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

影 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 响 为进一步实行改革创造了条件
北魏 平城


洛 南齐
洛阳

《悲平城》 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 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平城
1.平城位置偏北,不便控制北方地区,也不 利于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 2.气候干旱,粮食产量有限; 3.保守势力大,不利改革;
洛阳
地理位置优越,农业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且 为数朝之都(东周、东汉、曹魏、西晋曾定都于 此),素来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迁都洛阳还便于举兵南下,实现孝文帝南北统一 的愿望。
——《资治通鉴》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
——穿汉服
北魏供养人服饰
穿汉族服装 的鲜卑贵族

《孝文帝出行图》。画面中所有的人都是峨 冠博带,宽衣大袖,反映了孝文帝汉化改革 以后北魏的衣冠制度。
——改汉姓
鲜卑姓 拓跋 拔拔
丘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汉姓 元
长孙 穆 陆 贺 刘
——联汉姻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南 581年
西魏 北周

朝 420-589年 宋 齐 梁 陈
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
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 件;
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
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主要原因)
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 较安定。
第四: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317年,司马 睿建立东晋, 定都建康。
▪ 2.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带来的影响 及历史意义。
▪ 3.解读民族交融的重要性。
三 魏 220-266年 西晋灭魏
国 归 晋
蜀 221-263年 魏灭蜀 吴 222-280年 西晋灭吴
西晋 266-280年-316年 两
十六国 前秦 383年淝水之战 晋 东晋 317-420年
439- 北魏 东魏 北齐 北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
民族大交融课件
2020/9/18
溜一下
前秦东晋淝水战, 苻坚轻敌损百万, 以少胜多东晋安, 北方再度陷战乱。 北魏统一北方后, 孝文帝迁都洛阳, 说汉话和穿汉服, 改汉姓与联汉姻, 促进民族大交融, 经济恢复国力强。
学习目标
▪ 1.了解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 及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史实。
4、改革的性质和认识
性质: 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的一场封建
化的过程。
认识:
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2、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3、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阶段小结
北 背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魏 景 ②黄河流域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孝 文

①。迁都洛阳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③穿汉服: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④改汉姓:改鲜卑族为汉姓。
⑤联汉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规则联姻。 3.改革的作用
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讲授新课
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 孝文 原 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帝 因 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 迁都 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 洛阳 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北朝政权更迭表
(534~550年) (550~577年)
北魏 东魏
北齐
(439~534年 西魏
北周
) (535~557年) (557~581年)
534年,高欢建立东魏政权,定都邺(yè 今河南 安阳北)。535年,宇文泰建立西魏政权,定都长安 。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东魏,建立北齐。557年 ,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废西魏,建立北周。北周灭北 齐,统一北方。
龙门石窟位于今河南洛阳市南的龙门山,是中 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从北魏孝文帝迁都 洛阳前后开始动工开凿。
汉化政策 ——学汉语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 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 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 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姓氏后为元宏,他四岁 继皇位,是北魏王朝的 第6个皇帝,继位19年时 ,祖母冯太后去世,开 始真正掌握政权。
孝文帝自幼在冯太 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 化的影响。
画外篇:锦绣未央女 主角唐嫣饰演的就是 冯太后。
2.孝文帝改革措施: ①迁都:494年从平城迁都到洛阳。
②说汉话: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禁用鲜卑语。
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 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 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讲授新课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 几次战争相似?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方的统一 民族: 鲜卑族
政权名称:北魏 都城:平城 (山西大同)
统一时间: 439年 影响:结据束的了局十面六。国以来分裂割
了东晋来自北方的威胁,社会相对稳 定,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八公山—淝水之战决战场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 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 杂,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的统治,希望 秦军失败,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秦 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军队能够打胜 仗。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 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帝 容 ②汉化

措施 通汉婚用汉制 学汉礼
革 影响:促进了北方大融合,有利于北
方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
的封建化进程。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谈谈对“民族交融”的理解?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 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 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 相影响,趋向一致。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 象。
内蒙古呼伦贝尔鲜 卑族发祥地
—嘎仙洞遗址
嘎仙洞刻石拓片
现存铭刻的文字共201字, 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 符,证实为北魏王朝承认
的拓跋鲜卑发祥地。
北魏统一北 方,黄河流域各 族人民长期生活 在一起,日常的 接触和频繁的交 往,在生产技术 和生活习俗方面 相互影响,民族 融合已成为趋势 。
原名拓拔宏,改
4世纪后期氐族 人建立政权。前 秦王苻坚任用汉 人王猛为丞相 ,382年统一了黄 河流域。
一、淝水之战
时间: 公元383年 交战双方: 前秦和东晋
兵力对比:80万对8万 有关成语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 或典故: 、风声鹤唳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影响:淝方水再度之陷战入以分后裂前和秦混很战快土的崩状瓦态解;,解北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