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概念和原理的学习

第八章 概念和原理的学习


第一节 概念的学习和教学
概念一般是有层次结构、相互联 系的,例如,郁金香这一概念指 某一类特定的花,是花这一概念 的一个例子,而花又是植物这一 概念的例子,植物又是生物这一 概念的例子。事实上各种概念都 是以一种相当复杂的方式联系在 一起的。
第一节 概念的学习和教学
概念有助于人将大量的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 单位,从而大大简化了人的思维过程。我们 可以不必为所遇到的每一样新事物命名和归 类。我们通常把它们归入已有的类别中去。 例如,自然界存在750万种可分辨的颜色, 我们只需将它们归入有限的几十种颜色,就 能相当好地整理这种多样性。如果不能形成 概念,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将是混沌一片、毫 不相关的经验,无法对事物归类。没有用于 思考相似事物的符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 将是不可能的
第一节 概念的学习和教学
(三)概念的种类 1.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 这是维果斯基提出的。日常概念又称
前科学概念,它是没经过专门的教学, 而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 经验而掌握的概念。比如,蜜蜂是鸟, 鸭不是鸟,树不是活的,月亮是活的; 科学概念则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揭示 概念的内涵而形成的概念。
第一节 概念的学习和教学
一、概念的意义和结构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人脑反应事物本质的一种
思维方式,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 位。 概念是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 映。
第一节 概念的学习和教学
概念内涵和外延各有差异。有些 概念内涵小、外延大,也就是说, 概念的成员享有少量的共同属性, 但包括大量的成员,如动物、植 物等。有些概念内涵大、外延小, 也就是说,概念的成员享有大量 的共同属性,但包括少量的成员, 如麻雀、郁金香等。
第一节 概念的学习和教学
2.难下定义的概念(ill-defined)与 易下定义的概念(well-defined)
这是由赫尔斯(S.H.Hulse)提出的。 易下定义的概念是关键特征明显,易 用某种规则揭示出来的概念,如三角 形。难下定义的概念是关键特征不明 显,不易用某种规则揭示出来的概念, 如书、家具、游戏、智力等。
第一节 概念的学习和教学
罗素(英国数学家,1872~1970) 说“不知要经过多少年,人类才 发现一对锦鸡和两天同含一个数 字二。”抽象实在是太难了
第一节 概念的学习和教学
(二)概念的结构 1.特征表说 概念是由定义特征和概念规则两个因素构成
的。定义特征是概念的实例共同具有的特征。 所谓概念规则是指一些定义特征之间的关系 或整合这些定义特征的规则。概念规则有肯 定、否定、合取、析取等。肯定是指概念中 具有某种特征,这类概念叫肯定概念,如 “正义战争”。否定是指概念中不具有某种 特征,这类概念叫否定概念,如“非正义战 争”。合取是指概念中的每个特征必须同时 具备,这类概念叫合取概念,如“毛笔”。
第一节 概念的学习和教学
2.原型说 近年来,特征表说受到了挑战,有些概念具
有明确的定义特征,如等边三角形。但大多 数概念,如聚会(party),其定义特征是什 么,我们可能很难定义。但我们确实知道聚 会是什么样的。这是因为我们头脑中存有 “聚会”的原型(Prototype)。 原型说认为,概念是由原型和类别成员代表 性的程度这两个因素构成的。所谓原型,就 是某一类别的最佳实例。我们主要是通过最 能说明概念的一个实例来理解概念的。
一类事物共同的关键属性,也就 是说,使符号代表一类事物而不 是特殊的事物。儿童获得概念的 两种基本形式是概念的形成和概 念的同化。
第一节 概念的学习和教学
1.概念形成 由于概念在我们生活中使用极广,对思维过程尤为重要,因此,
许多心理学家都在研究这样一个问题:概念是怎样形成的。比较 经典的研究有赫尔(C.I.Hall,1920)首创的人工概念的研究。他 提出了联想理论,试图根据强化反应的原理来解释概念的形成。 如果学生能够正确地识别出某个概念的一个例子,就给予强化, 告诉他是对的,如果学生对刺激识别错了,则告诉他错了,这样, 学生就不会形成错误的联结。通过一系列尝试,正确的反应与适 当的刺激就联结起来了,因而,学生的概念也就形成了。后来, 布鲁纳等人提出了假设检验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在概念形成过 程中,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消极地等待各种刺激的出现以形成联 想,而是积极地、主动地去探究这一概念,通过一系列的假设- 检验来发现这一概念。学生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还会采取各种 策略,以求加快发现这一概念的过程。后来,莱维恩(M.Levine) 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由于这些理论是以人工概念的研究为基 础的,认知心理学家罗斯(E.Rosch)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概 念的特点,提出了范例理论(example theory)。比如,桌子不是 用颜色、形状、大小特征的人为的组合就可以描述出来的。事实 上,这些概念是很难界说的,往往用具体的范例来代表概念。最 典型的范例称作原型。这些理论对实际的概念教学都具有一定的 指导意义。
第一节 概念的学习和教学
3.初级(primary)概念和二级 (secondary)概念
这是奥苏贝尔提出的。关键特征 可以从概念的正反例子,通过分 析概括揭示出来的概念是初级概 念。而二级概念则不经过观察概 念的正反例子,直接用定义的形 式揭示出来。如等腰三角形等。
第一节 概念的学习和教学
二、概念的获得和运用 (一)概念的获得 概念的获得,实质上就是要理解
第八章 概念和原理的学习
第一节 概念的学习和教学 一、概念的意义和结构 (一)什么是概念 (二)概念的结构 (三)概念的种类 二、概念的获得和运用 (一)概念的获得 (二)概念的运用 三、概念的学习和教学 第二节 原理的学习 一、什么是原理的学习 (一)定义 (二)原理学习的意义 二、原理教学的几点建议
第一节 概念的学习和教学
一、概念的意义和结构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就是代表一类享有共同特性的人、 物体、事件或观念的符号。例如“学 生”就是一个概念,因为“学生”这 个词表示许许多多都具有某些共同属 性的一类人-所有学习某一课程的人。 他们可能是老的少的、校内或校外的; 他们可能学习计算机或跳交谊舞,但 他们统属于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