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ppt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ppt课件(人教版)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1)政治准备: 1、准备(背景): 召开国民党第一全国代表大会,接受共产党反帝反 封建的主张,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国民革命 运动。
(2)军事准备:
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建立黄埔军校,培 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创建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中国近代前期各阶级救国方案有哪些?教训是什么?
阶级 地主 阶级 农民 阶级 运动 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 义和团 方案(主张) 自强、求富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扶清灭洋” 教训、启示 维护清朝 封建统治
农民阶级受阶级和时代 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 革命取得胜利
资产 阶级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君主立宪,发展资本 主义,变法图强
2、时间: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3、目标: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4、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5、主要战场: 6、英雄部队:
湖南、湖北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6、重要战役及经过:
贺胜桥、汀泗桥、武昌战役 (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在江西歼灭孙传芳主力。 攻占南京、浙江、上海。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党代表
廖仲恺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共和国10大元帅:陈毅、徐向前、聂荣臻、 叶剑英、林彪曾是黄埔军校的教官或学生。 中国共产党的许多理论家、活动家都曾来 校演讲授课:毛泽东、刘少奇、张太雷、 邓中夏、苏兆征、彭湃等。
Hale Waihona Puke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从1924年5月至1927年 7月,黄埔军校招收了 六期学生共2万多人。 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 批著名将领和军事人 才。
校长
蒋介石
人 物 扫 描
周恩来(1898-1976年)字翔 宇,笔名恩来。生于江苏淮安。 1913年在天津南开中学就读。 1917年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 1919年五四运动时回到天津, 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参加共 产党。1924年11月任黄埔军校 政治部主任。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人 物 扫 描
廖仲恺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成为孙中山开展革命活动的得力 助手。积极推动国民党改组工作, 不久以大本营秘书长身份协助筹 办黄埔军校事宜。5月就任黄埔 军校党代表。1925年任广州国民 政府委员兼军事委员会委员、国 民革命军党代表,同年8月20日 被刺身亡。
孙中山
人 物 扫 描
蒋介石(1887-1975年),又名中正, 字介石。早年就读保定军官学校。 1908年到日本振武军校学习。 1911年回国。1913年加入中华革 命党。1917年奉孙中山命主持东 南各省的党务和军事。1922年到 永丰舰随侍孙中山。1924年国民 党改组后,任黄埔军官学校校长。
3、创办黄埔军校 建立时间: 1924年5月 地点: 广州黄埔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校长蒋介石、政 领导人: 治部主任周恩来 创办者: 国民党(孙中山) 作用: 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的建立军
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孙中山说:中国革命之所以迟迟不能成功的原因, 就是没有真正的革命武装队伍;开这个军官学校, 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 的危亡! 诸位已看到校门上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请诸 位谨记!
贪 生 畏 死 勿 入 斯 门
革命者来
升 官 发 财 请 往 他 处
人 物 扫 描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 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 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 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 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 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 《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 张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 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总理遗嘱 黄埔军校创始人
500 400 300 200 100 代表人数 全国党员数 0 一大 二大 三大
(2)共产党成立初期力量弱小, 需要寻求盟友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国民党“一大”旧址位于文明路215号的钟楼礼堂。原为 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礼堂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孙中山与代表步出国民党“一大”会场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三民主义”,推翻清政府,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 国行不通
资产阶级中国方案在中 国行不通
孙中山(创建者)
蒋介石(校长)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1、中共三大的召开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 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 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时间: 1924年1月20日 地点: 广州
内容: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作用: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 合作的实现。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1)孙中山领导的多次反对北洋军阀统治运 二大规定:中共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现 动均告失败 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打倒军阀,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党的最低纲领,也 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的民 主革命纲领。
叶挺像(1896~1946年)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周恩来 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 义
上海工人纠察队庆祝 武装起义胜利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国民革命歌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 齐欢唱,齐欢唱!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 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 • 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7、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农民协会组织发展壮大。
1926.10至1927.3,上海工人阶级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人 物 扫 描
叶挺(1896-1946年)广东惠阳 人。就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1922年他任孙中山卫队团的营 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任正在组建的第12师第 34团即后来的独立团任团长。 在北伐战场上,他率领的独立 团发挥了尖刀作用,所向披靡, 攻无不克,第四军也因此获得 “铁军”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