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3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3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一、复习目标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运动模型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掌握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会用分段法和全过程法求解相关问题二、要点讲练(一)自由落体运动及其特点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仅在_______作用下,由_______开始的运动。

2、特点:(1)只受_______力;(2)初速度为_______;(3)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运动。

问题1:如何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1.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B.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作用下,物体竖直下落的运动就叫自由落体运动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就叫自由落体运动D.物体从静止下落的运动就叫自由落体运动2.1971年7月26号发射的阿波罗—15号飞船首次把一辆月球车送上月球,美国宇航员科特驾驶月球车行驶28千米,并做了一个落体实验:在月球上的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羽毛和铁锤,如图所示,出现的现象是()A.羽毛先落地,铁锤后落地B.铁锤先落地,羽毛后落地C.铁锤和羽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为9.8m/s2D.铁锤和羽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落地(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______、加速度为____________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速度公式:___________;(2)位移公式:___________;(3)速度、时间、位移关系式:_____________;(4)速度、位移、重力加速度关系式:____________。

问题2:如何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求物体的速度、时间、位移?3.从离地面45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2)自开始计时,在第1s内和最后1s内的位移;(3)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4.一颗自由下落的小石头,经过A点时的速度是9.8m/s,经过B时的速度是39.2m/s,试求A、B两点间的距离。

5.长为5m的竖直杆下端在一窗沿上方5m处,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全部通过窗沿的时间为多少?(g取10 m/s2)规律发现:____ _____问题: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吗?6.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已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为1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g取10m/s2),问:(1)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2)此屋檐离地面多高?7.一个物体从离地45m高处,每隔相同的时间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当第七个小球刚释放时,第一个小球恰好落地,g=10m/s2,求:(1)相邻的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t多大?(2)当第2个小球恰好落地时,第4个小球离地有多高?规律发现:____ _____(三)竖直上抛运动及其基本规律1、物体以初速Vo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抛出后物体作用的运动;竖直上抛运动是加速度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2、基本规律:①速度公式:②位移公式:③速度位移关系:3、基本特点:①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②落回到抛出点的时间:③落回到抛出点的速度跟初速间的关系:④上升的最大高度:问题4:如何用分段法求解竖直上抛问题?8.竖直上抛的物体,在上升阶段的平均速度是20 m/s,则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所需时间为______s,上升的最大高度为_______m.(g=10m/s2)9.气球以10 m/s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当它上升到离地175 m的高处时,一重物从气球上掉落,则重物需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落到地面?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g取10 m/s2)规律发现:____ _____11.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v01 = 10m/s竖直上抛,同时小球B从一高为h = 4m的平台上以初速v02= 6m/s竖直上抛.忽略空气阻力,两球同时到达同一高度的时间、地点和速度分别为多少?(g=10m/s2)规律发现:____ _____(四)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及其应用问题6:如何用对称性解题?12.(多选)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另一物体B自由落下,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度都为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上抛的初速度和物体B落地时速度的大小相等B.物体A、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C.物体A能上升的最大高度和B开始下落的高度相同D.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同一高度处一定是B物体开始下落时高度的中点13.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它两次经过A点的时间间隔为t A,两次经过B点的时间间隔为t B,则AB相距________.14.以v0=20m/s的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2s后以同一初速度在同一位置上抛另一小球,则两球相遇处离抛出点的高度是多少?规律发现:____ _____课堂练习1. 一个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三段路程的时间分别是t 、2t 、3t ,这三段路程之比是( ) A. 1:2:3 B. 1:22:32 C. 1:23:33 D. 1:3:52. 自由下落的物体第n s 内通过的位移比第(n -1)s 内通过的位移多( ) A. 9.8mB. 4.9(2n +1)mC. 3(n +1)mD.m n n 122- 3. 石块A 自塔顶落下l m 时,石块B 自离塔顶nm 处自由落下,二石块同时落地,则塔高为( ) A. l n +B. ()l n l+24C. l l n 24()+D. ()l n l n+-24. 某同学身高1.8m ,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 高度的横杆。

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 ) A. 2m/s B. 4m/s C. 6m/s D. 8m/s5. (多选)地面上竖直上抛物体A ,同时在某高度有一物体B 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中相遇(不相碰)时的速率都是V ,则( )A . 物体A 上抛初速度的大小是两物体相遇时速率的 2 倍B . 相遇时物体A 上升的高度和物体B 已下落的高度之比为 3:1C . 物体A 和物体B 落地时间相等D . 物体A 和物体B 落地速度相等6.某一物体被竖直上抛,空气阻力不计,当它经过离抛出点上方0.4m 时,速度大小为3m/s 。

当它经过抛出点之下0.4m 时,速度大小为( )A . 3m/sB . 4m/sC . 5m/sD . 无法计算7. (多选)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A ,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有另一个物体B 开始自由落下,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率都为v ,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A 上抛时的初速度和物体B 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等,都是2vB. 物体A 和B 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C. 物体A 上升的最大高度和物体B 开始下落的高度相等D. 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的同一个高度处一定是物体B 开始下落时的高度的一半 8. 一人离地某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v 0抛出两个物体A 、B ,A 被竖直上抛,B 被竖直下抛,这两个物体落地时间相差∆ t ,则初速v 0的大小为: ( )A. g ∆ tB. g ∆ t /2C. g ∆ t /4D. g ∆ t /89.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最后1s 的位移是全程的7/16,则物体下落的总高度为________m ,下落时间为________s . (g =10m/s 2)10. 物体由A 点自由下落,经过B 点到达C 点。

已知物体经过B 点的速度是C 点速度的1/3,BC 间的距离是24m ,则AC 间的距离是_______。

11 . 在某高处竖直上抛物体初速为10 m / s,从开始到速度变为向下40 m / s的过程中,其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通过的位移大小是______。

12. 将一链条自由下垂悬挂在墙上,放开后让链条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链条通过悬点下3.2m处的一点历时0.5s,问链条的长度为多少?(g=10 m/s2)13.如图所示,木杆长5 m,上端固定在某一点,由静止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木杆通过悬点正下方20 m处圆筒AB,圆筒AB长为5 m,取g=10 m/s2,求:(1)木杆经过圆筒的上端A所用的时间t1是多少?(2)木杆通过圆筒AB所用的时间t2是多少?参考答案学案部分(一)自由落体运动及其特点1、重力,静止;2、重,零,匀加速直线。

1. A 2. D(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0,g=9.8m/s 2;2、(1)v t = gt ;(2)212s gt =;(3)12t s v t =;(4)v t 2= 2gs ;3. 根据公式212s gt =得下落开始至落到地面所用时间为3s t ===(2)自开始计时第1s 内的位移为:221111101m 5m 22s gt ==⨯⨯=自开始计时2s 内的位移为:222211102m 20m 22s gt ==⨯⨯=最后1s 内的位移即第2s 末到第3s 末之间物体的位移,3s 内的位移即物体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

故最后1s 内的位移为s 3-s 2=45m -20m=25m(3)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即为3s 末的速度:v 3=gt 3=10×3m/s=30m/s4. 由2202t v v as -=得:222239.29.873.5229.8B A AB v v s m m g --===⨯5. 解答 设竖直杆上端通过窗沿的时间为t 1,下端通过窗沿的时间为t 2,则21121gt s =, ① 22221gt s =, ② 其中m s m s 5,1021==,代入①、②两式得:1t =2s ,t 2=1s,所以这根杆全部通过窗沿的时间为 =-=21t t t s )12(-。

6. (1)设每两滴水间的时间间隔为T ,根据212h gt =第2滴水下落的高度221(3)2h g T =第3滴水下落的高度221(2)2h g T =依题意知:231h h m -= 联立以上三式解得:T=0.2s(2)屋檐离地面的高度21(4) 3.22H g T m ==7. (1)依题意可知七个小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满足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21(6)2H g t =∆ 得时间间隔:450.5181810H t s s g ∆===⨯(2)当第2个小球恰好落地时,第4个小球下落的时间为:t =4△t =2s则第4个小球此时下落的高度为:2211102m 20m 22h gt ==⨯⨯= 第4个小球离地高度为:△h =H -h =45m -20m=25m(三)竖直上抛运动及其基本规律 1、只受重力; -g ; 2、gtv v t -=0;2021gt t v h -=;gh v v t 2202-=- 3、0v t g =;0v t g =; 0t v v =- ;202v H g = 8. 解答 竖直上抛的物体,在上升阶段的平均速度2v v =,即 20220⨯==v v m/s=40m/s ,从抛出到最高点的时间为:10400==g v t s=4s , 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所需时间为2t =8s ,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02402220⨯==g v h m=80m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8 ;8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