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上重要事件和人物

中国历史上重要事件和人物

国、统一中国 (2)加强中央集权制
汉武帝 颁布“推恩令” 加强监察制度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统 一车轨、修建驰道 北击匈奴筑长城, 南伐越族修灵渠。 统一文字、 统一思想
减免租赋,减少 力役
北击匈奴、出使西域、 经营西南地区
民族
文化思想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相同点
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制、都加强了对思想的控制、都 派兵北击匈奴都是杰出的皇帝,英武果断,敢于创新.
孟子
老子
《孟子》
《道德经》
庄子
墨子
《庄子》
《墨子》
韩非子
孙武
《韩非子》
《孙子兵法》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 受到统治者的青睐
孙膑
《孙膑兵法》
联系当时的社会形势,想一想,为什么法 家思想会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 贵族,强化国君专制权力;同时,为了应付 战争,统治者向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兵役 徭役,阶级矛盾激化。法家主张严刑峻法, 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当时社会形势需要,自 然受到青睐。而儒、道、墨主张保守与温和、 故而当时不被重视。
1、提高了行政效率 2、分工明确相互合作 3、相互牵制 4、改善并加强了秦代 以来的中央集权
执行诏令 主审核 草拟诏令
土木工程 审判刑罚
军事警备
祭祀教育
户籍教育
选择官员
三省六部制较之以前的行政系统有什么进步性?
科 举 考 试
科举考试有什么作 用? 为人才创造相对平 等的竞争机会 唐太宗说:“通过 科举考试后,天下英 雄,都在我的掌握之 中。”
3、秦始皇统治时期开凿的“灵渠”主要连接( ) A、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 B、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 C、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 D、淮河和黄河两大水系 4、汉武帝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专 门教育儒学经典的 ( ) ,从此儒学思想 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A、官学 B、府学 C、太学 D、小学
政治
经济 民族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 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 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
1、假如你生活在秦朝,你使用的货币最有可能是 ( )
A
B
C
D
2、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始建于秦朝。秦朝 修万里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显示秦朝的强大国力 B、供后人欣赏和游览 C、防止匈奴的进攻 D、举行宗教仪式
西通西域
经营南方
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滇王之印)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观点
•皇帝代表天统治人民-------君权神授 •人民要服从皇帝,诸侯要听命于皇帝
董 仲 舒
举措
•在长安设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
在地方上设立官学
儒家思想
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
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该如何评价 ?
从当时政治统治角度看: 有利 于皇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7.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励精图治,善于纳谏,并最终开创 “贞观之治”局面的帝王是 (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8.在三省六部制中,下辖六部,负责政令的执行的是 (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刑部 9.下列唐太宗的名言中,和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的 主张比较接近的是( ) A.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C. “天下英雄,都在我的掌握中” 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伊”
建,防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
统一文字
(马)
(安)
隶 书 影响:
小 篆
(马) (安)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统一思想
影响:
焚书坑儒
一方面巩固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另 一方面也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体现 了秦始皇的暴政,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非刘姓子弟封王,天下共诛之
从诏书中反映出刘邦要 采取什么措施? 刘邦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是什么? 刘邦实行的分封制有没有 给国家统治带来不利?
5、下述历史重大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的是 ( ) A.周朝建立 B.战国开始 C.商鞅开始实行变法 D.秦王赢政统一中国 6、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汉代汉武帝为了 巩固大一统,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 ( ) A. 鼓励推荐人才 B.颁布“推恩令”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主张辨证思想
假如你怕东西多,钱财多,那你就少存东西, 少积钱财;假如你怕有了荣誉会招来屈辱,你 就干脆不要名誉;假如你怕强大了会招致死亡, 那你就不要强大,甘居落后。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 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诸侯国君彼此相爱,就不会发生 兼并战争。大夫、卿、士彼此相爱, 就不会互相攻击残杀。”
庄子
墨子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
韩非子
孙武
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 利
“兼爱” 攻”
“非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事备而后动”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孙膑
学派 代表人物 儒 家 道 家 墨家 法家 兵 家 孔子
代表著作 《论语》
历史地位
在汉武帝的推崇下,儒 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 会的正统思想
10、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 雪》中有“唐宗宋祖” 之句,“唐宗”指的是( ) A.唐太宗B.唐玄宗C.唐高祖 D.唐高宗 1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视之如一”语 出( ) A、汉武帝 B、明太祖 C、唐太宗 D、宋太宗
12、 当前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生动 刻画了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繁 华景象。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 A.唐太宗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 B.唐太宗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C.唐太宗沿袭和完善了国家政治体制 D.唐太宗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13、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 A、树立秦的形象 B、加强思想控制 C、限制人们的言论 D、限制儒学传播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写道:“惜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 骚”,其中秦皇、汉武在巩固统治与统一 A ) 上的相似之处有( (1)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制 (2)都加强了 对思想的控制 (3)都派兵北击匈奴 (4)都派人出使国外,加强与各国的经济 文化交流 A、(1)(2)(3) B、 (2)(3)(4) C、(1)(3)(4) D 、(1)(2)(4)
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赢得各少数民族的爱 戴,民族关系融合
定都咸阳
前221年

秦的统 一,结束了 春秋战国以 来诸侯割据 的分裂局面, 为我国统一 多民族国家 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符 合历史发展 的要求和人 民的愿望。
①自称“始皇帝”
②中央设三公
丞相 (政事) 太尉 (军事)
御史大夫(监督百官)
专题二、我们传承的文明
三、历史上重要事件和人物
考试条目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主要主张 a 八(上)P76-78 •说明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b 八(上)P78—81 84—87 91—93 •说明英国和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b 八(下) P26—32 •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主要史实 a 八 (下)P88-90
秦始皇统一六国,征越族,击匈奴,结束 了长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建立起疆 域辽阔、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顺应了历 史的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不 愧为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但他统治残暴,焚书坑儒,滥用刑法,修 建豪华的宫殿、陵墓,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 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又是历史上少有 的暴君。
核心思想:主张兼爱,非攻;主要派别:墨家,代表人 物:墨子
借鉴意义:要热爱和平,放弃战争,关心民众疾苦
2、说明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的主要活动 及其影响 b 八(上)P78—81 84—87 91—93
秦始皇
汉武帝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并称:秦皇汉武。
秦始皇
汉武帝
政治
经济 民族 文化思想
③地方推行郡县制
影响:
郡守 县令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加强皇权,但同 时也导致了君主专制。
统一货币
楚贝币
韩赵魏布币
齐刀币
圆形方孔钱
统一度量衡
秦度 秦衡 秦量
影响:
促进了各地的经济的交流。
南伐 越族修灵渠,北击 匈奴 筑长城
辽东 临洮
珠 江
灵渠
长 江
影响: 灵渠的开通成为后世沟通南北水路的重要通道;长城的修
学派 代表人物 儒 家 道 家 墨家 法家 兵 家 孔子
历史时期 春秋时期
主要思想
“仁”;“以德教化人民…”(治国思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思想
“仁政” 想) “民贵” “君轻”(治国思
孟子
老子
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
朴素辨证思想(一切事物都有 对立面) “无为” ,要求人们顺应自然
“富贵……”(道德准则)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秋一 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 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你是如何看待秦始皇的?
史家之言
我们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应该 从全面来看问题,应该从他的大节 上来权其轻重,特别要看他对于当 时的人民有无贡献,对于我们整个 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有无贡献 。 ——郭沫若
如何评价秦始皇?
(1)请为材料一中的图片写一个简介(提示:包括时间、人物及其事迹)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主张仁。提出有 教无类,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2)材料二中两段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一思想的代表派别 和代表人物是谁?你认为这一思想对当今世界有何借鉴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