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的社会功能(1)

教育的社会功能(1)


国别 美国 日本
年份 1979 1977
教育经费 1207亿美圆 10.33兆日圆
占财政预算 17.7% 16.5%
人均教育费 556.68美圆 336.6美圆
西德 法国 英国
苏联 印度 中国
1976 1977 1976
1978 1977 1980
466.91亿马克 1081.5亿法郎 78.49亿英镑
教育的社会功能
政治、经济篇
小组成员:谷爽姿、邓慧芳、陈红霞、贺锦华、 胡光华、洪节文
一、教育对经济的正向功能功能: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讲到人力资本是 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 的重要因素。
教育与经济
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下表为几个国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教育经 费的多少。可见我国教育经费之少。1985年 我国人均教育经费长到8美圆,到九十年代也 不过二十几美圆,而同期美国为966美圆,加 拿大为947美圆,法国是584美圆,日本为555 美圆,新加坡为249美圆。
现代教育对经济发展促进功能,主 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实现:
1、教育通过劳动力的生产促进经济 的发展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 进经济的发展
1. 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 [民族素质:包括人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2. 职业和专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的 支持。 ①普通教育:传授一般的文化知识,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职业教育/专业教育:传授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技能,提 高人的劳动能力。 ②人力资本理论:[EDM资料P40]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 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人力资本理论把这些因素归结为知识的进 步,技术的改进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 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做的 “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人 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 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 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 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 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
教育对社会民主的推进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 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 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衡量社会民主化的重要一环
• 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孵化器”
教育具有哪些政治功能
• (1)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
• (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首先表现在它对维护社会 政治稳定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历史发展角 度看,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维护社会 统治、维系政治稳定的基本途径无一不是 通过教育。即使是通过加强法治的手段实 施社会政治控制也是与加强教育密切相关 的,法的控制本质上也是法治思想的教育 而实现
(二)知识经济的内涵 1 广义上或一般意义上,知识经济是建立在以知识和信息的 生产、传播和应用基础上的一种经济活动(自古以来就是 如此)。 2 狭义上,现代经济是以知识、技术和智力的投入为主,对 经济增长起第一位作用的一种经济形态(当代所特有的)。 3 从概念的外延看,知识经济包括知识业、知识密集型服务 业、高技术工业和高技术农业等部门组成的一种国家知识 经济体系。
农 业
1950年 1970年
工 业
1950年 1970年
服务业①
1950年 1970年
美 国 法 国 西 德 英国
20%/
(12%)
4% 17%/
(11%)
33% 45% 48% 55%
32% 45% 48% 45%
55% 20% 28% 39%
64% 44% 42% 50%
35% 24% 6%
10% 5%
• 一、当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出现 总体的负向功能 • 社会发展的方向是通过组成社会的个体人的发展 来表现的。当社会处于倒退状态、反动势力得势 之时,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也是消极的,这时教育 发挥的是负向功能。例如:欧洲中世纪和我国封 建宗法统治时期。 • 社会发展处于负向状态时,教育总体上呈现的是 负向功能,维护反动势力的统治极大的阻碍了社 会的发展。
日本崛起之迷——教育兴国
三次成功的教育改革 1、明治维新时期 2、二战结束以后 3、七十年代以来
教育对经济功能 的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2、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技的必要手段 3、教育对于宏观生产和经济管理的 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4、教育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品德及 消费倾向,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社会政治的“恒 定性”是相对的,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与变革,社会政治的变革也会发生。从总 体上看,社会政治变革是不断趋于前进与 进步。教育则是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主要 因素之一。教育对于社会政治变革具有强 烈的反作用。
其一,教育的普及化与社会政治变革。现代社会教育的普及化 是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标志,同时又是推进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 力量。教育的普及,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意识,表明社会政治的平等与 开放。教育的普及,深深地蕴藏着一种变革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力 量,这种力量业已在现代社会政治领域中得以展现。教育普及化水平 的不断提高将更有力地推动社会政治的变革与进步。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三次浪潮” 三步曲的《未来的冲击》(1970)、《第三次 浪潮》(1980)、《力量的转移》中认为,知 识、暴力和财富这三种力量在三次文明浪潮的历 史过程中,作用大小各不相同。科学、知识和信 息在第三次浪潮的转变中已成为主要的力量。 2、 经济学家的探索 美国经济学家马克鲁普在《美国知识的生产 与分配》(1962)中提到“知识产业”和“信 息经济”的概念,成为信息经济学的主要奠基人。 美国学者波拉特在《信息经济概论》中进一 步把信息经济分为一次信息部门和二次信息部门, 深化了信息经济理论。
其二,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宏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 的变革。在现代社会,教育通过传播科学真理,宏扬优良道德,形成 正确的舆论,同时产生进步的政治观念,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革新。 教育能力的主导作用在于它能张扬社会政治、思想、道德领域中的正 面因素,抑制与抵制腐朽、落后的消极因素,从而为推进社会政治的 先进化服务。 其三,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政 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依赖于教育而推动。民主意识、观念的养成, 非教育不能达到。民主意识又与科学意识紧密相关。缺乏科学知识素 养也就无法提高民主的素养。所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全体国民科 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是实现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教育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 个方面
其一,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才。政治人才 是指社会 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各级政治人才都 需要通过教育培养。 其二,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这是教育维 系社会政治稳定功能的另一突出表现。社会统治阶级总是 要通过教育造就公民,使受教育者具备国家、政府或执政 常所希求的政治理想与信念。
3、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手段、方及组织形式;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改善了教学设备
和教学手段,特别是电化教育手段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如广播、 电视、电影、电子计算机教学等。
4、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高低。
教育科研也需要有一定的物质作保障。充足的科研经费、良好 的科研基地和设备,以及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的建立等,是产出优 秀科研成果的保证。同时,经济的发展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优厚 的物质待遇,从而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充分调动广大教 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潜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反之,落后 的经济条件则会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和教师队伍的稳定, 从而容易导致优秀人才的外流和教育质量的下降。
教育对政治经济的负向功能
• 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未必都是这 样。早有学人指出:“教育这个改造社会 的有利工具,如果只是用于保守固有文化, 固足阻碍社会的进步,如果不顾当前事实 的需要,硬用这个工具灌输不能实现的幻 想,也足以社会的混乱。”这时教育对社 会发展表现出负向功能。 • 教育的负向功能有些是整体的,有些事局 部的,这取决于社会性质。
1.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①再生产新的科 学技术;②生产新的科学技术。 2. 一般的生产力:指科学技术通常是以知 识形态存在的、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 3. 科学技术(一般的生产力)→教育→人 (现实生产力)潜在性、现实性
教建 学国 二、教育对政治的正向功能 为 君 先民
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 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 • 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 • 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 二、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与社 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了局部的负向功 能。 • 教育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所制约,所 以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这时教育的 基本规律之一,也是衡量教育与社会关系 协调与否的准绳。
• 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物资生产提供相应的 基础性条件,如果超过了物质生产所能提 供的底线,就会出现教育的负向功能。如 果盲目的教育先行,就是不顾本国经济发 展的现有水平,过度的投资教育和导致国 名经济的失衡,工农业生产投入减低,反 而抑制了国名经济的发展。
(三) 科教兴国战略及其基本内容
1 、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知识化和生态化的趋势 中国正在大力推行的两个根本转变:经济体制由传统 的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 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 型转变。 2、 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与教育。 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