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板式换热器检修规程

板式换热器检修规程

板式换热器检修规程一、设备名称:可拆式板式换热器二、使用范围:板式换热器作为换热器家族中的主要成员,广泛应用于木材工业、皮革纤维工业、电镀印刷工业、食品医药工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生活热水采暖空调等行业中的流体加热和冷却工艺中。

三、结构简述:可拆式板式换热器是将薄的金属板片冲压成凸凹状,周边粘贴合成橡胶类的密封垫片,每一张传热板片为一个传热单元,必要的传热组合成传热部件,高温流体或低温流体流过各传热板片形成流路时进行热交换。

通过上下两根导杆将传热部件固定在固定板和活动板之间,并用长的加紧螺栓紧固。

四、工作原理:板式换热器中的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一般都是通过流体的对流换热(或相变换热)、垢层及板片的导热来完成的。

辐射换热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五、完好标准:板式换热器固定板和活动板应保持平行,固定板到活动距离误差应小于3mm,板片应排列整齐,橡胶垫无窜动,法兰接口密封面光滑无锈,水压试验无内漏和外漏。

1、零、部件:可拆式板式换热器的零部件主要有:固定板、活动板、上导杆、下导杆、波纹板片、密封件、夹紧螺栓、螺母、支柱。

2、运行性能:板式换热器的运行性能主要体现在满足工艺流体的加热或冷却要求,流体的温度达到设计标准;在工作状态下密封效果好,无跑冒滴漏;实际寿命符合设计要求;和其它换热器相比有节能环保的效果。

3、设备及环境:设备可以露天也可以安置在室内,但需避免腐蚀性液体滴到板式换热器框架上,影响框架的寿命。

六、设备维护1、日常维护:板式换热器属于静设备,不易损坏,日常只需检查进出口立体的温度、压力、流量是否在设计范围内,如果不是要调节好工况;检查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

2、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第一,运行状况偏离工艺要求。

新投产的板式换热器如果达不到工艺要求,应仔细检查原始设计参数、设计计算、组装等是否正确,然后决定是否应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以及改变流程组合。

若板式换热器开始运行是正常的,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出现偏离工艺要求的情况,如果表现出:压力降增大或减小;介质出口温度上升或下降。

处理故障的方法是:①检查冷热介质的入口参数与原设计值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应设法调整到原设计值。

若入口参数已改变,无法调整到原设计值,则应重新进行设计计算,决定增减换热面积或更改流程组合。

②如果冷、热介质的入口参数与原设计值相符,而出口参数达不到设计值时,则应停机,拆开检查板间有无堵塞或板片结垢等情况,并及时处理。

第二,板式换热器发生渗漏现象。

由于板式换热器的密封周边较长,板片又较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渗漏现象。

渗漏现象可分为内漏和外漏两种情况。

①板式换热器的外漏。

这是指换热设备内的介质向外部空间的渗漏。

这种渗漏现象一般容易发现,引起这种渗漏的主要原因是垫片老化、被腐蚀或板片变形。

当发生这种渗漏时,应及时在渗漏部位做上记号,打开设备以更换垫片或板片。

②板式换热器的内漏。

这是指换热设备内的两种介质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高压侧介质向低压侧渗漏。

这种渗漏现象一般不易及时发现。

引起这种渗漏的主要原因是板片穿孔、裂纹和被腐蚀。

发现这种渗漏的方法是要经常对低压侧的介质进行化验,从其组分的变化中加以判断。

这种渗漏的停机检查方法是:1)拆开板式换热器,清楚表面上的污垢,擦干后将换热器重新组装起来。

在一侧进行压力为0.2~0.3MPa的水压试验。

观察另一侧板片的出水位置并做好标记,打开后检查未试压侧的板片,其中湿的板片则是损坏。

2)在现场也可用透光、着色检查方法,查出废板片。

凡检查出来的废板片和垫片都要进行更换,重新组装后使用。

第三,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发生错位。

对于介质流量和压力变化、而且又是多程组合、长期使用的板式换热器,容易发生板片错位现象。

板片错位后,又是很快出现外漏;有些虽然不是立即发生外漏,但却是发生渗漏的一种隐患,所以都必须及时处理。

引起错位的主要原因有:换热器板片变形;板式换热器的密封垫片滑离了垫片槽。

处理方法是应及时更换变形的板片和滑离的垫片。

第四,现场缺乏检修设备时,板式换热器的简单处理方法是将损坏的板片和发生渗漏的板片成对的抽出,如果数量不太多,减少的流道数相对也不多,组装后的板式换热器可继续使用,对生产影响不会很大。

3、紧急情况停车。

停机前必须先停泵,切断电源;停泵后,先缓慢地关闭热介质进口阀门,再关闭冷介质的进口阀门,最后关闭两介质的出口阀门;如果管线上装有放空阀,应打开;对温度较高的介质及腐蚀性介质,应尽量使设备放空,以免打开设备时烫伤人和腐蚀设备。

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石油、化工行业中应用的设备,应按检修周期进行定期维修;设备内的介质如果是易燃、易爆或腐蚀性较强的介质,至少每年应检修一次;其它行业中使用的板式换热器,如果没有发生泄漏,最好三年能维修一次。

检修的内容主要是清洗板片,可采用化学清洗,机械清洗,综合清洗;损坏的板片和橡胶垫应及时更换。

5、试车与验收。

①在新工艺管线上使用时,要注意清除管线内的杂物,避免堵塞换热器。

②如果污水做冷却介质,或回收污水的余热,或介质内含有颗粒状固体,要在换热器入口装过滤器,以免堵塞换热器。

③冷却水(被加热)温度超过40度时,应尽可能先进性软化处理,以免换热器结构,影响传热效果。

④检查管线连接是否正确,避免两种介质相混,引起不良后果。

⑤开车前应严格检查冷、热介质的进口阀门是否关闭,出口阀门是否开启。

⑥完成上述工作后方可开机。

开车先开启冷、热介质的泵,慢慢地打开冷介质的进口阀,然后打开热介质的进口阀,使介质缓慢地流入换热器,以免温度过高。

⑦检查所有密封面及所有焊接处有无渗漏等不正常现象。

⑧缓慢地升温,同时测定和计算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满足后即可进入正常操作。

板式换热器编辑词条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

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

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安装清洗方便、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列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

板片形式主要有人字形波纹板、水平平直波纹板和瘤形板片三种。

目录•1简要介绍•2基本结构•3特点介绍•4基本分类•5应用场合•6选型计算•板型选择•流程和流道的选择•压降校核•计算方法•选型软件•7结构原理•8设计特点•9应用范围•太阳能利用行业•钢铁工业•冶金行业•机械制造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造纸工业•集中供暖•油脂工业•电力工业•船舶•海水养殖育苗行业•其他•10常见故障•外漏•串液•压降大•供热温度不能满足要求•11处理方法•外漏•串液•压降过大•供热温度不能满足要求•12主要控制参数•13性能特点•14分类方法•15产品选用要点•16施工、安装要点•17执行标准•18相关标准图集•19清洗工艺•20维修案例•21主要类型•22执行标准1简要介绍板式换热器(PlateTypeHeatExchanger),本成套设备由板式换热器、平衡槽、离心式卫生泵、热水装置(包括蒸汽管路、热水喷入器)、支架以及仪表箱等组成。

用于牛奶或其它热敏感性液体之杀菌冷却。

欲处理的物料先进入平衡槽,经离心式卫生泵送入换热器、经过预热、杀菌、保温、冷却各段,凡未达到杀菌温度的物料,由仪表控制气动回流阀换向、再回到平衡槽重新处理。

物料杀菌温度由仪表控制箱进行自动控制和连续记录,以便对杀菌过程进行监视和检查。

此设备适用于对牛奶预杀菌、巴式杀菌。

板式换热器的型式主要有框架式(可拆卸式)和钎焊式两大类,板片形式主要有人字形波纹板、水平平直波纹板和瘤形板片三种。

2基本结构⒈板式换热器板片和板式换热器密封垫片⒉固定压紧板⒊活动压紧板⒋夹紧螺栓⒌上导杆⒍下导杆⒎后立柱3特点介绍(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的比较)a.传热系数高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管壳式的3~5倍。

b.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程和壳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也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可低于1℃,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5℃.c.占地面积小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8。

c.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而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加。

d.重量轻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4~0.8mm,而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厚度为2.0~2.5mm,管壳式的壳体比板式换热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管壳式重量的1/5左右。

e.价格低采用相同材料,在相同换热面积下,板式换热器价格比管壳式约低40%~60%。

f.制作方便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标准化程度高,并可大批生产,管壳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

g.容易清洗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栓,即可松开板束,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这对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换热过程十分方便。

i.热损失小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因此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也不需要保温措施。

而管壳式换热器热损失大,需要隔热层。

h.容量较小是管壳式换热器的10%~20%。

i.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大由于传热面之间的间隙较小,传热面上有凹凸,因此比传统的光滑管的压力损失大。

j.不易结垢由于内部充分湍动,所以不易结垢,其结垢系数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3~1/10.k.工作压力不宜过大,介质温度不宜过高,有可能泄露板式换热器采用密封垫密封,工作压力一般不宜超过2.5MPa,介质温度应在低于250℃以下,否则有可能泄露。

l.易堵塞由于板片间通道很窄,一般只有2~5mm,当换热介质含有较大颗粒或纤维物质时,容易堵塞板间通道。

4基本分类一般情况下,我们主要根据结构来区分板式换热器,也就是根据外形来区分,可分为四大类:①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又叫带密封垫片的板式换热器)、②焊接板式换热器、③螺旋板式换热器、④板卷式换热器(又叫蜂窝式换热器)。

其中,焊接板式换热器又分为:半焊接板式换热器、全焊接板式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钎焊板式换热器。

经常用到的分类还有以下:1>根据单位空间内的换热面积的多少,板式换热器属于紧凑式换热器,主要是与管壳式换热器进行比较,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占地较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