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万盛经开区丛林学校赵小洪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钟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做游戏——课前谈话做铺垫
1、做游戏。

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

生:自由说ABCC结构的词。

师: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

课件出示:清风徐徐、明月皎皎、春雨绵绵、白雪皑皑、芳草萋萋、炊烟袅袅、云雾蒙蒙、霞光灼灼。

2、找规律,总结。

师: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自然景物)
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二、导读课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1、从图导入。

(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
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认识这样两位人物:你看,图中这位入神弹琴,贵族打扮的,他就是晋国的上大夫——俞伯牙(板书);而这位凝神听琴,青布包头,衣着布衫的是楚国的一个樵夫——钟子期(板书)
2、揭示课题,理解题意。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他俩千古流传的友情故事。

(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指导“弦”的读音。

师:“绝”是什么意思(断绝)
“绝弦”是什么意思呢(生:割断琴弦)
师:表面的意思是“割断琴弦”,也就是不再弹琴了的意思。

理解了意思,们再读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三、练读文——抑扬顿挫品音韵
1、自己尝试着读一读《伯牙绝弦》其他同学注意,读文言文的时候要慢一些,注意停顿。

2、(课件出示课文节奏)请同学们照着上面的节奏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3、指名读、师生评议。

4、齐读课文。

四、品读“情”——高山流水得知音
(一)学习“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1、文章读了这么多遍,你能把伯牙和子期的关系读成课文中的一个词吗( 板书:知音。

)什么叫知音
2、指名交流。

3、(课件出示:知音及知音的意思)
4、还记得伯牙、钟子期是何许人一个晋国的士大夫和一个楚国的樵夫是什么使他们成为知音呢(板书:琴)
5、伯牙擅长的是——(弹琴),钟子期擅长的是——(听琴)。

课文的哪句话是这个意思(课件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6、伯牙和钟子期擅长琴的不同方面,谁能通过读来告诉大家
(生读):一个善——(鼓)一个善——(听),强调出“鼓”和“听”。

(指名学生再读)
7、这就是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这真是千里知音一“琴”牵,生齐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二)精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1、同学们,古文很精练,只有短短77个字的文章不仅概括写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还具体写了。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具体描写“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语句,勾画下来。

(生默读、勾画)
交流:“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课件出示此段)
2、齐读这段文字。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几句文言文的意思 (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意思)
4、指导朗读。

5、(拓展)同学们,伯牙是晋国的大乐师,他的琴声会表现很多很多,猜想会有什么
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再次出示词语读一读)现在我你就是伯牙,你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生接答……)
6、小结: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

这就是知音。

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这就是——知音。

7、伯牙作为一名着名的乐师,缺少赞美吗那他为什么视钟子期为知音(出示补充材料)
伯牙在楚国做宫廷乐师,一天,楚王君臣饮宴,请伯牙弹琴助兴。

伯牙弹了他的成名作《水仙操》,他弹得非常投入,把琴曲所描绘的红日、云霞、山林、海浪以及风、雨、雷、电等变幻多端的海上风光表现得是淋漓尽致。

但是,他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首优秀的乐曲,却不能引起楚王君臣的丝毫兴趣,楚王听了这首乐曲以后,连连摇头说:“弹得太嘈杂了,换首弹弹吧!”伯牙只好更换了一曲《高山流水》。

这时,楚王君臣早已喝得酩酊大醉,有些甚至在琴声中昏昏睡着了。

师:多么孤独的伯牙呀!他的琴声只有、也只有遇到了钟子期,才能从琴声中听出他的心声,才会得到这样的赞叹——(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一个所念,一个所得,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就是伯牙和钟子期成为知音的境界。

师:多么有魅力的古文,多么美妙的意境!让我们把这奇丽的画面留在脑海里,再次诵读这千古流传的佳句。

分角色朗读:男同学读伯牙的部分,女同学读子期的部分。

(课件分角色)
五、悟读“痛”——摔断瑶琴凤尾寒
1、据记载,伯牙、子期洒泪惜别后,相约第二年的八月十六再相会。

夏去秋来,当伯牙如期赶到楚国时,万万没想到子期因病去世,当伯牙来到子期的坟前,面对这一块冰冷的墓碑、这一抔无情的黄土时,伯牙又会说些什么呢 (子期,你为什么离我而去你死了,我再也没有知音了……) 伯牙又做了什么呢
(破琴绝弦)
2、(课件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生齐读。

师:伯牙可是着名的大乐师,他为什么这么做
(生汇报。

)
是啊,知音不再,留琴何用这样的友情哪里找,这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友情,琴断音绝是伯牙看待知音的意义。

3、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六、诵读文——此曲只应天上有
1、师:正是这震撼人心的痛,才演绎出这凄美动人的“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的故事成为了中华民族交朋的千古楷模,“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

后人还根据这个故事编写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

让我们在这曲高山流水中再次体会伯牙子期的深情,背诵全文。

2、小结:社会发展到今天,也许我们不需要像伯牙那样用摔琴的方式谢知音了,但这个故事中知音的境界却带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和启迪,让我们共同去珍惜友情,呵护友情。

七、作业
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2、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八、板书设计: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所念
琴(知音)
钟子期善听必得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