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脉输液_氯化钾外渗案例

静脉输液_氯化钾外渗案例


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在2011年出版: 《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 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为治疗依据
做好KCL的输液安全
避免机械性损伤
做好穿刺前的静脉防护
加强巡视及交接班
正确选择安全的输液器具
1
避免机械性 损伤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减少 皮下探测血管的次数,尽 可能一针见血
2 减慢输液速度,减小压 力,减轻对静脉内膜的 刺激
2.渗透压为800mmos/L
1.高渗漏性阳离子溶液
3.KCL呈酸性,PH4.0
A
药物的PH值
1.血液PH值7.35~7.45 2.PH6.0~8.0对血管内膜刺激小 3.PH<4.1,静脉内膜组织发生改变 4.PH>8.0,使内膜粗糙,容易形成血栓
B
药物的渗透压
根据液体渗透压对静脉血管损伤的危险性分为 1.高度危险:>600mosm/L 2.中度危险:400~600mosm/L 3.低度危险:<400mosm/L 研究证明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导致静脉内膜改变。
时间:2016.07.05
选择=结果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欢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2.给予25%硫酸镁溶液浸润4层纱布后湿敷患处,4~6小时更换。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的20~30CM 3.用科室常备的喜辽妥软膏,予以涂抹患处。 4.局部皮肤冷敷,24小时候后给予热敷。 经过以上治疗后,出院时,患者外渗部位皮肤外渗及肿胀基本消除。
给予输液外渗治疗的依据
由中华护理学会指导编写: 《输液治疗护理实践与实施细则》 第三部分第三节中:输液治疗相关并 发症预防处理细则,为治疗依据
B
操作前,使用喜辽妥软膏局部涂抹。喜辽妥 具有抗炎、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症状,
能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C 操作前,让患者勿穿紧身内衣,导致肢体压 迫,影响血液回流。
能正确选择安全适合的输液器具
一次性使用精密过 滤输液器
精密过滤输液器,能去除微粒和碎 屑。减轻对静脉的刺激。从而防止 输液外渗。
选择正确的穿刺工具 的类型
案例分析
判断依据:
根据美国INS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发布的输液外渗的临床分级, 判断此患者为2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处直径2.5~15cm, 皮肤发凉,伴或不伴有疼痛。
判断依据
由此判断患者出现输液外渗,分级为2级。
输液外渗原因分析
一、患者因素
患者在术前长期禁食,营 养缺乏,长期门诊输液, 导致了患者静脉条件差。
所以,我科平均每天可达 200袋+的自冲补液。
案例分析:
1床患者姚某,60岁,诊断:胆总管结石伴胰腺炎,术前患者 禁食禁水6天余,急诊长期输液6天。入院行ERCP术。术后遵 医嘱予以头孢,加贝酯,GIK,瑞甘,奥克,生奥定等药物静 脉输液治疗。给予患者右肘正中静脉留置针一根,当患者在输 液GIK时,主诉穿刺部位皮肤出现肿胀,并伴有局部疼痛,观 察发现水肿直径约10cm,红晕约3cm,触感稍硬。
当液体中所含的KCL在较短的时间内 大量或者迅速进入血管,可对血管内膜产 生不良刺激,会产生局部肿胀、发红以及 疼痛及输液外渗等反应。
处理方案及其原理
一、硫酸镁湿敷
二、喜辽妥外涂 三、土豆片外敷 四、冷敷与热敷
由于硫酸镁有高渗透压平衡原 理,能使肿胀部位组织水肿液 在短时间内吸出、消肿,从而 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 起到局部治疗作用。
三、注射部位
患者静脉留置的部位是右 手肘正中,此部位活动度 大,易弯曲,故易导致输 液外渗。
二、药物因素
患者在输液时,液体中含有 KCL。KCL属于刺激性强的药 物,会能导致血管脆性增大, 官腔变小或血流减慢,诱发外
渗。 四、其他原因
补液速度过快,对静脉的 刺激增大,易发生输液外 渗。
KCL的药理机制
ERCP患者在输注氯化钾时 发生外渗的案例分析
————WF,rjhospital
时间:2018.07.27
4、如何做好预防
2、案例分析
目录页
3、处理方案及其依据
1、科室目前的输液情况
科室目前输液情况——量大
科室平均每天有30~40台 全麻手术,包括普外科、 泌尿、妇科、骨科等。
普外科手术如ERCP、胆 囊、阑尾手术,平均补液 量为7~8袋/人。
3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 静脉,避开关节,手肘
部位。
李秀君.静脉滴注氯化钾的临床护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 探讨[J].天津护理,2012,20(2):102.
做好穿刺前的静脉防护
李秀君.静脉滴注氯化钾的临床护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探 讨[J].天津护理,2012,20(2):102.
A 操作前,采用局部热敷,可扩张表皮毛细血 管,利于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喜辽妥具有抗炎、促进水肿和 血肿吸收,仰制血栓形成和生 长、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 症状,能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马铃薯内的胆甾烷衍生物茄碱 ,可渗于皮下组织及血管内, 加快血液流通起到较强的活血 化瘀、消肿止痛作用。
24h内冷敷,能收缩血管,减 轻水肿。 24h后热敷,使血管扩张,增 快药物吸收
治疗:1.立即停止输液,拔除留置针,重新更换静脉通路。
正确评估
1 治疗方案 评估
输液目的 输液速度 药物性质 -----PH值 -----渗透压
2 病人情况
评估
病程、病情 年龄 病人的活动状态 病人的配合程度 皮肤状况
3 穿刺部位 评估
皮肤状况 部位选择 静脉的弹性 静脉的能见度 穿刺的难易度
谢谢聆听
——仁济医院/日间病房/门诊11楼——
汇报人:王菲
PH<5或大于9,渗透压>600m0sm/L 的液体或药液,应避免使用头皮钢 针,使用留置针,以免引起外渗。
加强巡视做好宣教及交接班
一、加强巡视
二、做好交接班
三、做好输液患 者的健康宣教 标题文本四
加强责任心接班
告知患者不要随意调节输液速度,交代注意事项, 若发现输液不适及时告知护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