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基础PPT讲稿
3
超声波的传播
➢超声波在组织内的传播特性
2.衍射和散射:当声波遇到线度为1-2个波长的障碍物,声波的传播方向 将偏离原来的方向产生衍射;当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线度远远小于波长 的粒子,粒子吸收声波能量后再向四周各个方向辐射,成为散射。
3
超声波的传播
➢超声波在组织内的传播特性
3.多普勒效应:振源与散射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振源发射的超声波射 向散射体后,产生散射波的频率发生改变的现象。
超声声学基础
➢超声波的分辨力—空间分辨力
3.层厚分辨力(与声束轴线垂直方向):与探头厚度方向上声束宽度和曲面的 聚焦性能有关,一般用声透镜聚焦来改善横向分辨力。
超声声学基础
➢超声波的分辨力—时间分辨力
单位时间成像的幅数,即帧频,表示时间分辨力,帧频越高,时间分辨力 越好,越能真实反映运动脏器的瞬间变化情况。扫描时的线密度、FOV、焦点
超声波的传播
➢超声伪像种类
声影
当声束遇到强反射界面或声衰减很大的组织时,其后方出现超 声不能达到的无回声区称为声影
超声波的传播
➢主要超声伪像
后方回声增强 当声束通过声衰减甚小的器官组织或病变(如胆囊、膀胱、囊肿) 时,其后方回声较同深度的邻近组织回声增强
超声波的传播
➢超声伪像种类
镜面伪像
当声束遇到深部的镜面(声阻抗差异较大的平整的大界面) ,在近侧 的结构同时在图像的该界面另一侧出现的伪像
一个周期内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声速 是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人体组
织内C=1540m/s)三者的关系:λ=C/f 。 •声阻抗:声阻抗是介质某表面产生的声压和通过该面积的质点体积速度之比,
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两者介质之间声阻抗的差异称为声阻抗差。
2
超声诊断原理与基础
二、超声波的发射与接收 --超声探头
3
超声探头 外壳 电缆
压电晶体 匹配层
至
超
声
接
收 装
吸声材料
电极 声透镜
置
超声波的发射与接收
压电
晶体
自然界中存在着某些特殊晶体,
+
-
-
+
+
-
当受到外力的作用产生形变时, 会在晶体表面产生电荷的聚集 而形成电压,这种效应叫做压 电效应,这种晶体叫压电晶体。 具有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
超声波的发射与接收
微波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X-射线
伽玛射线
1
波的基本概念
➢机械波根据频率分类
次声波
声波
超声波
1
波的基本概念
➢机械波根据传播与振动方向关系分类
横波
纵波
1
波的基本概念
➢电磁波根据频率分类
1
超声波的基本物理量
•振幅:质点从平衡位置到最大位移的距离 •频率、波长、声速:频率(f)是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的次数;波长(λ)是声波
超声多普勒效应测血流速度
3
超声波的传播
➢超声波在组织内的传播特性
4.衰减特性: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的黏滞性、热传导性、分组 吸收及散射等原因导致声能减少。 5.生物学效应:超声通过介质时,与介质产生相互作用。对生物组织的作 用引起生物学效应。
3
超声波的传播
➢超声伪像:超声显示的断层图像与其相应解剖
超声波的发生是利用逆压电效应 • 当在压电材料两端加一交变电场时,则压电材料出现与
交变电场同样频率的机械振动,将电能变为机械能。这种 效应称逆压电效应。
+++++++
-+++
---------
+++++++
-
-
-
+
+
+
---------
超声波发射形成
超声波的发射与接收
超声波的接收是利用正压电效应
当在压电材料两端加一压力时,则在此材料的两个电 极面上将产生电荷,将机械能变成电能。这种效应称为正 压电效应。
+++++++
-+ -
+
+
-
---------
F
+++++++
++ +
------------
F
超声波的发射与接收
孔径
阵元
阵元是换能器的基本单元 孔径是发射或接收中同时使用的阵元数
1
超声诊断原理与基础
三、超声波的传播
3
超声波的传播
➢超声波在组织内的传播特性
1.反射和折射:超声波在体内传播中遇到不同介质形成的界面时,一 部 分产生反射,另一部分可透过该界面进入下一介质,称为透过,若透过 的声波改变方向传播时,称折射。
θ θ1 θ2
θ θ1 θ2
当声波有稀疏介质(C小)进入稠密介质(C 大)时,折射角将大于入射角
断面图像之间存在的差异
主要原因分类: 1.反射、折射 2.衰减 3.断层厚度伪像: 近场远场(聚焦区外),声束发散所致 4.旁瓣效应 5.声速伪像 6.仪器设备 7.操作者技术因素:增益、DGC、聚焦调节不当
3
超声波的传播
➢超声伪像种类
混响
超声波在探头和界面之间来回反射引起,可将探头似的侧动,并适 当加压,观察反射的变化,进而识别混响伪像
个数及扫查深度都将影响帧频。
图像上显示
超声声学基础
➢超声波的分辨力—对比分辨力
灰阶分辨能力,它是画面上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比。
相关调节 参数显示
“黑”到 “白”的分 辨能力
超声声学基础
➢超声波的穿透力:是指 超声波检测的最大
深度。
当前检查频率 (开启谐波功能)
近场
(近场长度L=2rf/c, r为探头的半径)
远场
显示当前检测深度
影响因素:频率λ=C/f (频率越低--波长越大--穿透力越好,反之亦然)、 衰减系数、发射声功率、仪器的信噪比(相对恒定)、动态范围和增益
超声诊断原理与基础
五、超声临床应用 模式及调节
2
超声临模式 •M 模式:运动模式
➢C 模式:彩色多普勒模式 -- 彩色多普勒 -- 能量图
超声诊断原理与基础
四、评价超声系统性 能的基本参数
3
超声波的传播
➢超声波的分辨力—空间分辨力
1.轴向/纵向分辨力(声束传播方向):声束长轴方先生区分两个细小目标的能
力,与f密切相关,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轴向分辨力越好。
超声声学基础
➢超声波的分辨力—空间分辨力
2.侧向/横向分辨力(与声束轴线垂直方向):与线阵、凸阵探头长轴方向上扫描 声束的宽度有关。通常采用各种电子聚焦技术,使声束变窄,改善侧向分 辨力。
超声医学基础课件
超声诊断原理与基础
一、超声波的基本概念和 物理量
2
波的基本概念
根据频率不同
次声波(<20Hz) 声波(20~20000HZ) 超声波(>20000Hz)
垂直:横波
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
机械波
传播需要介质
根据频率不同
平行:纵波(液体、气体中传播,人体软 组织中传播的超声波主要是纵波)
无线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