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跟踪检测(七十八) 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提能课)

课堂跟踪检测(七十八) 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提能课)

课堂跟踪检测(七十八) 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提能课)
1.(2017·成都外国语学校月考)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组同学先测出
悬点到摆球球心的距离L ,然后从摆球某次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用秒
表测出之后摆球第n 次经过最低点共用时t 。

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
________。

(用所测物理量表示)
(2)在测量摆长后,测量周期时,摆球振动过程中悬点O 处摆线的固定出现
松动,摆长略微变长,这将会导致所测重力加速度的数值________。

(选填“偏
大” “偏小”或“不变”)
解析:(1)由题意,T =2t n ,根据T =2πL g ,得g =π2n 2L
t 2。

(2)摆长变长,会导致周期变大,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偏小。

答案:(1)π2n 2L t
2 (2)偏小 2.有两个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大和南大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利用先进的DIS 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 与摆长L 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了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 2-L 图像,如图甲所示。

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__(选填“A ”或“B ”)。

另外,在南大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两种单摆的振
动图像(如图乙),由图可知,两单摆摆长之比L A L B
=________。

解析:由T =2πL g 得,T 2=4π
2g L ,根据题图甲可知4π2g A >4π2g B ,即g A <g B ,因为北大更靠
近北极,其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更大些,所以应选B ;根据题图甲可知g A g B
=g A 4π2·4π2g B =k B k A =89,由题图乙可得T A T B =32,由T 2=4π2g L 得,L A L B =T A 2g A T B 2g B
=2。

答案:B 2
3.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用游标尺上有10的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可读出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cm 。

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线长,通过计算得到摆长L 。

(2)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

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1,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60时秒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单摆的周期是T=________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的数值后,画出T2-L图线如图丙,此图线斜率k与重力加速度g的关系是__________。

解析:(1)摆球的直径为d=20 mm+6×1
10mm=20.6 mm=2.06 cm。

(2)秒表的读数为t=60 s+7.4 s=67.4 s,根据题意t=60-1
2T=
59
2T,
所以周期T=2t
59≈2.28 s。

(3)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L
g,可得
T2
L=
4π2
g=k(常数),故k=
4π2
g。

答案:(1)2.06(2)2.28(3)k=4π2 g
4.(2017·金华质检)(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的操作如图甲、乙所示。

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实验时,若摆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摆动,为了将人工记录振动次数改为自动记录振动次数,在摆球运动的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阻,如图丙所示。

光敏电阻与某一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如图丁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____________。

若保持悬点到小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小球直径2倍的另一小球进行实验,则该单摆的周期将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图丁中的Δt将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解析:(1)游标卡尺应该用两外测量爪对齐的地方测量,正确的是图乙。

(2)一个周期内小球应该两次经过最低点,使光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故周期为t1+
2t0-t1=2t0;小球的直径变大后,摆长变长,根据T=2π l
g可知,周期变大;每次经过
最低点时小球的挡光的时间变长,即Δt变大。

答案:(1)乙(2)2t0变大变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