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提纲)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提纲)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内容纲要
一、时间管理。

每个人时间都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工作。

二、重视对外界的贡献。

不应该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

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

所谓有效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己的工作,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水准及其影响;有效的人际关系,有下列四项基本原则:互相沟通,团队合作,自我发展和培养他人。

2、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包括对上司、对同事和对下属;
3、各项管理手段的运用,例如会议或报告等。

三、善于利用长处,利用所有人的长处,因势导利。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会误入因人设事的陷阱的四个原则:
1、不会将职位设计成只有上帝才能完成。

拒绝完人意识。

2、职位的要求要严格,而涵盖要广。

弹性和专业以外的机会。

3、先考虑某人能做什么,而不是职位要求什么。

4、知道在用人之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

管理上司:管理上司的关键在于了解上司的长处,协助上司发挥其所长,使其弱点不产生影响。

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而在于运用每一个人的才干,让每个人的才智、健康以及灵感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组织的整体效益得到成倍的增长。

四、将精力集中在少数重要的领域。

在这少数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

要事第一原则。

确定优先次序的重要原则:
1、重将来而不重过去;
2、重视机会,而不是重视困难;
3、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是盲从;
4、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舒适区)
五,善于决策。

决策是一种选择,是在不同意见讨论和不同方案上做的判断,不是"一致意见"的产物。

决策的五个要素:
1、要确定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

按问题的发生情况,可分为四类:
①、真正经常性的问题。

发生的个别问题,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②、虽然在某一特殊情况下偶然发生,但实质上仍是一项经常性问题。

③、偶然的特殊事件。

④、首次出现的"经常事件"。

除了第三种真正偶发的特殊事件外,其他三类均需要一种"经常性"的解决方法。

2、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换言之,应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刚性目标)。

3、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那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被接受。

4、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执行变成可贯彻的行动。

事实上,一项决策如果没有一条一条的行动步骤,并指派为某人的工作和责任,那便不算是一项决策,最多只是一种意向而已。

问题:谁应该了解这项决策?应该采取什么行动?谁采取行动?这些行动该如何进行,才能使执行的人有所遵循?
5、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管控模式是规范化(行政管理范畴)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六、有效的决策。

决策是选择,是判断,是选择相对最优解。

1、先从本人的见解开始。

2、搜集事实和数据。

3、衡量的标准。

反面意见的运用。

1、唯有反面意见,才能保护决策者不致沦为组织的俘虏。

2、反面意见本身,正是决策所需的另一方案。

3、反面意见可以激发想象力。

不做决策也是另外一种决策。

决策不决策的辨别原则:
1、如果利益远大于成本和风险,就该行动。

2、行动或不行动,切忌只做一半或折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