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

4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

自由落体运动1、(单选)从某高处(高度大于5 m)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 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它们落地之前的任一时刻( )A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保持不变,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增大,速度之差保持不变C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增大,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D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减小,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 答案 B 解析 当第一个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 时,第二个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 -1).则有x 1=12gt 2①v 1=gt ②x 2=12g (t -1)2③v 2=g (t -1)④由①③得:Δx =gt -12g ,由②④得:Δv =g .因此,Δx 随t 增大,Δv 不变,选项B 正确.2、(单选)一物体自距地面高H 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落地,此时速度为v ,则( ) A.t 2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H 2 B.t 2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34H C .物体下落H 时速度为vD .物体下落H 时速度为3v答案 B 解析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h =12gt 2知,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则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为H 4,此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H 4.故A 项错误,B 项正确.C 、D 两项,根据v 2=2gH ,v ′2=2g H 2知,物体下落H 2时的速度为v ′=2v2.故C 、D 两项错误. 3、(单选)某同学为估测一教学楼的总高度,在楼顶将一直径为2 cm 的钢球由静止释放,测得通过安装在地面的光电门数字计时器的时间为0.001 s ,由此可知教学楼的总高度约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 答案 B 解析 设运动时间为t ,根据h =12gt 2可得,根据Δx =x t -x t ′即12gt 2-12g(t -0.001)2=Δx ,即12×10t 2-12×10(t -0.001)2=0.02解得:t =2 s h =12×10×22m =20 m 4、(单选)如图所示,分别位于P 、Q 两点的两小球,初始位置离水平地面的高度差为1.6 m ,现同时由静止开始释放两球,测得两球先后落地的时间差为0.2 s ,取g =10 m/s 2,空气阻力不计,P 点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 为( ) A .0.8 m B .1.25 m C .2.45 mD .3.2 m 答案 C 解析 P 点的小球:h =12gt 12,解得t 1=2h g. Q 点的小球:h +1.6=12gt 22,解得t 2=2(h +1.6)g.根据题意,有t 2-t 1=0.2.联立解得:h =2.45 m ,故C 项正确,A 、B 、D 三项错误.5、(单选)某跳伞空降兵在离地面224 m 高处,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12.5 m/s 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空降兵的安全,要求空降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 m/s .则( ) A .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125 m ,相当于从2.5 m 高处自由落下 B .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125 m ,相当于从1.25 m 高处自由落下 C .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99 m ,相当于从1.25 m 高处自由落下 D .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99 m ,相当于从2.5 m 高处自由落下答案 C 解析 设空降兵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高度为h 时速度为v ,此时打开伞开始做匀减速运动,落地时速度刚好为5 m/s ,这种情况空降兵在空中运动时间最短,则有v 2=2gh ,v t 2-v 2=-2a (H -h ),解得h =125 m ,v =50 m/s ,为使空降兵安全着地,他展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 -h =224 m -125 m =99 m ,选项A 、B 错误;他以5 m/s 的速度着地时,相当于从h ′高处自由落下,由v t 2=2gh ′,得h ′=v t 22g =252×10m =1.25 m ,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6、(单选)建筑工人安装搭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有一名建筑工人由于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5 m 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脱落了,使其做自由落体运动,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一楼层面的时间为0.2 s .已知重力加速度g =10 m/s 2,不计楼层面的厚度.则铁杆刚下落时其下端到该楼层的高度为( ) A .25.5 m B .28.8 m C .30 m D .29.5 m答案 B 解析 设铁杆下端到达楼层面时的速度为v.根据L =vt +12gt 2,得:v =L -12gt 2t =5-12×10×0.040.2 m/s =24 m/s.则铁杆下落时其下端到该楼层的高度为:h =v 22g =24×2420m =28.8 m.故B 项正确,A 、C 、D 三项错误.7、(单选)如图所示,竖直悬挂一根长5 m 的铁棒AB ,在铁棒的正下方距铁棒下端5 m 处有一圆管CD ,圆管长10 m ,剪断细线,让铁棒自由下落,则铁棒通过圆管所需的时间为(g 取10 m/s 2).( ) A .0.5 s B .1 s C. 2 sD .2 s答案 B 解析 铁棒上B 点到C 点过程,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 h =12gt 12,解得:t 1=2h g=2×510=1 s , 铁棒上A 点到D 点过程,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H =12gt 22,解得:t 2=2×(5+5+10)10=2 s则铁棒通过圆管所需的时间为:Δt =t 2-t 1=2 s -1 s =1 s.8、在高11.25 m 屋檐上,每隔一定的时间有一滴水落下,已知第一滴水落到地面时,第四滴水刚好离开屋檐,设水滴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g 取10 m/s 2,求: (1)第一滴水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水滴落下的时间间隔;(3)第一滴水落地时,第二滴水和第三滴水间的距离. 答案 (1)15 m/s (2)0.5 s (3)3.75 m解析 (1)根据自由落体与运动学公式得:v 12=2gh 解得:v 1=2gh =2×10×11.25 m/s =15 m/s ; (2)第一滴水运动的时间t =2h g=2×11.2510s =1.5 s ; 所以水滴落下的时间间隔T =t4-1=0.5 s ; (3)第1滴水落地时,第2滴水的下落位移为:h ′=12gt ′2=12×10×12m =5 m ;第三滴水下落的高度h ″=12×10×0.52m =1.25 m ;第二滴水和第三滴水间的距离为Δh =h ′-h ″=3.75 m.竖直上抛运动1、(单选)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3 s 落回抛出点,则小球在第2 s 内的位移(不计空气阻力)是( ) A .10 m B .0 m C .-5 mD .-0.25 m答案 B 解析 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当t =1.5 s 时物体上升到最高点.小球在第2 s 内的位移包括上升过程中的最后0.5 s 和下降过程中开始的0.5 s ,所以小球在第2 s 内的位移为0 m.2、(多选)某物体以3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4 s 内物体的( ) A .位移大小为50 m B .路程为50 m答案 BD 解析 选取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物体在4 s 内的位移x =v 0t -12gt 2=(30×4-12×10×42) m =40 m ,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 =v 022g =3022×10 m =45 m ,物体上升的时间t 1=v 0g =3010s =3 s ,下降位移的大小为h ′=12g (t -t 1)2=5 m ,故路程为s =H +h ′=50 m ,选项A 错误,B 正确;4 s 末的速度为v ′=v 0-gt =-10m/s ,则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Δv =|v ′-v 0|=40 m/s ,选项C 错误;平均速度为v =x t =404m/s =10 m/s3、(多选)在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A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 .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则物体位移大小为10 m 时,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为( ) A .10 m B .20 m C .30 m D .50 m.ACD[物体从塔顶上的A 点抛出,位移大小为10 m 的位置有两处,如图所示,一处在A 点之上,另一处在A 点之下.在A 点之上时,位移为10 m 又有上升和下降两种过程.上升通过时,物体的路程L 1等于位移x 1的大小,即L 1=x 1=10 m ;下落通过时,路程L 2=2H -x 1=2×20 m-10 m =30 m .在A 点之下时,通过的路程L 3=2H +x 2=2×20 m+10 m =50 m ,故A 、C 、D 正确.]4、(单选)以v 0=20 m/s 的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2 s 后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点竖直上抛另一小球.g 取10 m/s 2,则两球相碰处离出发点的高度是( )答案 B 解析 设第二个小球抛出后经t 时间与第一个小球相遇,根据位移相等有v 0(t +2)-12g(t +2)2=v 0t -12gt2 解得t =1 s 代入位移公式h =v 0t -12gt 2,解得h =15 m.5、(多选)甲物体从离地面H 高空自由落下,而乙物体在地面以初速度v 0同时向上抛出,两物体在离地面3H4处相遇(不相碰),如果v 0为已知量,则( )A .从自由下落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t =v 02gB .乙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甲物体正好落到地面C .相遇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均为v 02D .乙上升的最大高度就是H ,且H =v 02,而甲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 0答案 ABD 解析 两者相遇时,甲的位移大小为H 4,乙的位移大小为34H ,A 项,根据12gt 2+v 0t -12gt 2=H 得,t =Hv 0,甲的位移:14H =12gt 2,乙的位移:34H =v 0t -12gt 2,解得t =v 02g ,H =v 022g ,故A 项正确.B 项,乙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间:t 1=v 0g ,物体甲的位移:h =12gt 2=v 022g =H ,即甲物体正好落到地面,故B 项正确.C 项,由A 可知,两者相遇时的运动时间:t =v 02g ,甲的速度:v 甲=gt =v 02,乙的速度:v 乙=v 0-gt =v 02,但是方向不同,故C 项错误.D 项,乙上升的最大高度h =v 022g=H ,甲做自由落体运动,由速度-位移公式可知,落地速度:v =2gH =v 0,故D 项正确.6、(单选)在地面上以初速度20竖直上抛一物体后,又以初速度0在同一地点竖直上抛另一物体,若要使两物体能在空中相遇,则两物体抛出的时间间隔Δt 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不计空气阻力)( ) A .Δt >v 0tB .Δt <2v 0gC.v 0<Δt <2v 0D.2v 0<Δt <4v 0.D [依据x =vt -12gt 2作出x -t 图象,如图所示,显然两条图线的相交点的横坐标表示A 、B 相遇时刻,纵坐标对应位移x A =x B .由图象可直接看出Δt 应满足关系式2v 0g <Δt <4v 0g,故选D.]7、(单选)一个小球以v 0=20 m/s 的初速度从地面被竖直向上抛出,然后每隔时间Δt =1 s ,以同样的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在升降过程中不发生碰撞,则第一个小球在空中能与其他小球相遇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C [由竖直上抛运动位移公式h =v 0t -gt 22知,竖直上抛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x -t 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t =2v 0g=4 s(g 取10 m/s 2).定性地画出x -t 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各图线的相交点表示位移相等,即两球相遇点.根据各球图象的交点,可以看出:第一个小球在空中能与三个小球相遇.]8、(多选)如图所示,两端点分别为A 、B ,长L =1 m 的金属细杆在距地面H =40 m 处以v 0=10 m/s 竖直上抛,同时在AB 上方略微错开的竖直线上h 处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C 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及落地后的运动,取g =10 m/s 2,则可知( )A .杆能上升的最大位移为10 mB .杆从抛出到落地共用时4 sC .若h =15 m ,则C 与A 相遇时杆的速度方向向下,与杆相遇共用时0.1 sD .若h =25 m ,则C 与A 相遇时杆的速度方向向下,与杆相遇共用时0.1 s 答案 BCD 解析 A 项,杆能上升的最大位移x =v 022g=5 m ,故A 项错误;B 项,杆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t 1=v 0g ,向下的位移h ′=40 m +5 m =45 m ,则下降的时间t 2=2h ′g,则杆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t =1 s +3 s =4 s ,故B 项正确;C 项,设经过t 时间相遇,则有:12gt 2+v 0t -12gt 2=h ,解得t =1.5 s ,此时杆的速度v =v 0-gt =10 m/s -15 m/s =-5 m/s ,此时杆的速度方向向下,球的速度v ′=gt =15 m/s.设与杆相遇的时间为t ′,则有v ′t ′+12gt ′2-(vt ′+12gt ′2)=1,代入数据有:(15-5)t ′=1,解得t ′=0.1 s ,故C 项正确; D 项,设经过t 时间相遇,则有:12gt 2+v 0t -12gt 2=h ,解得t =2.5 s ,此时杆的速度v =v 0-gt =10 m/s -25 m/s =-15 m/s ,此时杆的速度方向向下,球的速度v ′=gt =25 m/s ,设与杆相遇的时间为t ′,则有v ′t ′+12gt ′2-(vt ′+12gt ′2)=1,代入数据有:(25-15)t ′=1,解得t ′=0.1 s ,故D 项正确. 9、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体以11 m/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在井口处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 s 内物体的位移是4 m ,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求: (1)物体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 (2)此竖直井的深度.答案 (1)1.2 s (2)6 m解析 (1)被人接住前1 s 内物体的位移是4 m ,由于自由落体的物体第1 s 内的位移h 1=12gt 2=5 m故而一定是在物体通过最高点后返回过程中被接住,设接住前1 s 时的初速度为v 1, 则h =v 1t -12gt 2解得v 1=9 m/s ,t 1=v 0-v 1g =11-910 s =0.2 s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t ′=t 1+1 s =1.2 s(2)设竖直井的深度为H ,则H =v 0t ′-12gt ′2=11×1.2 m-12×10×1.22m =6 m.10、如图所示是一种较精确测重力加速度g 值的方法:将下端装有弹射装置的真空玻璃直管竖直放置,玻璃管足够长,小球竖直向上被弹出,在O 点与弹簧分离,上升到最高点后返回.在O 点正上方选取一点P ,利用仪器精确测得OP 间的距离为H ,从O 点出发至返回O 点的时间间隔为T 1,小球两次经过P 点的时间间隔为T 2. (1)求重力加速度g ;(2)若O 点距离管底部的距离为L 0,求玻璃管的最小长度. 答案 (1)8H T 12-T 22 (2)L 0+T 12HT 12-T 22解析 (1)小球从O 点上升到最大高度过程中h 1=12g (T 12)2小球从P 点上升到最大高度过程中h 2=12g (T 22)2依据题意得h 1-h 2=H ,联立解得g =8HT 12-T 22.(2)玻璃管的最小长度L =L 0+h 1,故L =L 0+T 12HT 12-T 22.11、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的空管,质量为2 kg ,管长为24 m ,M 、N 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 2,同时在M 处一个大小不计的小球沿管的轴线竖直上抛,小球只受重力,取g =10 m/s 2.求:(1)若小球上抛的初速度为10 m/s ,则其经过多长时间从管的N 端穿出;(2)若此空管的N 端距离地面64 m 高,欲使在空管到达地面时小球必须落到管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求小球的初速度大小的范围. 答案 (1)4 s (2)29 m/s<v 0<32 m/s解析 (1)根据题意,设球经过t 时间从N 端穿出,对管由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有h =12at2①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对球自抛出至从管的N 端穿出时间内由竖直上抛运动规律,有 -(24+h)=v 0t -12gt2②由①②,得2t 2-5t -12=0 解得t =-32s(舍去)和t =4 s(2)设空管N 端自距离地面64 m 高处加速到地面的时间为t 1,为使在空管到达地面时小球必须落到管内,需要小球在t 1时间内的位移满足在(-64 m ,-88 m)范围内. 对管由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有 64=12at 12③对球由竖直上抛运动规律,有 -64=v 0t 1-12gt 12④ -88=v 0′t 1-12gt 12⑤由③④,得v 0=32 m/s 由③⑤,得v ′0=29 m/s 所以29 m/s<v 0<32 m/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