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

第2章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

第2章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
2.1.3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世界性“政府再造”运动
• 20世纪60年代以来政府规制职能缺乏合理的定位、规制权力的自主性 扩大所造成的恶性结果,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广泛而深入的反思。70 年代末期,以放松规制为核心的新行政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运动很快成为全球浪潮。
第2章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
2.2 电子政务与现代行政理念
• 2.2.1 现代行政理念 • 2.2.2 推进电子政务有助于实现现代行政理
念 • 2.2.3 实施电子政务推动行政体制改革
第2章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
2.2.1 现代行政理念
• 1. 法制政府理念 • 2. 责任政府理念 • 3. 透明政府理念 • 4. 效能政府理念 • 5. 服务政府理念 • 6. 诚信政府理念 • 7. 和谐行政理念
第2章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
1. 政府内部自身的改革
• ·人力资源改革; • ·公共服务改革; • ·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 •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管制改革; • ·公共部门危机管理; • ·电子化政府; • ·地方政府治理; • ·其他。
• ·政府运行方式改革; • ·政府管理方式改革; • ·行政技术和方法改革; • ·行政职能改革等。
• 人们通常把从新政到20世纪60年代末被 称为“规制资本主义”时期。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第2章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
• 20世纪60年代对于美国具有特殊意义,也 经历了很多的事情。在国际上,处于长期 的美苏冷战和军事对抗时期,又发生了古 巴核导弹危机等重大事件;在美国国内, 20世纪50年代末涌起的民权运动在60年代 进入高潮,同时由于陷入越南战争,造成 美国国内矛盾的深化和严重的社会动荡, 黑人运动、工人运动、反战运动以及以猫 王、披头士(The Beatles)等为代表的青年 反叛汇集成社会不稳定的力量。
第2章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
4. 效能政府理念
• (1)政府机构人员必须少而精干; • (2)政府行为必须是有效率的——对政府
• 在这一潮流的影响和推动下,“管理” 的观念和方法也开始逐渐注入到行政 问题之中,为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提供 了新的领域和方法,并推动行政学朝 着实证研究的方向发展。
第2章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
2. “新政”时期(1933年—1980年)
• 1929年—1933年,美国经济进入大萧条 时期。1933年,总统上任伊始就开始了 新政:公共行政远离“中立”而靠向 “政治”;政府一反过去“自由放任” 的经济政策,肩负起广泛的社会经济的 管理职能;总统权利不断膨胀,政府的 权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规制机构成了 “无顶头上司的政府的第四部门”。
第2章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
2.1.1 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 行政体制改革包括政府功能的定位、政府组织结 构的设置、行政权力的运行、行政法制的建设以 及行政人员的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 就内容而言,行政体制改革可以简单地分为两部 分:
– 政府内部自身的改革 – 政府在整个社会中的定位。
• 这两部分内容构成了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容逻 辑。
第2章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
2.1.4 各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势
• 1. 公共部门的民营化 • 2. 公共管理的企业化 • 3. 公共服务的市场化 • 4. 公共行政的民主化 • 5. 公共运营的信息化
第2章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
2.1.5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与现状
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年表(1949~2003)
有效和保障消费者利益而对 经济主体设立的一系列认证、 许可、条件、标准等的规则。 社会性规制主要是政府为了 保证社会安全和公民权益而 在相关领域设立的一系列规
于提高公共行政的效率
则。放松规制就是强调市场
• 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以及城市膨胀的 需求又催生了美国的公共行政学。
的作用,给企业和公民更大 的活动空间。
第2章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
Frederick W.Taylor
• 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年—1924年) 在《行政学研究》中提出了创立独立 的行政学学科的构想。
• 费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系统地研 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 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 科学管理。
年份 1949年 1952~1953年 1954年 1955~1956年 1958年底 1959年 1960~1965年 1970年 1971~1975年 1976~1978年 1979~1981年 1982年 1983~1984年 1985~1986年 1988年 1989~1993年 1993年 1998年 2003年
• 1. 美国政府放松规制阶段(—1933年) • 2. “新政”时期(1933年—1980年)
第2章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
1. 美国政府放松规制阶段(—1933年)
• 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爆发了工业革 命,古典管理思想开始萌芽。代表人物— —亚当·斯密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 建立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6 月5日—1790年7月17日)的著作涉及许 多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他论述了分工在 管理上积极作用,并把社会的最大分工描 述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政府 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这种自由主 义经济思想观点为政府的放松规制提供了 理论基础。
第2章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
3. 透明政府理念
• (1)公共利益至上。 • (2)责任:向公民承担更多的责任,有义
务提供客观、可靠、清晰的信息。 • (3)有限例外,最大限度公开:政府信息
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 • (4)便利:为公众提供方便。 • (5)成本:尽量减少收费。 • (6)保护检举者。
• 1978年,卡特(Jimmy Carter)政府开始实施《文官制度改革法案》。 • 1979年撒切尔夫人(Margared Thatcher)上台执政,并推行西欧最
激进的政府改革计划,成了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的先驱。 • 1981年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
• (3)司法审查。司法审查要求行政从属于法,即行政不 得违法、政府的侵权行为要受法律的追究。它的两个基本 点是法律至上和法律保留。
第2章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
2. 责任政府理念
• (1)道德责任。道德责任也称伦理责任,是指公共行政组织及其公务 人员在行使权力管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道 德规范与承担的道德责任。
变化状况 政务院初具规模 第一次机构改革,机构增加 国务院成立,机构增加 国务院扩充机构; 第二次机构改革,机构减
第三次机构改革,收回权力 权力大下放 动乱中恢复 增加机构 机构大膨胀 第四次机构改革,机构减 再度膨胀 继续膨胀 第五次机构改革 再度膨胀 第六次机构改革 第七次机构改革
机构数量(个) 35 42 64 81 68个机构 60个机构(39个部委,21个直属和办事机构) 机构79个,精简干部81万; 机构32个(其中13个部队管理) 机构52个 机构达76个 达到100个; 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61个 机构65个; 机构达到72个 66个部、委局 机构达86个 59个机构->40个机构 29个机构 除办公厅外,由28部门组成
第2章电子政务与现代政 府
2020/11/25
第2章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
2.1 世界各国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状况
• 2.1.1 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 2.1.2 美国历史上的政府行政职能变革 • 2.1.3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世界性“政府再造”运
动 • 2.1.4 各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势 • 2.1.5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与现状
制性行为。规制分为政府内
飓风。这场灾难用六千人的生命唤
部管理规制和政府外部管理
醒了人们对公共利益的进一步关注
规制。外部管理规制又有经
和对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视。
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之分。
“最好的政府,最大服务”逐渐成
经济性规制主要是政府为确
为各国政府的行政指导思想。
保市场公平竞争、资源配置
• 为了进行灾后重建,市政府采用了 城市经理制——城市委员会的形式, 形成一个专家管理的机制。城市委 员会作为19世纪末行政改革的延续, 大大减少了政党的政治色彩,进一 步使行政-政治分离,同时也有助
• (2)从职能的属性看:统治职能、保卫职能、管 理职能、服务职能等。
• (3)从职能的性质看:行政立法职能、行政司法 职能、行政检察职能等。
• (4)从职能的过程和作用方式看:计划职能、指 导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沟通职能、监管 职能等。
第2章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
2.1.2 美国历史上的政府行政职能变革
第2章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
1. 法制政府理念
• (1)权利本位。权利本位是一种法制政府价值观。它认 为,人民的权利不是来自法律,也不是来自国家,而是一 种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因此,对于公民而言,“法不禁 止即自由”,即法律不明文限制的行为,公民就可以自由 地进行。
• (2)依法行政。法制政府要求政府行为按照“法未允许 即禁止”的原则进行,即政府权力的组织与运行都要受法 律的制约,一切行政活动必须受法律约束;一切行政权利 都应当是有限的,越权无效;行政行为的实施过程应当遵 循法定的、合理的方式、方法和步骤。
日)当选美国总统并尝试大规模削减政府机构人员规模、收缩职能、 压缩开支、倡导公共部门私有化。 • 在这场行政改革大潮中先继出场的还有,新西兰的公共部门管理改革、 澳大利亚的“财政管理改进计划”、日本的“小政府”、奥地利的 “行政管理计划”、丹麦的“公营部门现代化计划”、法国的“革新 公共行政计划”、希腊的“行政现代化计划”、葡萄牙的“公共选择 计划”等。如果说上面所列的主要都是些发达国家的行政改革的话, 发展中国家实行行政改革的也为数不少,马来西亚、南非、纳米比亚、 加纳、智利和加勒比海诸国等都步入了行政改革的行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