我会安慰她。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我们既要有关爱父母的心,也要有关爱父母的行动。
师:阅读教材第77页的一幅漫画,同学们,漫画中的同学为了爸爸的健康,和妈妈一起帮助爸爸戒烟。
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父母改掉其他不健康的习惯呢?生1:我可以通过每天做记录,帮助爸爸戒酒。
生2:我可以通过饭后和妈妈一起锻炼身体,让妈妈不再去打麻将。
师:同学们,爱父母并不是说要对父母百依百顺,这种爱也表现在对父母不良嗜好的批评上。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
】三、课堂小结“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感恩父母,方成德智。
”在今后的日子里,希望同学们能够尽自己所能来关爱父母,在父母需要帮助时,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来帮助他们。
板书设计我们都爱父母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我们了解父母吗爱父母,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