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用血的输血方案
对症治疗并发症,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第 38 页
患者血液管理(patient blood management,
PBM)即科学、合理应用各种技术和方法纠正贫血、
最大限度减少患者血液丢失,以改善患者预后。
第 29 页
输血理念的转变 成分输血 节约血液 保障供血 PBM
避免免疫暴露,降低输血风险
采用各种技术使患者获得最佳转归
第 30 页
患者输血评估
输血信息告知
限制输血管理
输血替代疗法
PBM
开展自体输血
采取止血措施 减少血液丢失
维护心肺功能
第 31 页
1
严密监测 循环状况
监测Hb、CPV
2 3 4
多通道输血
血液加温
加压输血(50~100)ml/min
第 32 页
PLT PT
APTT
严密监测MT 患者凝血功能
Fib TEG
第 33 页
1 2 3
第 10 页
1 2 3
大量输血概念 大量输血病理改变 大量输血治疗方案
4
大量输血并发症处理
第 11 页
白细胞破裂
红细胞
Hb变形 Hb氧亲和力增加 红细胞变形性降低 红细胞破裂
血浆
Text Text
Ⅴ、Ⅷ因子失活
钾离子浓度升高 血氨浓度升高 磷酸盐浓度升高 微聚体形成
Text
血小板消耗
1
2
3
4
① Hb>100g/L不必输, <60g/L特别是急性贫 血应考虑输红细胞。
③ 无Hb信息时乳酸
浓度也可作为输红 细胞的参考。
第 19 页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红细胞输注指征
②70-100g/L之间 根据患者病情决定 是否输注。
④Hb<60g/L或 Hct< 0.2时可考 虑输注。
1
2
3
4
①外科输血指南 -Hb>100g/L,可以不输; <70g/L,应考虑输。
②血管性血友病 ④ 因子Ⅷ缺乏症
1
2
3
4
①轻型甲型血友病
③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第 25 页
成分输血
红细胞
血浆 血小板
•全血 •悬浮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新鲜冰冻血浆 •普通冰冻血浆 •病毒灭活血浆 •浓缩血小板 •单采血小板 •冰冻血小板
冷沉淀
•冷沉淀凝血因子
第 26 页
大量输血治疗原则
输液疗法
恢复血容量
③内科输血指南 -适用于慢性贫血合并 缺氧症状。
第 20 页
ASA 新鲜冰冻血浆输注指征
②纠正伴有APTT 和PT升高的微血管 出血。 ④不用于补充 血容量或提高 白蛋白。
1
2
3
4
①纠正继发于大 量输血的凝血因 子缺乏症患者。
③输注时必须足量, 使凝血因子至少达 到正常值30%。
第 21 页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血浆输注指征
第 12 页
心肺功能不全
循环 超负荷
Text
心肺功能正常但快速大量输血、输液 Text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或肺血管渗透性增加
第 13 页
凝血功能紊乱
过量使用血浆增量剂 血小板数量及质量下降 库存血中含有大量促凝 物质 损伤组织也释放组织促凝 物质
DIC
血管内沉积大量微血栓 及纤维蛋白 消耗PLT、纤维蛋白原及 其他各种凝血因子 局部缺氧激活纤溶系统
血常规: Hb 97g/L Hct 27.6% PLT 75×109/L 血 凝: PT 12s APTT 33.7 INR 1.12 Fib 1.76g/L(2.38-4.98) 输注:悬浮红细胞3U 血浆200ml
术前
术后
术后一天
第4页
1 2 3
大量输血概念 大量输血病理改变 大量输血治疗方案
(抗凝剂) (血液)
高钾血症
血液
库存2周
鳌合物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血钾高出4倍
高血氨症
血液
库存21d
低钾血症
库存红细胞吸钾排钠 碱中毒
血氨增加528.7μmol/L
第 16 页
肺微血管栓塞
阻塞毛细血管 补体、巨噬细胞 血管活性物质释放 细胞毒性代谢产物 肺小血管和细支气管收缩
② PT或APTT>正 常1.5倍,创面弥 漫性渗血。 ④先天性或获得性凝 血功能障碍、紧急对 抗华法令的抗凝作用。
1
2
3
4
①用于凝血因子 缺乏的患者。
③患者急性大出血 输入大量库存全血 或浓缩红细胞后。
第 22 页
BCSH 血小板输注指征
②尽可能术前停用 阿司匹林或其他抗 血小板药。 ④ CPB患者避免 程式化或预防性血 小板输注。
大量输血患者应谨慎使用碳酸氢钠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并结合病情纠正紊乱
酸碱平 衡紊乱
枸橼酸盐中 毒与低血钙
停止或放慢输血速度 适当补充钙剂
停止输血、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
必须继续输血者改输洗涤红细胞
高钾 血症
第 36 页
低钾 血症
参考血钾浓度确定补钾量 口服补钾较静脉补钾安全
采用谷氨酸、精氨酸等制剂纠正氨代谢紊乱。
4
大量输血并发症处理
第5页
1
24小时内全血容量丢失
大量出血概念
2
3小时内丢失血容量50%
3
以1.5ml/kg· min的速度失血≥20min
第6页
美、英、奥
1 大量输血概念 (国外) 2
24h内输血量超过患者自身血容量
美、奥
1h内可预见输注红细胞4U
第7页
1
一次连续输血超过病人血容量的 1.5 倍
1
2
3
4
①PLT<5x109/L 可预防性输注; <10x109/L可以输。
③术中监测PLT和 TEG,使用抑肽酶 及氨甲环酸。
第 23 页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注血小板指征
②PLT50-100x109/L 之间,根据是否有自 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 决定。 ④如术中出现不可控 渗血,或确定血小板 功能低下,输血小板 不受上述限制。
红细胞输注
恢复组织供氧
其他成分输注
严密监测
纠正凝血障碍
维持内环境稳定
第 27 页
大量输血治疗方案
白蛋白 FFP 晶体液 胶体液 红细胞
血小板 白蛋白 FFP 晶体液 胶体液 红细胞
晶体液 胶体液 红细胞
FFP 晶体液 胶体液 红细胞
>80%
>50%
>30% <30%
第 28 页
2010年第63届WHA第12号决议倡导推行
大量输血概念 大量输血病理改变 大量输血治疗方案
4
大量输血并发症处理
第 34 页
循环超负荷
高血氨症
酸碱平衡紊乱
肺微血管栓塞
大量输血 并发症
枸橼酸盐中毒 与低血钙
高钾血症 低体温
低钾血症
第 35 页
循环超 负荷
立即停止输血,积极抢救。 保持端坐体位、高流量给氧、应用速效利尿剂和 强心药物,症状不缓解采用放血疗法。
大量输血概念 (国内)
2
在 6~8 小时内输入相当于病人全身血容量的血
3
短时间输入库血达循环量的 3/ 4
第8页
6-12岁>5U(RBC)
4-5岁>3U(RBC)
2-3岁>2U(RBC)
0-1岁>1U(RBC)
第9页
无具体的实施方案,凭医生个人经验进行
没有统一确认的输血过程检测指标指导成分输血
治疗中只注重输血而忽视了大量输血导致的并发症
1
2
3
4
①外科输血指南--用于患 者PLT减少或功能异常, 并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 PLT>100x109/L不输, <50x109/L应考虑输。
③内科输血指南-PLT> 50x109/L不输, 10-50x109/L根据临床出 血情况决定输, <5x109/L应立即输防止 出血。
第 24 页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注冷沉淀指征
继发性纤溶
第 14 页
低体温
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库存血葡萄糖分解,红细胞代
快速、大量输入库存血
谢产生乳酸、丙酮酸。 2,3-DPG 下降,氧释放能力下 降,组织灌注,供氧不足。
代谢性碱中毒
体温降低3 ℃
枸橼酸盐代谢产生碳酸氢钠, 大量输血可致代谢性碱中毒。
第 15 页
枸橼酸盐中毒、低血钙 枸橼酸盐 + 钙
炎症加重
呼吸窘迫
呼吸衰竭
第 17 页
1 2 3
大量输血概念 大量输血病理改变 大量输血治疗方案
4
大量输血并发症处理
第 18 页
ASA红细胞输注指征
② 60-100g/L根据是 否存在进行性出血、血 管内容量不足和氧合不 佳等因素决定。
④ 乳酸因非循环因素 影响且半衰期较长,无 法及时反应机体情况。
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恢复 控制炎症,纠正缺氧。 给予利尿剂、强心药防治心衰。 必要时采用抗凝和溶栓治疗。
高血 氨症
Hale Waihona Puke 肺微血 管栓塞使用输血加温器将血液加温输注
低体温
第 37 页
多学科合作,积极处理原发病。 补充血容量(晶体液、胶体液)。
纠正组织缺氧,密切监测Hb、CPV。
监测凝血状态,及时补充其他血液成分。
穆士杰 主任医师
中国输血协会 血液质量委员会 临床输血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输血科分会 军队血液管理专业委员会 采供血分会 省医学会临床输血委员会 省输血协会 学术委员会 《中国输血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