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_PPT课件
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_PPT课件
3. 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管理:按照环境影响评价 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活 动是确保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重要措施。质量 保证工作应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
4.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
各级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在审批环境报告
书时应贯彻以下原则:
① 审查该项目是否符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② 审查该项目是否贯彻了“预防为主”、“谁
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环
境质量现状或本底,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累 积效应分析以及投产运行进行环境管理提供基础 数据。
1. 环境调查的一般原则 调查范围:调查范围应大于评价区域,特别是对 评价区域边界以外的附近地区,若遇有重要的污 染源时,调查范围应适当放大。 资料收集:应首先立足于现有资料,若现有资料 不能满足要求时,再进行现场调查或测试。 调查深度:与评价项目密切相关的的部分全面而 详细,尽可能定量化;对不能用定量数据表达的 的内容,应做出详细的说明。
污 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的 ③原审则查;该项目是否符合城市功能区划和城市总 体发展规划;
④审查该项目的技术政策与装备政策是否符合 国家规定;
⑤审查该项目环评过程中是否贯彻了“在污染 控制上从单一浓度控制逐步过渡到总量控制”, “在污染治理上,从单纯的末端治理逐步过渡 到对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在城市污染治理 上,要把单一污染源治理与集中治理或综合整 治结合起来”。
⑤环境功能情况(特别注意环境敏感区)及 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 ⑥社会经济情况; ⑦人群健康状况及地方病情况; ⑧其它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现状资料。
四、环境影响预测 1. 预测的原则
预测的范围、时段、内容及方法应按相应 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的特性、当地的环 境要求而定。同时应考虑预测范围内,规划的 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基本概念 一、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定义与分类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指按 照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 作的过程。分为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
二、环境响评价程序遵循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相关性原则 4.主导性原则;5.等衡性原则;6.动态性原则 7.随机性原则;8.社会经济性原则;9.公众参 与原则
④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⑤环境现状调查:根据已确定的各评价项目工 作等级、环境特点和影响预测的需要,尽量详 细地说明调查阐述、调查范围及调查的方法、 时期、地点、次数等。 ⑥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包括预测方法、内容、范围、时段及有关参数 的估值方法,对于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应说 明拟采用的评价方法。 ⑦评价工作成果清单:包括拟提出的结论和建 议的内容。 ⑧评价工作组织、计划安排。 ⑨经费概算。
2. 预测阶段和时段 预测建设项目的建设阶段、生产运营阶段、
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和冬、夏两季或丰、枯水 期两个时段(对各种不利条件如事故排放下的 影响也应预测)。
3. 预测的范围和内容 预测范围应等于或略小于现状调查的范围,
预测点的位置和数量除应覆盖现状监测点外, 还应根据工程和环境功能要求而定 。
(3)编写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 对环境不 产生不利影响或影响极小的建设项目。
二、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监督管理 1. 评价单位资格考核与人员培训
评价单位要持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 书》,评价人员要持有上岗证。
2. 评价大纲的审查:评价大纲是环境影响报告书 的总体设计,在开展评价之前编制。由建设单 位向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并抄送行 业主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根据情况确定评审 方式,提出审查意见。
2. 环境调查的方法
方法 搜集资料法
现场调查法
应用范围广、 直接获得第一手
特点
收效大,较节 资料,可弥补搜 省人力、物力、集资料法的不足
时间
只能获得第二 工作量大、耗费
局 手资料,往往 人力、物力和时
限 不全面,需要 间较多,往往受
性 补充
季节、仪器设备
条件的限制
遥感法
从整体上了解环境特 点,特别是人们不易 开展环境现状调查的 地区的环境状况
预测的内容依据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 境特征及当地环保要求而定,既要考虑建设项 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要考虑对社会和经济 的影响;既要考虑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污染途径, 也要考虑对人体、生物及资源的危害程度。
五、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1.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原则 (1) 报告书应该全面、客观、公正,概括地 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重点评价项目 可另编分项报告书主要技术问题可另编专题报 告书。 (2) 文字应简洁、准确,图表要清晰,论点 要明确。大项目可分为总报告和分报告 (或附 件 )。
④ 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以技术审查为主,审查 方式由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视具 体情况而定。
②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自然环境特点、 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情况 等)。 ③ 国家和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包括环 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二、环境影响大纲的编写 评价大纲包括的内容: ①总则。包括评价任务的由来,编制依据,控 制污染和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的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及其工作等级和重点等。 ②建设项目概况。 ③拟建项目地区环境简况。
受资料判读和分析技 术的制约,产生精度 不高、不宜用于微观 环境状况调查
表2-1 环境现状调查三种方法的比较
3. 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①地理位置;
②地貌、地质和土壤情况,水系分布和水文 情况,气候与气象;
③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植物、 农产品、动物产品等情况; ④大气、水、土壤等的环境质量现状;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
一、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筛选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分类管理名录”
对建设项目确定其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告表或登记表的种类。
(1)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 新建或扩 建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这些 影响可能是敏感的、不可逆的、综合的或以往 未有过的。
(2)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 新建或扩 建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有限的不利影响,这些 影响是较小的或者减缓影响的补救措施是很容 易找到的,通过规定控制或补救措施可以减缓 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