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病例讨论-大量输血指导方案1
病例讨论-大量输血指导方案1
1.3.5份相同
2.4.6份相同
MTP方案
血小板和冷 沉淀交替
直至出血被控 制(或病人死
亡)
MTP方案
1 ❖ MPT启动后要监测凝血指标和血常规结果
2 ❖ 防止盲目输血加重凝血功能障碍和血小板 功能异常
❖ 降低死亡率
M
P
❖ 减少血液制品的用量
T
❖ 缩短开始输血的时间
实
施
❖ 降低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0.25 g/L ❖ 1次可输入纤维蛋白原4~6 g(也可根据患者具体
情况决定输入剂量)。 ❖ 凝血酶原复合物含凝血因子Ⅱ、Ⅶ、Ⅸ及Ⅹ
限制性液体复苏
❖ 止血复苏(hemostatic resuscitation)强调在大量输注红细胞时, 早期、积极的输注血浆及血小板以纠正凝血功能异常(无需等待 凝血功能检查结果)
大量输血概述
1. 成人患者在<24h输注红细胞悬液≥18U, 或者<24h输注红细胞悬液≥0.3U/kg(体重)
定义 (调研结果)
2. 美国血库存联合会(AABB):24小时内输血量达 患者总血容量,4小时内输 血超过血容量的1/2
3. (1U红细胞悬液为200ml全血制备)
死亡三角
失血量及速度决定患者转归
效
❖ 可能减少输血相关的并发症
果
MPT实施不利的方面
❖ 血库负担加重 ❖ 可能会造成血液制品的浪费 ❖ 可能增加输血相关的并发症
手术结束后观察至少两小时
❖ 生命体征(监护仪、症状体征) ❖ 尿量(每小时大于30ml) ❖ 阴道流血量(臀下至积血器) ❖ 引流量(腹腔两根引流管,筋膜外、皮下可放置引流) ❖ 子宫大小、质地评估(画轮廓,额头硬) ❖ 动态监测实验室指标(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气分析) ❖ 床旁超声(宫腔积液,腹腔积液)
大量输血方案的启动
启动MTP
❖ 收缩压≤90mmHg
❖ 心率≥120次/分
未使用
❖ PH≤7.24
血管活性药物
❖ 1小时内输入红细胞悬液≥4U
❖ 24小时内输入红细胞悬液≥10U
MTP方案
MPT的组成 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冷血浆:单采血小板或冷沉淀 =6U:4U:1(治疗量) 第1份MPT 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冷血浆:单采血小板 =6U:4U:1(治疗量) 第2份MPT 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冷血浆:冷沉淀 =6U:4U:1(治疗量)
❖ 限制早期输入过多的液体来扩容(晶体液不超过2000ml,胶体液 不超过1500ml),允许在控制性低压的条件下进行复苏
❖ 过早输入大量的液体容易导致血液中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的浓度降 低而发生“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甚至发生DIC及难以控制的出 血
❖ 过量的晶体液往往积聚于第3间隙中,可能造成脑、心、肺的水肿 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存红细胞导致
缺氧 低体温 酸中毒
保持体温
治疗
低体温增加了患者器官衰竭和凝血障碍 的风险性,复苏的同时注意患者保温及液体 、血液加温后再输入
产科出血输血治疗--红细胞悬液
❖ 何时输注红细胞尚无统一的指征 ❖ 根据产妇出血量的多少、临床表现如休克相关的
生命体征变化、止血情况和继续出血的风险、血 红蛋白水平等综合考虑来决定是否输注 ❖ 血红蛋白水平>100g/L可不考虑输注红细胞 ❖ 而血红蛋白水平<60g/L几乎都需要输血 ❖ 血红蛋白水平<70 g/L应考虑输血 ❖ 如果出血较为凶险且出血尚未完全控 制或继续出血的风险较大,可放宽指征 ❖ 尽量维持血红蛋白水平>80g/L
❖ 治疗目标是维持血小板计数在50×l09/L以上
产科出血输血治疗--冷沉淀
❖ 含凝血因子Ⅷ、vWF、纤维蛋白原、因子ⅩⅢ等 ❖ 输注冷沉淀主要为纠正纤维蛋白原的缺乏,如纤
维蛋白原水平高于1.5 g/L不必输注冷沉淀 ❖ 冷沉淀常用剂量为0.10~0.15 U/kg
产科出血输血治疗--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 ❖ 输入纤维蛋白原lg可提升血液中纤维蛋白原
产科出血输血治疗--新鲜冰冻血浆
❖ 是新鲜抗凝全血于6~8h内分离血浆并快速冰冻 ❖ 几乎保存了血液中所有的凝血因子、血浆蛋白、
纤维蛋白原 ❖ 应用剂量为10~15 ml/kg。
产科出血输血治疗--血小板
❖ 产后出血尚未控制时,若血小板计数低于(50~ 75)×l09/L或血小板计数降低并出现不可控制的渗 血时,则需考虑输注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