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五课北伐战争用

第十五课北伐战争用


四· 一二政变时反动军队杀害共产党人
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4月 13日中午,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两次反革命政变比较表
名称 时间 地点 罪魁 祸首 后果
“四· 一二”反 1927.4.12 革命政变 “七· 一五”反 1927.7.15 革命政变
南京国民政府旧址
后来,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开始了国民党 对中国的统治。 图为当时的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自学检测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时间( 1927年4月 ) 2、地点( 南京 ) 3、人物( 蒋介石 ) 4、性质:代表(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的利益 对外( 投靠帝国主义 ) 对内( 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
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理论
(一)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前途作出错误的判断
(革命 的前途“自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这是他犯下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思 想根源和理论基础。)
(二)否认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三)低估了农民的革命性和革命要求 (四)过高地估计了资产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中共党内的右倾和“左”倾错误,各自从自己的 理论出发,右倾错误只注意国共合作,而“左”倾错 误只注意工人运动,但两者都忘记了广大的农民阶级。

国共两党实现 第一次合作 )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 办黄埔军校?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 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黄埔军校与旧式军 校相比,有什么主要特 点?
政治课程与军事课程并重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广州成立,将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正式北伐。图为誓师大会, 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第15课
北伐战争
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 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 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 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 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 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 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 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 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 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 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在这一时 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 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孙中山: 革命主义未行, 革命目的未达, 仅有民国之名, 而无民国之实。 共产党: 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 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是比 较革命的民主派,是首先考虑的对象。
3大战场
江 安 苏 安 南京 上海 徽 徽 武昌 湖北 浙江 浙江 江 南昌 长沙 湖南 福 西 福建 建
桂林 桂林
河 郑县 南
广州 广州
北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3场主要战役
武昌群众欢迎北伐军进城
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叶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新四 军领导人,军事家。立志走军事救国的道路, 先后就读于广东陆军小学、湖北陆军第二预 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1922年陈炯明叛变, 与叛军激战竟日,掩护孙中山等脱险。 1924年被派赴苏联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叶挺独立团,1925年11月21日在广东 肇庆成立,1926年1月,正式改为国民革命 军第四军独立团。以叶挺为团长的国民革命 军第四军独立团,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由中 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一支革命武装。在北伐 战争中,率先从广东出发,首战碌田,长驱 醴陵,力克平江,直入中伙铺,奇袭汀泗桥, 大战贺胜桥,攻占武昌城,所向披靡,立下 了赫赫战功,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部队 赢得了“铁军”称号。团长叶挺也被誉为 “北伐名将”。
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的誓词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吴佩孚
张作霖
孙传芳
军阀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控制地区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 东、察哈尔和直隶
兵力
20万 20万 35万
张 作 霖
兵力35万

B
8.北伐战争的先锋队伍是( A) A.叶挺独立团 B.北伐军中的东路军 C.北伐军中的西路军 D.国民革命军
9、蒋介石发动的一场反革命政 变名称叫( B ) A、“五卅惨案”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D、“二七”惨案
10、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是历史事件是:( C ) A、孙中山逝世 B、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1、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2、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3、北伐军英勇作战,共产党员、共青团 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4、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是正义战争。
自学检测二:北伐战争

1、北伐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 2、主要对象(吴佩孚 )(孙传芳 )( 张作霖 ) 3、主要战场( 湖南 )( 湖北 ) 贺胜桥 )(攻克武昌 4、 重要战役( 汀泗桥)( ) 5、北伐先锋(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 6、北伐名将( 叶挺 ) 7、胜利进军: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 ( 珠江流域 )打到(长江流域 ),声势震动全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
朱德 林彪 (四期) 贺龙 罗荣桓 聂荣臻(秘书兼 政治教官)

彭德怀 刘伯承 陈毅 (六期) 徐向前(一期) 叶剑英
自学检测一:黄埔军校
1、建立背景:1924年( 2、时间( 1924年 );地点(广州黄埔) 3、全称(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 周恩来 4、校长(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 ) 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 5、作用:黄埔军校培养了( 为( 建立国民革命军 )奠定了基础。
叶挺像(1896~1946年)
先 烈 精 神 永 世 崇 。
遗 容 遗 物 见 遗 风 , 北伐先锋纪念馆
假如你也是当时独立团的一名 战士,你会怎么做?
现在虽是和平时代,但国际环 境复杂,战争阴影仍存在,我们又 应该为祖国做些什么呢?
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因素有哪些
(可从这些方面考虑:国共合作、方针正确、将士奋勇、工农支持)
D

A、吴佩孚
C、张作霖
B、孙传芳
D、袁世凯
总结检测

4、北伐的主要战场是( A、湖南、湖北
A)
B、广东、广西
C、湖南、广东
D、湖北、广东
总结检测

5、北伐战争的目的是(
A

A、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C、同冯玉祥的国民军相呼应
D、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总结检测

6、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其政权性质是( )
D

A、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
B、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C、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总结检测
7、(2005,山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 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革 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武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创办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上海
蒋介石
武汉
汪精卫
国共合作破 裂,轰轰烈 烈的大革命 失败 (原因?)
国民革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从客观上来看:一是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二是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采取突然袭击。 从主观上来看:年幼的共产党员缺乏斗争经验,以 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 权。
C、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
D、吴佩孚主力被消灭
10、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有: ( ) 国民党右派叛变,反革命力量强大 陈独 秀排斥了毛泽东对党和红军的领导 北伐战 争的指挥权被蒋介石篡夺 ④共产党缺乏斗争 经验,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
A、①

B、 ① ④ D、 ④
C、
蒋介石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材料
材料一: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突然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当天凌晨,早已准备好的全副武装的青红帮向分驻上海总工会的 工人纠察队袭击。工人纠察队立刻奋起抵抗。13日上午,上海工 人和市民召开10万人的群众大会,会后整队游行,要求释放被捕 工友,交还纠察队被缴枪械。队伍进行到宝山路时,第二十六军 突然从埋伏处冲出,用枪向密集的人扫射,当场打死100多人, 受伤者不计其数。
材料二:当蒋介石在紧锣密鼓地采取措施准备镇压共产党人之 际,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对此却没有足够的重视。而 且在3月下旬,陈独秀致信中共上海区委,提出要缓和反蒋,4 月5日,陈独秀和刚从海外归国的汪精卫发表联合宣言,把“国 民党,将压迫工人与工人纠察队”说成是“谣言”要求大家“不要 相信任何谣言”。这个宣言的发表,使一部分共产党员放松了警 惕,误以为局势已经缓和下来。
北京
黑 吉 辽
直 隶
山东
河南
安 江苏
上海
湖北
湖 南 广西

西

浙江 福建
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
孙 传 芳
广东
吴佩孚
兵力20万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兵力20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汉口
我来试一试
╳武昌 汉阳 ╳
贺胜桥
黑 吉 辽
北京
3个北伐对象

汀泗桥 直 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