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
二、作为显现的“介质”的特征和类型 那么,作为显现的“介质”有什么特 征呢?都有哪些类型呢? 既然“介质”不再 是自然物,“介质”作为被开启的物的物 性,其本质就是显现,那么,它具有什么 样的特征呢?
1.体积呈现 2.声音呈现 3.光呈现 4.色呈现 5.线条呈现
第三节 显现形式的组织
一、显现形式的组织样式 如果说,显现的“介质”是显现得以进 行的奠基和基地的话,那么,显现形式的展 开样式就是在“介质”的奠基基础上所形成 的更高层次的展开。
1.“模仿说” 2.“纯粹形式美说” 3.“生命形式说” 4.“积淀说”
二、符号形式的生成及其特性 既然我们认为,作为审美活动之显现 的符号形式,是本源于人的存在性境域的 显现活动,那么,审美活动的符号形式是 怎样从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中生成的?由 此而诞生的符号形式与通常所说的符号形 式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1.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怎样生成符号形式 2.审美的符号形式生成过程的特点
第二节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的“介 质”
审美活动的赋形活动所产生的显现的形 式凝聚,是瞬间诞生、倏忽即逝的,必然地 以某种方式显示出来,或者刻印下来,使其 客观化,因为它们不可能凭空存在。
一、显现的“介质” 显现不是一种纯粹的想象活动,不能 只保留在心灵之中,不能只可意会不能言 传,也不是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作为存在性境域的显现而凝聚的形式,必 然要通过实在的刻画而保持于永久的可见 性范围。
7.找一个大理石雕像和一个铜铸雕塑,或选 一幅油画作品和一幅宣纸水墨画,比较它 们的不同“介质”,谈谈不同介质对作品 显现形式的作用。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8.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关注时间的?你能 发现时间样式对你形成你自己的自我起着 什么样的作用吗?此问题可在课堂上进行讨 论。
9.在你所居住的区域内,找一个园林或你喜欢的建 筑物,实际游览一次,写一篇讨论其空间语言或 样式的文章,描述你是怎样体验空间的。 10.你在拍摄照片的时候,依据什么样的原则“取景” 的,你能发现你在拍摄时的“格式塔倾向”吗? 11.找一幅你喜欢的绘画作品,譬如本书所附的郑板 桥的《墨竹》,谈谈你是否能从中体验到审美形 式组织的气韵生动原则?
二、显现形式的组织原则 审美活动的符号形式的显现形式,除 了“介质”层、显现形式的组织样式层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层只是外在的东西,而 内容才是审美活动和艺术作品的核心,你接受这 种理论吗? 2.本章的观点认为人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是符 号形式的本源。你认为是否存在着纯粹的形式, 比如“黄金分割律”、“曲线”、纯粹的数的比 例所形成的形式等,而审美活动显现的符号形式 就是从这些纯粹形式来的? 3.阅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或者戴望舒的《雨 巷》,或者其他作品,看看你能否发现其中来自 于其呈现形式的更为深长的意味。写一篇短文。
4.你喜欢流行歌曲吗?如果喜欢,可根据你自己所喜 欢的几首歌曲,写一篇短文,谈谈流行歌曲的显 现形式与经典艺术的显现形式之间有无区别。 5.西方的一位美术史学者说:“达·芬奇的《蒙娜丽 莎》并不是现实中的那个蒙娜丽莎。”你认为这 个说法对吗? 6.本章将显现的“介质”放到了一个非常主要的地 位,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你自己在创作作品或观 赏作品时,是否很关注“介质”?
第六章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
第一节 存在性境域的显现与符号形式的本源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的“介质” 第二节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的“介质” 第三节 显现形式的组织
第一节 存在性境域的显现与符号 形式的本源
一、符号形式及其本源 审美活动必然地与符号形式关联在一起, 没有符号形式的显现,审美活动就失去了其 具体的存在。这就像认知活动必须通过概念 以及概念的逻辑推论来显示、生产—经济活 动要用具体的利益来显示一样,审美活动必 须经由符号形式的呈现和理解才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