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与当代价值观
摘要:当前,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地位显而易见。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日趋多样化以及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新形势下,思想文化呈多元化态势:有历史的和现实的,有外来的和本土的,有进步的和落后的,有积极的和颓废的。
这种交织直接冲击着当代人的思想意识,造成社会上的信仰危机现象,进而影响着当代人们价值观及社会价值体系的形成。
如何有效地利用中华传统美德处理好这一问题,这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对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特别重大。
关键词:儒家思想;诚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一、引言
康德有句名言: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深深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在报刊、电视等传媒抑或现实中看到、碰到这样的事情:有人发生危难,人们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麻木曾让多少人心冷至极。
在你求助的眼眸里,看到的却是麻木与无谓,在你对自身的损失感到痛心时,却也为许多人灵魂的凋敝感到悲哀。
也曾看过这样的报道,有人在车上当众受辱,虽然车上看客如云,却没有一个人能挺身而出,听着那撕心裂肺的救命声渐行渐弱&&是啊,面对恶行,三个人用言语表现出来的勇敢,胜过一个人用行动表现出来的勇敢;三个人用行动表现出来的勇敢,胜过一个人用生命表现出来的勇敢──有些悲剧的深刻意义,不在于一个勇敢者的生命死了,而在于更多人的灵魂死了。
就中国而言,我们今天看到的某些人道德感的麻木,固然有着当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的复杂背景,但从个体行为的心理过程到表现形式,都是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弃绝。
拔一毫利于天下而不为,见危不救,见困不扶,这样的表现,即使有千万个理由,难道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人们都有趋利避害之心,我们难以苛责面对危险的普通人;但是,我们同样难以容忍个体完全非道**的趋避对人类共同生活准则的破坏,因为:每一次这样的选择不是没有结果的,这结果就是──对内,麻木了自己的道德感;对外,纵容了邪恶势力。
二、中国传统美德的形成、发展与基本内涵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思想中,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儒家传统道德,在人民的思想观念中影响深远,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带动了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与发展
首先,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提出了礼、义、廉、耻四个道德要素。
管子对这四个要素非常看重,称四维张则君令行,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意思是说,这四大道德要素如果能够弘扬,君主的政令就能够畅通,反之国家就要灭亡,从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强调了这四大道德要素之重要。
何谓四维?管子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把仁、义、礼、智、信五大道德要素整合在一起加以全面阐述和规范的,是汉代的董仲舒。
他说仁谊礼智信,五常之道,要在世间推行,以此教育民众,改变民间陋习,形成良好的民风。
文中的谊即义。
《汉书董仲舒传》写道夫仁谊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
王者修饬,故受天之晁,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仁义礼智信这个五常之道,即五大道德要素。
官方把仁义礼智信明确为整个国家要
提倡和遵循的道德纲领,是在汉建初四年(公元79年)的白虎观会议以后。
中国共产党人传承文明,开拓未来,对古代思想文化进行了批判继承。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高瞻远瞩的提出了培养千百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任务。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把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概括为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江泽民也提出了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相结合的思想。
胡锦涛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是新时期道德观的集中体现,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
仁、义、礼、智、信、廉、耻、孝、温、良、恭、俭、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带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口头传承到文字记载,内容博大而精深。
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心态,即仁爱之心,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互相尊重和互相爱护的情感,是世间万物共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一种道德规范。
义,是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气节,即正义之气,是超越自我、正视现实、仗义公道的做人态度。
义的原义是指人的仪表,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对亲密友谊、对美好善良的追求。
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是仁、义、礼、智、信五大要素,通常简化成仁义道德,可见,在这五大要素里最重要的是仁和义两德,是最核心、最基本的两大要素。
礼,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这样的规矩,即礼仪之规,建立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的一种标准和规则。
中国人向来把礼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礼仪之邦来表明我们是文明的,不讲礼仪是不文明的。
由此可见,礼在中华传统美德中有着重要位置。
智,是指辨是非、明善恶和知己识人这样的能力,即智谋之力。
智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要素之一,很早就出现在文字记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