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预评价(二)(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14.00)1.环境标准按( )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检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A.类型∙B.行业∙C.发布权限∙D.执行性质(分数:1.00)A. √B.C.D.解析: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环评资质分为( )。
∙A.甲级、乙级∙B.甲级、乙级和丙级∙C.甲级、乙级、暂定级∙D.甲级、乙级、丙级和暂定级(分数:1.00)A. √B.C.D.解析:3.二级环境影响评价较详细,要对单项环境要素的重点环境影响进行较为详细、深入的评价,需采用( )完成。
∙A.定性化计算和系统性描述∙B.定量化计算和定性描述∙C.定量化分析和完整性描述∙D.科学化分析和统计性计算(分数:1.00)A.B. √C.D.解析:4.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 )是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
∙A.组成特征∙B.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C.特点和等级的划分∙D.影响预测和评价影响(分数:1.00)A.B. √C.D.解析:5.根据生产率的变动情况来评估环境质量变动所带来影响的方法是( )。
∙A.直接市场评估法∙B.意愿调查评估法∙C.间接市场评估法∙D.损益调查评估法(分数:1.00)A. √B.C.D.解析:6.有色金属冶炼及矿山开发、钢铁加工、电石、铁合金、焦炭、垃圾焚烧及发电、制浆等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 )负责审批。
∙A.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B.原审批部门∙C.地级市环境保护部门∙D.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分数:1.00)A.B.C.D. √解析:7.按照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划分依据,将各单项影响评价划分的工作等级为( )。
∙A.甲级、乙级∙B.甲级、乙级、暂定级∙C.一级、二级、暂定级∙D.一级、二级、三级(分数:1.00)A.B.C.D. √解析: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试行)一般由( )填写,不要求具备环评资质。
∙A.建设单位∙B.承包单位∙C.设计单位∙D.评估单位(分数:1.00)A. √B.C.D.解析: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有效期为( )年。
∙A.1∙B.3∙C.4∙D.5(分数:1.00)A.B.C. √D.解析:10.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 )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
∙A.1∙B.3∙C.5∙D.10(分数:1.00)A.B.C. √D.解析:11.环境的( )又称内在价值,相当于生态学家所认为的某种物品的内在属性。
∙A.直接使用价值∙B.间接使用价值∙C.非使用价值∙D.总经济价值(分数:1.00)A.B.C. √D.解析:12.按照国家规定实行( )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A.审批制∙B.备案制∙C.注册制∙D.核准制(分数:1.00)A.B.C.D. √解析:13.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 )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中,占有核心和最高地位。
∙A.环境保护单行法∙B.环境保护综合法∙C.环境保护相关法∙D.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分数:1.00)A.B. √C.D.解析:14.下列选项中,( )是由国务院制定并公布或经国务院批准有关主管部门发布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
∙A.环境保护单行法∙B.环境保护行政法规∙C.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D.环境保护相关法(分数:1.00)A.B. √C.D.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5.划分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主要依据( )等因素。
(分数:2.00)A.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B.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C.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D.所处环境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E.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划、环境功能区划√解析:16.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应当包括( )等。
(分数:2.00)A.评价方法的适当性√B.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可靠性√C.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D.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的合理性√E.跟踪评价的结论解析:17.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可主持进行的工作包括( )。
(分数:2.00)A.环境影响测定评估B.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C.环境影响后评价√D.环境保护验收√E.环境影响技术评估√解析:18.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分为( )。
(分数:2.00)A.安全设计评价B.安全预评价√C.安全结论评价D.安全验收评价√E.安全现状评价√解析:19.环境保护部门主要从下列( )等方面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
(分数:2.00)A.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标准或要求√B.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布局是否符合区域、流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C.规划实施的对相关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是否具有负面后果D.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是否满足相应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标准或要求√E.拟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能否有效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解析:20.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包括( )。
(分数:2.00)A.项目基本情况√B.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和平面布置示意图√C.项目排污情况及环境措施简述√D.周围环境概况和工艺流程与污染流程√E.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标准或要求解析:21.按照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要求,遵循( )等原则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分数:2.00)A.系统性分析原则B.依法评价原则√C.早期介入原则√D.广泛参与原则√E.完整性原则√解析:22.面对环境变化,人们可能会采取的防护行为主要包括( )。
(分数:2.00)A.消费商品B.揭示偏好法C.购买环境替代品√D.采取防护措施√E.迁移√解析:23.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 )地自主开展安全评价。
(分数:2.00)A.科学√B.公正√C.合理D.客观E.合法√解析:24.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一般步骤包括( )。
(分数:2.00)A.跟踪评价B.筛选环境影响√C.量化环境影响后果√D.评估环境影响价值√E.将环境影响价值纳入项目的经济分析√解析:25.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至少应当包括( )等内容。
(分数:2.00)A.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B.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C.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D.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E.环境影响措施审批的结论解析:26.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预测和评估内容主要包括( )。
(分数:2.00)A.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B.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C.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D.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E.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解析:27.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有( )等。
(分数:2.00)A.安全检查表法B.危险度评价法√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E.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解析:28.环境价值的恰当度量是人们的最大支付意愿,即一个人为获得某件环境物品(服务)而愿意付出的最大货币量,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有( )以及对该环境物品的了解程度等。
(分数:2.00)A.收入√B.个人独特偏好√C.政府指导价格D.教育√E.年龄√解析:29.环境标准按发布权限可分为( )。
(分数:2.00)A.强制性标准B.国家环境标准√C.推荐性标准D.地方环境标准√E.行业环境标准√解析:30.环境的使用价值又称有用性价值,是指环境资源被生产者或消费者使用时,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或偏好所表现出的价值,又分为( )。
(分数:2.00)A.总经济价值B.直接使用价值√C.再生利用价值D.间接使用价值√E.选择价值√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