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的一般方法
护理的基本原则 扶正祛邪 护病求本 标本缓急 三因制宜 预防为主
辨证施护病历
护理病历是中医护理文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病人住院期间护理工作的全面记录,反映了 对病人进行整体辨证施护的完整过程,能够 充分体现临床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病 人进行整体护理的特色。 护理病历还可为教学、科研提供可靠的 依据。
结 束 语
学习中医、发展中医大势所趋。 运用辨证施护,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 发挥中医护理的理论和技术特色。 在实践中完善,尊重中医学自身的规 律,积极吸取并融汇现代科学技术成 果,中西医并重,不断创新提高。
与大家共勉!
护理病程记录 护理病程记录是对护士按照护理计划对病 人进行辨证施护全过程的完整、准确的文字记 录。 入院首次护理记录中要体现舌苔脉象、 中医诊断、结合病人实际情况从生活起居、情 志调护、饮食调护、用药(中药指导)、康复 等给予指导以及记录。
出院评估
出院护理病历是对病人住院期间,护士按护理 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全过程的效果评价和 总结。 在出院护理病历中就病人出院后的饮食调护、 情志护理、生活起居护理、功能锻炼以及特殊 用药等方面予以指导,以保证病证后期社区护 理和自我调护的效果,预防病情的复发。
辨证施护的一般方法
1、运用四诊方法收集辨证资料
运用望诊了解疾病的本质 运用问诊辨别疾病的虚实
运用问诊全面了解病情
运用切诊探明疾病的性质
运用望诊了解疾病的本质
观察病人的神志、形态、皮肤、五官、舌 苔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异常变化,测知内 脏病变的情况,了解疾病的本质。 如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面部表情、目光 神态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的好坏。
运用闻诊辨别疾病的虚实
通过听声音、嗅气味两个方 面辨别病证的寒热虚实,病位 深浅。
运用问诊全面了解病情
详细询问病人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
治疗情况、生活习惯、饮食爱好、情志 状态等,为辨证施护提供可靠的依据。 如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只能由问诊得到 资料。
运用切诊探明疾病的性质
包括脉诊、按诊两个 方面,判断疾病的部位、 性质和邪正盛衰以及病 变局部的部位、性质、 大小等。
整体观念
辨证施护
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 统“内属以脏腑,外络于肢节”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四时气候与人体 地方区域与人体 昼夜晨昏与人体
辨证施护
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 集的有关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 辨清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之间的 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 施护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确立相应 的施护原则和方法。
中医诊断处”,又称“病状”。包括症 状、体征及检测指标等。各种病情中的主要症状 , 称为主症 辩证施护:辨证,就是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施 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 效果评价:评价内容、时间等与项目有针对性,一般 落实前有一次评价,落实后评价视项目内容应有不 同;还应体现一个结果
浅谈中医辨证施护
2013--8
中医护理 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
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为特点的护理, 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生 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临证护理、饮 食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卫生保健、预防、 消毒隔离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宝贵 的经验,基本上涵盖了护理工作的各个 领域。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中医护理病历要求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
准确使用中医术语,充分体现中医特色和中 西医结合的精神,护理评估项目记录要体现 望、闻、问、切四诊内容,运用整体观念和 辨证施护原则指导护理计划的制定。
中医护理病历
入院评估单 护理记录 出院评估单
入院评估
病人入院,护士首先通过“望、闻、问、切”来评估 病人,收集患者有关疾病发生、发展的资料,为辨证 施护提供依据。如望病人神志、面色、皮肤、望舌质 及苔色等;闻病人声音、呼吸、咳嗽、气味等;问寒 热、问痛、问饮食、二便等;切脉、按脘腹等。例如: 病人表现面色红赤、恶热喜冷、口渴欲饮、手足烦热、 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则属热证; 表现面色苍白、恶寒喜热、口淡不渴、手足厥冷、小 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迟,则属寒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