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额贷款的逻辑与风控

小额贷款的逻辑与风控

小额贷款的逻辑与风控一、小额贷款的放贷对象具有哪些特点?分析小额贷款的逻辑和风险控制要先从小额贷款的放贷对象开始讲起,小额贷款的放贷对象一般都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人,从实践中可以总结出小额贷款的放贷对象具有以下特点:▌历史经营轨迹短:经营时间短,无法根据历史数据绘制企业发展趋势图,无法预测企业未来发展情况。

▌硬资产:看得见摸得着的资产,固定资产,比如机器、设备、厂房;▌软资产:看不见摸不到的资产,无形资产,比如说智力有关的一些资产。

▌信息不对称:一方有的信息另一方没有,有信息的一方处于信息优势,没有的一方处于信息劣势。

▌信息不充分:不清楚事物本身的有些信息,比如最典型的,未来的信息我们是不知道的。

由于以上的4个特点,中小微企业在传统的金融市场上很难拿到资本支持,面临资本短缺的困境。

为什么中小微企业以上的4个特点会导致其在传统金融市场上融资困难呢?我们来分析原因。

二、为什么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中小微企业从传统金融市场上获取资本的手段主要有两个,一是银行借贷,二是资本市场融资。

1. 银行借款难银行信贷原理:传统的商业银行信贷一般要求有抵押物。

为什么需要抵押,如果没有抵押物,银行能不能放贷呢?我们在第一部分讲到了中小微企业具备的特点,这些特点指向一个共同的要素——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实际上的风险是比较高的。

金融原理上来讲,高风险没有关系,我们讲“高风险高收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风险高,只要能够有一种风险补偿机制来弥补这个风险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只要银行预期能获得高收益,那么它也会给高风险企业发放贷款的。

那么为什么银行没有采取这种方式(通过高收益即提高借款利率来弥补给中小微企业借款的高风险)呢?我们举个例子来分析真实的原因。

现在假定张三和李四两个企业来找银行借款,银行不清楚张三和李四这两家的情况,也就是说张三、李四和银行之间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

两家企业的历史经营轨迹都很短,无法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

那么对于银行来讲,最理性的选择就是对这两家企业都保持怀疑的态度,先假定这两家企业未来发展都高度不确定,那么银行给这两家企业放贷都存在较高风险,银行需要对高风险进行补偿,那么银行就要提高资金的使用价格即贷款利率。

我们现在假定张三这家企业运营情况较好,李四这家企业运营情况不好,张三和李四都清楚,但是银行不清楚,银行给予了两家企业同等的对待,即提高贷款利率。

那么张三的积极性肯定会收到极大的挫伤,因为张三这个企业应该得到的评价要高于他实际得到的评价,那么张三可能不满意,认为银行低估了它的企业的价值,高估了风险。

那么张三就有可能退出和李四的竞争。

但是李四不一样,李四的企业运营情况不太好,虽然银行持怀疑态度,但是对于李四来讲他的企业应该得到的评价要低于他实际得到的评价,所以李四会很积极的争取这笔贷款,采取一些讨好、巴结银行的行为,同时非常积极的向银行提供各种材料。

结果银行最后很有可能把资金借给了李四这个企业,而不是运营情况更好的张三这个企业。

与正向选择相反。

本来银行应该选择一个经营的好的企业,但是却选择了经营不好的企业。

银行最开始提高利率的目的是通过高收益弥补给中小微企业贷款高风险,但是实际结果是银行没能对风险进行补偿,反倒提高了贷款的风险。

这就是我们说的隐性的利率限制,银行在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是很难通过提高利率来放贷的。

因此,银行选择了一种替代的方式,寻找抵押物,用抵押物来弥补给中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

传统的银行给企业贷款的时候,到处寻找抵押物,找不到的时候就找另一个企业来抵押,就是担保,这是担保的逻辑。

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我们怎么呼吁传统商业银行来给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只要银行是商业性质的,从理论上讲它就不应该给中小微企业贷款。

由于放贷的银行和需要贷款的中小微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所以通过提高利率来放贷不可行,所以银行用抵押物作为替代的风险补偿的手段。

这些中小微企业的特点中有一个缺乏硬资产,如果又寻找不到合适的担保方,那么传统的商业银行尤其是跨地域经营的银行是不可能给这些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的,那么这些中小微企业客观上存在大量资金需求就得不到满足。

2. 证券市场融资难大家知道我们现在不是什么企业都能在证券市场发股票的,证券市场有准入门槛。

为什么证券市场发行股票需要门槛?我们可以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如果你去证券市场上买股票,我们的逻辑非常简单。

比如说,我要买A公司的股票,为什么买呢,因为我认为A公司的股票有升值空间,这家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好,我买了他的股票就分享了它未来成长的好处,这家公司未来赚的钱有我的一份。

可是我们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呢?一般来讲我们有两个依据:第一、历史数据。

可能我们看到A公司过去的三年、五年发展的很好,业绩很不错,那么我们有理由预期A公司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很好。

这里包含了一个重要的逻辑——历史说明未来。

过去发展的好,可能未来就会发展的好。

在统计学上,这个叫做趋势外推,以时间为自变量,历史好未来就好。

历史如何说明未来?如果只有一年的历史业绩,我们无法看到任何趋势,在纸上画一个点,是没有趋势的;有两年的历史业绩,可以画出两个点,就能看到一个趋势,但是两年的数据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稳定(这两个点之间可以用任何形状的线连接起来,它不一定就是一条直线);所以正常情况下,如果有三年的历史业绩,三个点连接起来就能得到一个非常稳定的历史趋势。

所以大家知道,公司如果要上市的话,需要三年的历史业绩,最低标准是要有两年的历史业绩。

大家现在去看,我们不管是主板、新三板、创业板,还是中小板都有这样类似的要求,这就叫做历史说明未来。

可是,需要小额信贷的中小微企业有一个特点,我们刚刚讲到了,就是历史经营轨迹比较短,甚至没有历史,那么它就无法说明未来,我们无法得知这个企业未来会如何发展。

换句话说,历史说明未来的逻辑对中小微企业不适用,这些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很难融到资本。

中小微企业直接在证券市场融资是非常困难的。

总而言之,银行的信贷由于存在利率限制要求企业提供抵押,以及证券市场要求企业提供历史经营轨迹,这两个要求对于中小微企业以及具备与中小微企业相似特征的个人来说,都是理性歧视。

中小微企业或个人通过这两种传统方式很难拿到资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难,存在大量的资金缺口,发展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三、小额贷款的逻辑是什么?传统的融资工具解决不了的问题,是小额贷款机构可以出力的领域。

1. 小额贷款机构的存在是为了弥补传统融资通道的不足,弥补商业银行信贷和证券市场融资在解决中小微金融企业资金缺乏问题上的不足,是一种拾遗补缺的性质。

2. 传统的金融机构做不了的事情小额贷款公司来做,这决定了小额贷款机构要有另外一种独特的机制。

我始终在强调一个重要的前提,传统的商业银行和证券市场融资无法给中小微企业放贷、做不到化解风险提高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和不充分。

换句话说,小额贷款公司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我们就是要面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前提,我们就是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3. 小额贷款公司不能要求提供抵押物,如果要求提供抵押物的话传统的商业银行就可以做,换句话说如果中小微企业能够拿得出有价值的抵押物,那么它就应该去找银行而不应该来找小额贷款机构了。

4. 小额贷款公司不能要求提供历史经营轨迹,中小微企业的历史经营轨迹很短甚至接近没有。

如果有历史经营轨迹,那中小微企业就可以直接去证券市场融资了。

四、针对中小微金融企业融资难的解决途径有哪些?针对中小微金融企业、个人的特点,以及传统金融市场融资方式的不足之处,为了解决中小微金融企业资金缺乏问题,一些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1. 创业投资——从证券市场融资的角度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缺口问题证券市场融资需要企业有成功的历史,但是这些企业没有成功的历史来说明企业会有光明的未来。

所以创业投资的逻辑是我给你一部分资本,同时我给你提供增值服务,帮你创造一个成功的历史,让你去证券市场融资。

所以大家看到创业投资的方式是给中小微企业提供资本,同时给它做几年的增值服务,创业投资基金普遍的做法是三年投资期、四年回收期,这三年投资期就是为了给企业创造成功的历史。

2. 担保——从信贷的角度来解决问题传统的商业银行需要中小微企业提供硬资产来抵押,但是这些企业不具备硬资产,所以找一个替代方式,拿别的企业来做抵押,就是担保。

所以担保作为一种新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方式就诞生了。

3. 小额贷款——从信贷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小额贷款不是通过信贷抵押不是通过创造历史来解决问题的,而是在信息相对对称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利率来化解风险,来解决问题。

传统银行做不了的事情我们来做的前提是我们可以找到合适的手段解决与中小微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跳出传统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对的利率限制。

小额贷款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合法的高利贷,但是这个高利贷要有效就需要满足一个条件,把信息不对称转化为信息对称。

如何转化呢?五、小额贷款业务发展模式有哪些?在熟悉的地方给熟悉的企业和个人放贷,信息就相对对称。

对信息的了解决定了小额贷款公司可以设定合理的利率,进而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可以用预期高收益来弥补高风险。

2. 用大数据放贷款现在大范围存在的是使用第一种模式的小额贷款公司。

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国家对于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限定——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只能局限在一个县域的范围内,不允许小额贷款公司跨地经营,就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用大数据来做小额贷款的也有一个典型的代表,就是阿里小贷。

阿里小贷虽然可以利用大数据放贷,但是由于我们的法律规制没有调整,所以阿里小贷即使跨地域经营,它仍然需要在经营的区域内有一个经营牌照。

我们在实践中可以看到,有一些小额贷款公司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比如说我们看到有一些小额贷款公司给自己的公司做战略规划,今后发展的目标是要变成一个全国性的小额贷款公司。

这个是不现实的,为什么不现实呢?除非你能用大数据,否则全国性的小额贷款公司在法律上是不允许的,如果一定要做成全国性的,就必须要像阿里小贷一样有大数据作为支撑。

有大量的小额贷款公司做着做着就变成了非法的高利贷,高利率的存在本身是不违法的,国家法律规定,以低于基准利率四倍的利率进行的民间借贷是保护的,大于四倍是不保护的也不违法。

那为什么民间高利贷会变成非法高利贷呢?原因之一,融资端——非法集资:小额贷款公司在融资端广泛吸收外部资金,开始具备了银行融资的功能,这是不合法的。

大家知道,两百人以上集资就属于非法集资,大量的小额贷款公司以各种名义对外揽存,这已经严重超出了法律的界限;原因之二,资产端——大范围放贷:放贷过程违背了小范围熟悉的企业之间放贷的内在要求,在大量不熟悉的企业和个人之间放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又开始突出,风控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