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前秦和淝水之战的相关内容。

2.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二、自主预习
1.强大后的前秦,疆域东濒大海,南抵,西至,北大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2.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

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3.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

4.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

三、合作探究
1.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8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
2.如何评价孝文帝?
四、随堂演练
1. 导致前秦政权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北朝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A.氐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匈奴族
3.“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下列皇帝曾迁都洛阳的是()
A.盘庚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秦始皇
4.《爱我中华》歌词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北魏时,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其主要措施是()
A.实行三长制
B.严惩贪污受贿
C.实行均田制
D.迁都洛阳、学汉语、通汉婚、改汉姓
5.北魏孝文帝改革与秦国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B.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C.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五、课后反思
【答案】
二、自主预习
1.汉水龟兹
2.北魏 439
3.君主专制制度
4.汉语
三、合作探究
1.原因:前秦:(1)骄傲轻敌;(2)军队内部有很多其它少数民族的人,不够团结,军心不齐。

;(3)前秦军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东晋:(1)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

(2)内部团结,军队士气高涨。

(3)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

2.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因此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然,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拔部逐渐溶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

四、随堂演练
1.D
2.B
3.C
4.D
5.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