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外国)

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外国)

③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④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盛世局面:
文景之治
汉文帝、汉景帝
光武中兴
汉武帝
贞观之治
唐太宗
开元盛世
唐玄宗
康乾盛世
康熙、乾隆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蒙古)、清朝(满族)
经济重心南移
三国
基础
(北民南迁)
唐朝后期
开始
(隋朝大运河)
南宋
完成
(苏湖熟,天下足)
影响
对策
德意日,简历法西斯专政,发动对外战争(二战)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比较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历时4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历时6年)
抗日战争(1937-1945,历时8年)
双方
同盟国VS协约国(胜)
(德国、奥匈帝国)(英法俄)
法西斯国家VS反法西斯国家(胜)
中国收复台湾
创立了——联合国;
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巨大力量,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共同
都发生在20世纪上半期;都由帝国主义国家发动的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
工业文明的科技发明被用于战争;中国都参战
有关抗日战争详细内容参考考点34
启示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应把科技运用于造福人类,推动社会发展②不忘历史,珍惜和平
1776年7·4,通过《独立宣言》(建国)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转折点)
1781年,打败英军1783年,承认独立
1787年宪法,确立共和政体
第一次起义: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开始),
(7月14国庆)之后颁布《人权宣言》
第二次起义:1792年,处死路易十六国王,建立共和国
第三次起义:1793年,大革命达到顶峰观点杰出人源自是历史的推动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判断
分析
A、都是为了推翻封建王朝统治B、都曾建立过君主立宪政体C、都由资产阶级领导D、都曾抗击过外来武装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特点
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
实质
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表现
工厂、银行倒闭,工人失业,
注意
(美国→资本主义国家)(非第一次,1825英国)



比较项目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时间
1640-1689
1775-1783
1789-
导火线
苏格兰起义
波士顿倾茶事件
三级会议的召开
过程
1640年议会要求限制王权;
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
1688年,光荣革命,
1689年,《权利法案》
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序幕)
革命特点
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重要人物
克伦威尔
华盛顿(历史上第一位总统)
罗伯斯庇尔、拿破仑
重要文件
《权利法案》(限制王权)
《独立宣言》(宣布美国独立)
《人权宣言》(天赋人权,人人平等……)
政体
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
共和政体(三权分立)
共和政体(三权分立)
分裂时期:春秋战国、魏蜀吴三国鼎立、南北朝对峙、宋辽金西夏分立
结束分裂:秦朝、西晋、隋朝、元朝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春秋魏十六国北朝五代
夏→商→西周→→秦→西汉→东汉→蜀→西晋→→→隋→唐→→→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战国吴战国南朝十国
(德、意、日)(苏、美、英、法等)
日本VS中国(胜)
起因
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法西斯国家为摆脱经济危机,发动对外侵略战争
日本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发动侵华战争
武器
飞机、坦克等大规模杀伤武器
原子弹
战役
凡尔登战役(最惨烈的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转折点)
台儿庄战役
灾难
参战国30个左右,卷入人口15亿,死伤3000万
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卷入人口20亿以上,死亡6000万。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实行南京大屠杀,对重要城市轰炸封锁,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性质
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
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正义与邪恶的战争
日本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影响
召开巴黎和会,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历史意义
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为英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外部障碍
结束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充分显示人民群众伟大力量;最终确立共和政体
共同
都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受阻,资产阶级为掌握政权、发展资本主义而发动革命(革命原因),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领导阶级),人民群众在革命中都起了主力军作用(革命动力),最终取得了胜利,掌握了政权,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