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冬季施工方案(宿淮铁路)

冬季施工方案(宿淮铁路)

冬季施工专项方案1 .编制依据1.1新建宿淮铁路招投标文件、初步设计图纸及设计图纸等。

1.2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1.3国家和铁道部的适用于本标段的设计施工规范、规程、规则、规定、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等。

1.4本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年平均气温14℃,极端最低温度(一月)-23℃,最大冻结深度0.11~0.23m;最大积雪厚度31cm;本工程工期贯穿整个冬天,冬季施工主要内容包括路基、桥梁桩基、承台、墩身、桥台、现浇梁及其他框架涵、矩形涵、圆管涵混凝土施工等。

3.冬季施工准备工作3.1通过各种方式及时掌握气象变化趋势及动态,以利于安排施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3.2根据本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确定冬季施工需要采取防护的具体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冬季施工防护措施,物资和机械做好储备和保养工作。

3.3施工机械加强冬季保养,对加水、加油润滑部件勤检查,勤更换,防止冻裂设备。

3.4在进入冬季前施工现场提前作好防寒保暖工作,对人行道路、脚手架上跳板和作业场所采取防滑措施。

3.5检查职工住房及仓库是否达到过冬条件,及时按照冬季施工保护措施施做过冬篷,准备好加温及取暖设备。

3.6冬季施工前,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或培训。

4.冬季施工安排根据《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范》(JGJ104-97)和相关规范,结合本项目特点,当工地昼夜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启动冬季施工方案,并能满足以下目标:4.1路基工程冬季施工安排由于路基工期紧,开工后路基基底、软土地基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及路基本体底层填筑等工程冬季需施工。

为此拟着重加强并安排冬季施工期间加大投入,对路基附属等受季节影响较大,而工期可调剂的工程不选择在冬季进行施工。

加强与气象部门业务联系,及时获得中长期天气预报。

做到早预见,早安排。

在冬季施工前,预先选好取土场,做好排水工作,并清除地表覆盖层,修好施工临时便道。

4.2桥涵工程冬季施工安排桥涵工程在开工后立即组织进施工,各种钢筋焊接及加工在棚内进行,水泥及外加剂等材料在库内保存,其它各种物资采取合理的保证措施。

混凝土搅拌采用自动电脑控制大型搅拌站,采取一系列保温及加温措施。

4.3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安排大体积混凝土、墩台等外露面大的混凝土结构、梁部高标号混凝土等尽量不安排在冬季施工,若必须施工时,安排在白天气温高时施工。

预应力混凝土的孔道压浆在正温下进行,其强度在25Mpa前不得受冻。

混凝土出厂及入模温度在5℃以上,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在入模后,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30%以前不得受冻。

4.4铺架工程冬季施工安排由于受工期控制影响,铺架工程跨越冬季施工。

冬季架梁施工前,预先做好冬季施工组织计划及准备工作,对各项设施和材料提前采取防冻等措施,并通过热工计算。

专门制定T梁架设工艺细则和安全措施。

5.冬季施工措施5.1路基工程冬季施工措施处理地基施工,在冬季施工前做好排水系统,提前做好地基的排水疏干工作,为地基处理创造条件,冬季施工中注意及时清除冰雪。

冬季处理地基,严格按设计工艺方法进行,施工中做好机械的保暧养护工作,保证机械正常使用。

地基处理所用砂、碎石等各种地材,及时清除表层积雪及冻块,水泥等材料设置库房取暧保存。

在填筑路堤之前,将基底范围内的积水和冰块及其他杂物清除干净,坑洼处要填以与基底相同的松散干燥土质,并进行压实。

冬季筑堤用土,除按一般路堤填料规定外,不得使用含水量过高的未冻土或冻结土作为填料。

填筑厚度较一般标准减薄20%~25%(压路机与动力打夯机每层松铺厚度23~24cm),不得铺成斜层。

冬季筑堤时,每天下班前将当天的填土平整夯压完毕,如遇降水或其他原因不得不中途停工时,要整平填层及边坡面并加掩盖;继续施工前,将表层受雨水浸泡的土层清除。

5.2桥涵工程冬季施工措施提前做好冬期混凝土及外加剂配比试验,提供合理可行的配合比,并做好混凝土的保温工作。

冬期混凝土宜选用较小的水灰比和较低的坍落度。

混凝土搅拌时间较常温施工延长50%。

混凝土冬季施工搭设搅拌机棚,提前组织有关冬期施工所使用的外加剂和保温材料,砂、石料场覆盖保温。

拌制混凝土的各项材料的温度,应满足混凝土拌和物搅拌合成后需要的温度。

当材料原有温度不能满足需要时,再考虑对集料加热。

水泥只保温,不得加热。

搅拌混凝土时,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和冻结团块。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投料前,应先用热水或冲洗搅拌机,投料顺序为骨料、水、搅拌,再加水泥搅拌,时间应较常温时延长50%。

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应尽可能缩短,运输混凝土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

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成型开始养护时的温度,用蓄热法养护时不得低于10℃;用蒸汽法养护时不得低于5℃;细薄结构不得低于8℃。

5.3铺架工程冬季施工措施架梁前做好充分施工准备,做好施工机械的保养,确保架梁施工顺利。

人员按冬季施工配发劳动保护用品。

架梁施工在冬季大雪、大风天气时停止施工。

小雪天气采取撒沙或铺设防滑层等必要的防滑措施。

梁体焊接在10℃以上进行,当气温低于10℃时,焊接前后采取预热及保温防护措施。

无缝线路钢轨焊接时,为确保钢轨焊接质量,当气温低于0℃时,不进行工地焊接。

当气温低于10℃时,焊前用火焰预热轨端0.5m长度范围,预热温度应均匀,钢轨表面预热升温至35℃~50℃时,方可进行施焊,焊后立即采取保温措施。

工地焊接钢轨,设置移动防护棚随焊接机移动,以防风防雨雪,确保焊接质量。

冬季铺设无缝线路,焊连后要对焊接接头进行探伤检查,不合格者要锯开重焊。

做好对钢轨焊接接头质量检测及钢轨探伤,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无缝线路铺设。

无缝线路锁定严格按设计规定,确保单元轨节无缝线路锁定轨温与设计锁定轨温之差不大得于±3℃,左右股钢轨锁定轨温差不大于3℃,全区间(含道岔)最高最低锁定轨温差不大于10℃,线路所有锁定轨温均应在设计锁定轨温内。

5.4砼工程冬季施工措施5.4.1一般规定(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规定冬期以《铁路混凝土与砌体规范》规定为准。

(2)冬季施工期间,须防止新浇筑的混凝土在达到抗冻强度前受冻。

(3)预应力孔道灌浆应在正温下进行,其强度低于25Mpa前不得受冻。

(4)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在未受冻前,其强度不得低于下列规定:①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强度标准值的30%;②浸水冻融条件下的混凝土,开始受冻时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③当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按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

5.4.2混凝土的配制和搅拌1)混凝土搅拌、运输温度计算假定宿州市冬期外界温度分别为-5℃、-10℃、-15℃时,混凝土入模温度按要求不低于5℃,混凝土运输采用搅拌车运输,则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损失分别为:宿州市冬期外界温度-5℃时ts=(at1+0.032n)(T1-Ta)ts-运输过程温度损失a-温度损失系数,采用损失系数为0.25t1-运输到浇筑的时间,取0.5小时n-拌和物运转次数,取1T1-拌和物出机温度Ta-运输时环境温度,取-5℃所以,ts=(0.125+0.032)(T1+5℃)=0.157T1+0.8℃而混凝土入模温度T2=T1-ts≥5℃即:T1-0.157T1-0.8℃≥5℃∴ 0.843T1≥5.8℃T1≥6.9℃取T1=6.9℃同以上计算,当环境温度为-10℃时,T1应不小于7.8℃,当环境温度为-15℃时,T1应不小于8.7℃.机内混凝土拌和物温度计算根据以上计算,取T1=6.9℃由公式:T1=T0-0.16(T0-T3)得:T0=(T1-0.16T3)/0.84=7.3℃式中:T0-混凝土拌和物温度T1=混凝土出机温度,取6.9℃T3=拌和机棚内温度,取5℃砂石料0℃,水泥(包括粉煤灰、矿粉)10℃,根据C40配合比每m3混凝土用粉料、水、砂、石用量分别为446Kg,165Kg、716 Kg、1073 Kg,假定砂子含水量3%,石子0,根据公式:机内拌和物温度T0:T0=[(Cs+Cw*qs)WsTs+(Cg+Cw*qg)WgTg+CcWcTc+Cw*(Ww-qsWs-qgWg)Tw]/(CsWs+CgWg+CcWc+WcWw)Cs=Cg=Cc=0.837KJ/(Kg.℃),Cw=4.19KJ/(Kg.℃),则T0=[(0.837+4.2*qs)WsTs+(0.837+4.2*qg)WgTg+0.837WcTc+4.2(Ww-q sWs-qgWg)Tw]/[0.837(Ws+Wg+Wc)+4.2Ww]=[0.837*446*10+4.2*(165-0.03*716)*40]/[0.837(716+1073+446)+4 .2*165]=27844.38/2563.7=10.9℃>8.7℃满足要求假设水加热至60℃,其他工况不变,机内温度T0=15.6℃。

此工况为备用工况。

2)拌和用水的锅炉选定根据拌和站施工能力,按最大浇筑强度6小时1片梁,每小时需要热水:55*146Kg=8吨,每次施工需要50吨热水,选用LSH0.5-0.4AⅡ型常压热水锅炉可满足要求。

3)拌和站冬季施工措施① 22#拌和站安装一台LSH0.5-0.4AⅡ型常压热水锅炉,每日可供应热水150T,锅炉到拌和楼的供热管道用岩棉保温材料包裹,减少热损。

②砂石料仓用篷布封闭严实,内置锅炉加热保温,确保沙石料温度在0℃以上。

③配料机、上料皮带均采用彩钢瓦封闭,预留活动门口。

5.4.3混凝土运输混凝土的运输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距离10公里以内,地泵或泵车进行混凝土的灌注,为减小混凝土运输过程温度损失,采取了如下措施:①搅拌运输车要用棉被覆盖表面,减少热量损耗。

②加强调度协调,避免运输车在施工现场等待时间过长。

③混凝土输送泵尽量采用直管,不宜铺设过长,以免发生堵管现象,发生堵管时,维修时间不宜过长,必要时及时启用备用管道。

④对输送管道用保温材料进行包裹。

5.4.4混凝土浇筑5.1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及钢筋上的冰雪和污渍。

当环境气温低于-10℃时,应将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钢筋和金属预埋件加热至正温。

5.2新、旧混凝土施工缝的清理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旧混凝土面外露钢筋(预埋件)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应对距离新、旧混凝土施工缝1.5m范围内的旧混凝土和长度在1.0m范围内的外露钢筋(预埋件),进行防寒保温。

当混凝土不需要加热养护时,混凝土和地基接触面的温度不得低于2℃。

当浇注负温早强混凝土时,对于用冻结法开挖的地基,或在冻结线以上且气温低于-5℃的地基应做隔热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