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连贯排序题解题技巧例谈

高考语文连贯排序题解题技巧例谈

高考排序题解题技巧例谈排序题是语文高考的一个重要题型,它属于语言运用类题型,是一种综合类题型,涉及语言的衔接和连贯,属于较高的能力层级要求,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个考查。

排序题题型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选择排序型,打乱的几个句子的顺序已经排好,学生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一类是嵌入式排序型,从一个语段中抽几个句子,打乱顺序,要求学生对正确的语序进行还原,抽出的这几个句子可以是连贯的,也可以是间隔的;一类是独立式排序型,一个语段的几个句子顺序全部打乱,要求排出正确的语序。

第一类题型相对容易,第二类相对较难,第三类难度最大。

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谈谈解答排序题的一些技巧。

例1:下面句子的语序已经被打乱,请排出正确的语序并将答案的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奇怪的是,整个中华版图都已归属了这个王朝②而在这里,躲开了中原王气,藏下了一个不屏杂的朝代③为什么还要把这张休息的罗圈一椅放到长城之外呢④眼前熏黝黝的山岭是避暑山庄北部的最后屏障⑤在这张罗圈椅上,休息过一个疲惫的王朝⑥仔细想想,北京的故宫把几个不同的朝代混杂在一起,谁的形象也看不真切⑦就像一张罗圈椅的椅背正确语序:———下面就例1谈谈排序题的答题技巧。

技巧一:关注语言标志,确立相邻句子,由化整为零到化零到整。

一个语段的几个句子总是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语意,几个句子总有先后之分。

句子被打乱以后,我们可以先化整为零,从一些特殊的语言标志入手,较快地找到紧密相邻的句子。

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组合,最后化零为整,确定所有句子的正确语序。

如果是嵌入式排序型,还要注意打乱顺序的句子与原有语段上下句之间的紧邻关系。

这些语言标志通常有关联词语、代词、副词、句式或结构等。

在例1中,根据⑦句中的比喻修辞,可以很快找到本体所在的句子是④,可知④⑦紧邻。

由⑤句中的代词“这张罗圈椅”可知⑤紧承⑦,顺序为⑦⑤。

由①句中的代词“这个王朝”,可知①句紧邻⑤,顺序为⑤①,据此,可以初步判断①、④、⑤、⑦的顺序为④⑦⑤①。

技巧二:关注语段的时空顺序或逻辑顺序。

一个语段有时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展开的;有时是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来展开的,如由远(近)及近(远),由外(内)到内(外),由上(下)到下(上),等等;有时是按照一定的逻辑事理顺序来展开的,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主到次,由因到果,由现实到联想、想象,由现象到本质,等等。

例1中,①、②、③、⑥四个句子的内在逻辑顺序还是比较清楚的,①、③是提出问题,压缩一下就是“奇怪的是……,为什么还要·…”呢”。

②、⑥是回答问题,由⑥句中的“仔细想想”,可以确定⑥紧承③,②句中的“而”表转折,根据语意,⑥与②正好是一种转折关系,因此,四个句子的正确语序应该是①③⑥②。

综观例1中的七个句子,可以发现其内在逻辑顺序是:④⑦⑤三句谈眼前所见,①③两句是由眼前所见所引发的思考,⑥②两句是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回答。

因此这七个句子的排列语序应该是④⑦⑤①③⑥②。

换个角度看高考排序题答题技巧。

一、以时间、事物发展的先后为序,应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

例2: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正确的顺序应为:①就像勇敢的战士一样。

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

③马上扔下背包。

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和村民一道投人抢收战斗。

【解析】此题所列的四句话是“某校师生”发生的一系列动作,“听到广播”是引发“扔下背包”等的缘由,应排在开头,“像勇敢的战士一样”是形容战士冲入抢收战斗的,应放在最后,所以按照时间顺序排为:④②③①。

例3:下面一段话的正确的表达顺序为———。

①太清宫,又名下清宫或下宫,是宋太祖(公元960-967)为华盖直人刘若拙建的道场。

②明万历年间,太清宫近乎荒废。

③南京报恩寺的和尚憨山买下宫前的一块空地,建了一座海印寺。

④后海印寺被毁,又建了太清宫。

⑤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国师邱长春曾在此宫修道。

【解析】此题涉及的和时间有关的词语有:“宋太祖”、“明万历年间”、“建了”、“又建了”、“元太祖”,根据时间的先后可以排出正确的顺序为:①⑤②③④二、以空间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例4:下列几个句子的顺序已经被打乱,请重新排列。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②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

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起来。

④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升起来。

⑤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解析】这几句话,有“大海”有‘’月亮”,在排序的时候,就应该考虑按“空间顺序”,按从天上一“月亮”到地上一“大海”再到“海滩”的次序,我们可以排出正确的顺序为:⑤④①③②三、以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借助关联词是解决这种排序题最常用的方法。

.例5:给下列句子排出最恰当的顺序。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④九十年代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气。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人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解析】分析一下所给的六句话,①、⑤有联系,因⑤句中有“则”字,凭语意排在①后。

这几个句子是谈论一种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据此思维顺序,②应排在④之后,⑥作为解答应排在提问的③之后,所以顺序应为④②①⑤③⑥。

四、综合型,涉及几种排序规律。

首先应尽且找出语段中的能反映语序的词语,然后综合考虑,排出正确的顺序。

例6:给下列句子排出恰当的顺序①五四运动以后,以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辨》为代表的“新红学派”的崛起,扫除了索引派的梦呓。

②他们认为《红楼梦》的人物情节只是作品主旨的屏障,人物情节映射着历史真事,只有考索出作品映射的真事才能明了《红楼梦》的真意。

这种方法几近于猜谜。

③五四运动以前,影响最大的是评点派和索引派。

④索引派的代表性的著作出现在清末民初,有王梦阮的《红楼梦索引》,蔡元培的《石头记索引》,邓狂言的《红楼梦释真》。

⑤评点派以脂砚斋为代表,其后还有“护花主人”雪香、“太平闲人”张新之、“大某山民”姚燮等。

⑥由于观点、方法的限制,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仍归没有能够正确解释《红楼梦》。

【解析】解答此题,只要抓住时间线索“五四运动以前”和“五四运动以后”以及句中的联合词组“评点派和索引派”,既考虑时间先后又注意到逻辑顺序,可排出正确答案③⑤④②①⑥。

排序题技法小结做排序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读全题语句,明确题目要求;试着排小组的句子或相连最紧密的句子,再把小组句子连成大组句段;把连好的语段速读一遍,把不连贯的地方再略微调整。

简述为通读—试排—连读—微调。

其中“试排”环节的解题思路有:确保话题一致性,把同一话题语句排起来;确定句子间的合理顺序性,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或按逻辑推理;确定句子代词指代的内容,或两句有重复的词语。

确切抓总领句、起始句、总结句、结尾句等,注意关联词语和总括性的词语;确保内容上的前后照应。

排序题三字经:排序题,并不难;通读题,前后看;有代词,往前串;同话题,连一连;找顺序,时空间;逻辑题,思维变;内容上,要映现;排完看,不通换;对答案,笑开颜。

仿写题解题技巧仿写题属于表达应用能力层级(D级)的考查题目,有如下一些特点:(1)具有开放性,它不规定答案,所答的内容符合题目要求就行;(2)具有综合性,涉及知识运用的方面很多,语法知识的运用,修辞知识的运用等;涉及能力考查的方面也很多,首先要理解所提供的语言环境的特点,弄清题目暗含的要求,其次要根据题目中显性的和隐性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内容,最后还要组织语言正确地表述出来。

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以下四种:1、嵌入式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或前或后要相同。

例如: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

所以诗人才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像,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2、续写式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

例如:我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一安详,安详就像夕阳下散步的老人,任云卷云舒;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

3、对联式给出上联要求写出下联。

例如:上联:学问藏今古下联:4、命题式设定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按照例句式仿写。

例如:在“橡皮”、“圆规”、“直尺”中任选两种,仿照例句,各写一句话。

(句式、字数可以和例句不同)[例句]粉笔:身躯缩短了,生命的轨迹却延长了。

5、开放式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式的要求,所写句子的内容或形式隐含在答题者过去的阅读视野中;或只提供例句的形式,不限定仿写的内容。

例如: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童年是旭日,老年是夕阳,岁月充满变幻的风云,理想则是人生永远的北斗。

方法技巧:解题一般分两步。

首先是对给出的句子进行分析,从内容、句式、修辞和字数四个方面审题,找出仿写时必须满足的全部条件要求,这是解题关键;然后才是造出一个或两个满足这全部条件要求的句子,检查一下衔接与照应。

解答仿写题,最关键的是把握语境,理解仿写对象的结构和含义,使答案“神形皆像”。

可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修辞、句式和内容三个方面来加强训练。

1.修辞“依葫芦画瓢”仿写题基本上要求运用适当的修辞或句式。

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等形式。

2.结构“循规蹈矩”在仿造句子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修辞形式的高度统一,而且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仿造出来的句子一定要与提供的例句结构相同。

3.内容“前后兼顾”仿写时不仅要注意修辞、照应句式,还得注意句子内部逻辑关系。

常见的有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转折句等形式。

解题思路:(1)准确审题、有的放矢1、审主旨内容任何一句话或一段话都有一个中心,根据例句,审清仿句的内容主旨,做到内容一致。

当然其中还涉及到感情一致、风格一致。

如所给语句文采飞扬,充满褒扬之情,那么仿写的语句也应与之一致,否则就会显得不协调、不和谐,就会显得牛头不对马嘴。

2、审句式结构这种题型大多要求句式一致,那就要看例句是何种句式:是复句还是单句。

如是复句,仿句也应是复句,且假设、因果、递进、并列等复句关系也应一致;如是单句,仿句也应是单句,且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相一致。

3、审修辞格式这种题型往往要做到修辞一致,这就要求考生对《考试说明》中提到的常用的八种修辞能正确理解,并能熟练运用。

这八种修辞是比喻、比拟、排比、反问、对偶、借代、设问、夸张。

如修辞使用不当,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2)明确思路;一定二仿三连第一步:确定对象(如仿句的主语、喻体等)。

例如: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