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会中介组织管理————————————————————————————————作者:————————————————————————————————日期:23 / 22第六章 社会中介组织管理第一节 社会中介组织的中介性一、中介哲学:连接两个不同事物的间接性环节马哲:是客观事物转化与发展的中心环节传播学:称中介为媒介中介本质:促进事物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二、准公共物品的中介性纯公共物品:行政事务(政府组织)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公共事务(事业组织)社会物品 (中介性)私人物品:私人事务(企业组织)二、准公共物品的中介性三、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分析政府(公域) (私域)社会公共组织( 第三域)1. 准行政组织。
准行政组织是在政府管理改革过程中从政府分离出来而又行使一定的行政职能的组织。
工青妇、某些行业协会等。
2. 事业组织。
获得国家在政策上和财政上给予的大力扶持。
包括从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出版等各项事业活动的组织。
3. 公益组织。
突出特征在于它的非营利性、志愿性和为实现社会的某些公共目的的奉献精神。
慈善机构、志愿者团体、社会救济组织、义务工作者联合会及某些环保组织等属于此类。
4. 社会中介组织。
显著特点是它不能获得政府的财力支持,而只能以自身的服务收入而独立生存。
如行业协会、商会、公证和仲裁机构、各种事务所、咨询公司、广告公司、拍卖行、各种介绍所以及学会、基金会等 。
四、社会中介组织的涵义和特点1.社会中介组织的涵义是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遵循独立、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在社会管理的活动中,发挥服务、监督、沟通和公证的功能,承担服务、执行以及部分监督职能的社会组织。
2.中介组织的特点(1)组织性。
有组织章程、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2)独立性。
组织本身独立,服务独立,经济独立。
(3)公正性。
能经受得起服务对象和有关部门的监督。
(4)沟通性。
沟通商务关系、法律关系。
(5)广泛性。
中介组织遍及各个领域。
五、社会中介组织的类型1.根据内容划分六类: 政政准政府组事业组织4 / 22(1)行业自主性中介组织:如行会、商会。
(2)社会运行监督组织:如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税务事务所、公证、仲裁、资产评估机构。
(3)为市场活动提供咨询、技术活动的组织:如信息中心、结算中心、计算中心、经济行、拍卖行。
(4)监督市场活动的中介组织:如消协、商检中心、计检中心。
(5)促进劳动力就业的社会中介组织:如职介所、人才交流中心。
(6)促进科教文卫体发展的中介组织:如基金会、学会、协会、联谊会等。
2.根据属性划分的类型:(1)行政性质的(2)社团性质的(3)事业性质的3.根据社会功能特征划分的类型:(1)评估评级类:资产、房地产、证券评估(2)验证类:会计师事务所(3)职介类:职介所、劳务市场(4)咨询类:咨询公司、信息公司(5)准司法类:仲裁、公证机构4.市场中介组织的类型(1)半官方性质的:如国际贸易促进会(2)行业组织:如行会、商会(3)从事经纪业务的经营性企业和公司:如劳务公司、期货经纪公司(4)专业服务和监管机构:律师等各种事务所(5)社区型的:为社区内的公司和企业服5.社会中介组织总体类型社会团体型市场服务型(1)行业性中介组织:带“会”字的,如行会。
(2)公正性中介组织:带“师”字的 ,如律师。
(3)服务性中介组织:带“业”的,如就业、房地产业、公关业等。
六、社会中介组织确立的理论依据第一,市民社会论:社会中介组织产生的理论基础黑格尔将市民社会界定为“处在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差别阶段”,将市民社会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起、来,揭示了市民社会的本质。
现代西方国家把市民社会看作是私人自治组织的联合体——自治社团。
独立于政治之外的自治社团网络,在共同关心的事物中将市民联合起来,能对公共政策发生影响。
第二,三元结构理论:社会中介组织存在的框架5 / 22三元结构:指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领域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阶段,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引发了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等一系列的变革。
随着社会原有一元化结构的瓦解和社会功能的分化,社会中介组织日渐成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于是, 国家——社会——市场 三元结构模式逐步形成了。
第三,“两个失灵”理论:社会中介组织存在的功能依据美国经济学家韦斯伯(BurtonWeibrod,1974)提出“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理论。
认为第三部门是提供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的私营机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 市场和第三部门都有存在的必要,彼此形成互补关系。
何谓两个失灵?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当市场调节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供小于求时就会出现资源配置失误。
这种失误由于是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引起的就出现了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Government Failure )由于信息不足,滥用权力,腐败寻租,体制不健,多头管理等各方面的原因,政府在资源配置上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就称为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证明政府干预是必要的,在政府失灵的情况下,社会中介组织(西方称之为第三部门) 弥补了这一不足,即社会中介组织可以通过提供政府余下的那一部分公共物品,来满足部分公民的需求。
第二节 我国的中介组织的由来发展一、我国的中介组织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956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处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阶段,市场经济在经济运行中仍占较重比例,中介组织的作用十分明显,大量具体事务只能由中介组织承担。
会计师事务所、协会等对于沟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促进经济恢复发展发挥一定作用。
第二阶段(1956年——1978年)。
1956年以后,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全面开展,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政府机构设置趋向产品化、部门化,一切都由政府包办,社会经济成分结构单一,社会利益集团单一,几乎就没有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的空间。
中介组织存在的必要性日趋减弱,以至消失。
第三阶段(1978年——199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计划经济逐步向有计划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过渡,政府不断地减少和解除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垄断和控制。
企业在竞争中亦希望获得发展所必需的新产品、新技术信息。
一些协调企业利益关系,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咨询机构、行业协会和律师事务所等也相继崛起。
但这时的中介组织无论发展规模,还是发展数量均很小,社会影响不大。
第四阶段(1994年——现在)。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向市场经济过渡中,伴随着所有制成分多元化、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政府监管职能与服务职能逐步分离等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中介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短短的时期内,中介组织得以蓬勃发展,已初步形成具有多种机构类别、多种组织形式和多种服务方式的中介组织体系,其业务涉及到了生产、流通、消费、社会保障等各领域。
此外,中介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已有十多家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设立常驻代表处,几家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已批准成立。
这些涉外会计师事务所在促进会计业务的中6 / 22外合作及提高中国注册会计师水平等方面,起到了引导作用。
二、我国中介组织的发展规模截止2004年5月全国有各类中介组织532万家,其中从事房地产交易、职业介绍、旧机动车交易等的经纪企业124万家,持证经纪人员183万人,包括公司经纪万3家,个体工商经纪103万家,2002年经纪次数1.58亿次,经纪的金额8795亿元,收取中介佣金181亿元;从事会计、审计、税务、产权交易、律师、监理事务的17万家,从事拍卖业务的10万家,从事企业管理咨询、文化策划、经营代理、市场调查等的有381万家。
三、我国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状况我国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因为有较为成熟的管理规程,所以发展比较成熟。
①律师事务所1979年通过的《刑事诉讼法》标志着律师制度重新启动。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使我国律师制度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司法部的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2月,我国职业律师数量从1980年初的2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近11万人,律师事务所从当初的2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1.1万余家。
按中国总人口13亿多计算,约每1.2万人中有1名律师。
②会计师事务所从1981年中国首家会计师事务所在上海成立到199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施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注册会计师队伍,逐渐走上规范化、职业化的道路。
到目前为止,全国会计师事务所大约有7000多家,注册会计师60000多名。
③资产评估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89年。
当时大连市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率先对变动中的资产进行了评估,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随后,国家有关部门逐渐出台了相关的 办法和规章。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资产评估机构有3355家。
④公证事务所1982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把公证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
截至2001年底,我国公证机构发展到3194个,公证从业人员2万余人,其中注册执业公证员12956人。
⑤直接为市场服务的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这类中介组织在我国是一种新生事物,其发展速度快、数量大、范围广、性质不尽相同,情形较为复杂。
主要有三类:A 、代理中介组织。
主要包括商标代理、专利代理、广告代理、保险代理等。
B 、经纪中介组织。
主要包括依据相关规定设立的经纪人事务所、人才经纪中介、职业介绍所等。
C 、咨询中介组织。
包括专家运用各种专业知识、为市场主体如企事业单位提供智力服务, 帮助企业事业单位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构。
第三节 我国中介组织发展的原因7 / 22一、我国中介组织发展的原因第一: 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
政府在转变其职能的过程中,放弃了某些过度膨胀的权力,为中介组织的发展腾出空间。
第二: 单位职能的分解。
改革,单位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复归于社会,相应地就要求大量的社会中介组织能够承担起部分责任。
第三: 现代社会出现的新问题。
这就为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的意义1. 有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介服务是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中介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中具有服务、沟通、协调、公证和监督的重要功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市场中介服务包括为企业提供战略性市场要素的服务和社会专业服务两部分。
战略性服务包括计算机软件与信息服务、研究开发与技术服务、管理咨询与劳动录用服务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