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一级达标学校联盟高中毕业班联合考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I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本试卷共12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144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跨国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以发展精密工业为主。
图1是该公司在我国大陆集中分布区图,读图完成1~2题。
1.从集聚效应角度考虑,该跨国公司入驻后可能吸引的企业是A.玩具制造厂 B.石油化工厂 C.智能手机厂 D.服装加工厂2.近20年来,该公司按图中①②③④顺序在我国大陆形成了四大片区,有关其发展和迁移的正确叙述是A.研发、设计等产业部门先于加工、制造等产业部门迁移B.劳动力成本低廉和政策优势明显,使该公司部分企业仍滞留在①地C.为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该公司企业大量进驻④地D.地价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是该公司“北迁”、“西移”的重要原因图1“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到2010年,已经经历了十一个“五年计划”。
图2为我国“六五”以来东、西部地区GDP增速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图23.“八五”期间东、西部地区GDP增速差距最大,影响其主导因素是A.资源 B.市场 C.交通 D.政策4.据图分析判断A.反映西部GDP增速变化的是乙折线,B.东部近几年“用工荒”与甲折线的变化有关C.“十一五”实施以来东西部经济差距逐渐扩大D.“十一五”实施以来东西部GDP总量差距缩小网球运动起源于法国,是一项“绅士”运动,主要在户外举行。
图3是“ WTA女子赛事举办地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
图35.对举办地分布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人种分布 B.经济水平 C.自然环境 D.地域文化6.赛事举行期间最可能受雨水侵袭的是A.9月份美国公开赛(纽约)B.2月份卡塔尔公开赛(多哈)C.6月份温布尔登公开赛(伦敦)D.10月份中国公开赛(北京)图4为“东亚某日天气形势图”(图中等压线单位为百帕),读图完成7~8题。
7.该日最可能是A.2月2日 B.5月8日C.8月12日 D.9月23日8.与该日气象和海洋报告内容相符的有图4①渤海偏北风强劲,过往船只注意安全②受迎岸风的影响,长江口发生海水倒灌③福建山区早晚气温偏低,应注意防范低温冻害④东海有浪高0.5—1米的轻浪,南海有浪高1.5—2米的中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图5示意“我国东部某湖沿岸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土地利用状况发生变化不易引起A.湖水水质下降 B.土壤盐碱C.农业结构变化 D.气温变率增大10.近年来湖滩上大量种植向日葵,但受金融危机影响,市场葵花籽需求量减少。
当地政府引入企业对葵花籽进行深加工,产出的葵花油销往国内外,其地理意义不包括图5A.提高产品附加值 B.增加就业机会C.适应市场变化 D.改善生态环境图6是我国某岛屿略图及船员拍摄的照片,2012年以来,中国渔政船围绕该岛海域常态巡航执法。
读图完成11~12题。
11.若右图拍摄于当地时间11: 00,则渔政船所在的位置最可能位于左图中的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12.假定7月11日(晴天)北京时间17: 00某渔政船从丙处出发,顺时针绕岛巡航一周(历时一小时),则A.出发时船员逆光拍摄岛屿景观B.到丁处时船上桅杆影子已变短C.在乙处沿岸地区森林面积较小D.回到丙处时太阳已从海面落下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156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7~39题为必考题;第40~4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作答。
【必考部分】(115分)37.(37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山东是我国传统海洋经济大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复合功能区,包括青岛、烟台和威海等地区的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地是其核心区域,在此云集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内一流的科教机构,以及大量海洋科技人才。
材料二:山东半岛略图(图11)及甲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12)图11 图12材料三:M地以蔬菜历史悠久、面积大、质量优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荣获“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
下表示意M地1996年和2008年种植业结构。
播种面积比重(%)产值比重(%)粮食作物蔬菜棉花等经济作物粮食作物蔬菜棉花等经济作物1996年40.3 24.6 35.1 30.5 34.2 35.32008年29 40.3 30.2 19.8 50.3 29.9 材料四:烟台、威海自2012年入冬以来,仅12月份的降雪天多达20天,其中多次降大雪。
(1)描述甲地区地形特征。
(8分)(2)分析烟台和威海冬季多大雪的自然原因。
(9分)(3)说明M地种植业结构的变化及原因。
(10分)(4)简析胶东半岛发展高端海洋产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10分)【选考部分】(41分)40.(15分)地理请考生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2—海洋地理】渤海是我国海洋污染最严重的海区之一,最近几十年,渤海受污染的海域总面积持续增加。
图13为“2007年渤海污染海域分布示意图”,图14为、“甲地区海岸景观类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A、B、C三海湾污染程度及其分布的共同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9分)(2)指出甲地区海岸的主要类型及其主要开发利用方式。
(6分)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部对流天气,常伴有强烈的阵雨,雷暴灾害主要由雷击和闪电带来。
材料二:我国某区域雷暴空间分布图(图15)及该区域地形、水系图(图16)图15 图16(1)描述图示区域雷暴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9分)(2)列举雷暴灾害的防御措施。
(6分)C.【选修6—环境保护】读我国西北H市大气质量相关数据(表1和表2),回答问题。
表1 我国西北H市大气质量标准单位:毫克/立方米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实测二氧化硫(S02)日平均0.15 0.0165达标任意一次0.50 0.376达标氮氧化物(NO2)日平均0.10 0.022达标任意一次0.15 0.728超标总悬浮颗粒物(TSP)日平均0.30 0.322超标任意一次1.00 5.38超标表2 我国西北H市大气质量监测结果表(年日均值)单位:毫克/立方米污染物春夏秋冬均值二氧化硫(S02)0.023 0.013 0.009 0.021 0.0165氮氧化物(NO2)0.042 0.013 0.007 0.02 0.022总悬浮颗粒物(TSP)0.347 0.291 0.211 0.441 0.322(1)描述H市污染物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9分)(2)指出H市超标最严重的污染物,并简述其可能带来的危害。
(6分)龙岩市一级达标学校联盟高中毕业班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C D D B A C A B B D A C 37.(37分)(1)以山地丘陵和平原为主;(2分)东南部地势起伏较大,西北部地势起伏较小;(2分)(东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2分)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小;(2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2分)海岸线较曲折;(2分)(2)纬度较高,冷空气势力强,冬季气温低;(3分)冬季盛行偏北风,经过广阔的海面带来较为丰富的水汽;(3分)受南部丘陵山地的抬升作用,易形成降雪(南部为山地,为冬季风迎风坡)。
(3分)(3)变化:粮食作物和棉花等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比重减少,产值比重下降;蔬菜播种面积比重增加,产值比重上升;2008年蔬菜种植在种植业结构中占优势地位。
(4分,答对其中二点得4分)原因: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政策的支持;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地价上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产值高,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劳动力充足。
(6分,答对其中三点得6分)(4)海洋产业基础好;海洋科技人才多,海洋科研力量强;海域广阔,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曲折,港口优良,水陆交通便利;国内外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经济外向程度高;海洋文化底蕴深厚;社会协作条件好。
(10分,答对其中五点得10分)40.(15分)地理A.【选修2—海洋地理】(1)污染程度较高;(2分)由近海向外海污染程度逐渐减轻。
(2分)自然原因:海湾地区海域较封闭;(1分)由近海向外海,受到海水的扩散、稀释增强,海洋的自净能力增大。
(2分)人为原因: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排放大量污染物进人海洋。
(2分)(2)砂质和淤泥质海岸(2分)滨海旅游;海水养殖;晒盐(写出任意两点得4分)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分布:南部多,北部少;山区多,平原少。
(3分)原因:与北部相比,南部纬度较低,气温高,空气对流作用强;受夏季风影响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山区地势较高,空气受地形抬升作用强,空气对流较平原地区剧烈;山区为众多河流源头,植被多,水汽充沛。
(每点2分,写出任意三点得6分)(2)加强突发性天气的监测预报;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防雷电的技术装备如装避雷针等;雷雨天减少外出并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等。
(每点2分,写出3点得6分)C.【选修6—环境保护】(1)特征:污染物浓度(污染程度)冬春高、夏秋低。
(3分)原因:冬春季节气温低(容易出现逆温),空气对流运动弱,污染物坏不容易扩散;冬春采暖燃煤,排放烟尘和粉尘多;冬春干旱、风大,容易出现扬沙天气。
(每点2分,共6分)(2)总悬浮颗粒物(2分)降低大气能见度,污染大气环境;影响交通和出行;加剧土地荒漠化;影响人体健康等。
(每点2分,答对2点给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