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5-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研究

155-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研究


对交通运输支出仍然保持增长态势,而且从财政支出的主体结构中可以看出地方对交通发展
3
的积极性和责任需求还在不断提高。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 2015 年两会期间答记者问中 提到,我国的铁公基投资依然将作为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重头戏。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公路总里程(万公里)
铁路总里程(万公里)
图 1 我国公路与铁路历年通车里程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
190
180
160
140
120
100
80Biblioteka 604020
0
图 2 1984 年以来我国定航机场数量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基于铁路、公路、民航三项主要交通基础设施的增长指标判断,自 1949 年以来,我国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主要经历如下三个阶段。
通勤铁路运营里程(公里)
图 8 美国历年铁路运营里程公里数(数据来源:美国交通运输部)
在这种背景下,重新回顾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历程,分析判断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现 阶段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一种水平,对下阶段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构建和相关规划工作的开展具 有重要意义。
1
1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历程
1.1 发展阶段分析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内,关于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的态度高度一致,李克强总理在 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 资,其中铁路投资要保持在 8000 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 8000 公里以上,坚决治理城市拥堵 等,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而一直以来为人诟病的高铁上座率在高速铁路骨架网 络成型后也得到极大改观,京沪高铁开通三年后,日均运量增长至 29.4 万人,预计 2014 年 线路实现盈利 12 亿元。
民用汽车保有量(万辆)
城镇化率(%)
图 3 我国城镇化率和民用机动车历年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同期,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我国城镇化增长相互之间保持较好的对应关系,两者发
展阶段基本一致。在交通基础设施与和机动化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上,80 年代以来的交通
基础设施快速建设和机动车拥有量快速增长趋势保持一致。而随着我国人口流动态势的转变
92% 89%
73%
96%
77%
59%
61%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中央财政交通运输支出(亿元)
地方财政交通运输支出(亿元)
图 4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财政支出结构与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另一方面,来自市场的强大推动力也在驱使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
机场密度(个/万平方公里) 公路密度(公里/百平方公里) 铁路密度(公里/百平方公里)
图 6 G20 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密度水平(数据来源:美国中央情报局)
5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加拿大 俄罗斯 澳大利亚 韩国 南非 阿根廷 巴西 印度 印度尼西亚 墨西哥 沙特阿拉伯 中国 发达国家 其它新兴国家
体量提升和国民大范围活动频率增加,全国交通运输需求不断扩大,客货运输周转量持续攀
升,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收益提供可靠的保障,部分发达地区交通设施已经顺利完成收益回
报,如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上海沪嘉高速已经免费通行,北京首都机场高速也已经单向免费
通行。同时,市场化企业特别是民营资本对于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参与热情也在不断提高,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949年 1952年 1955年 1958年 1961年 1964年 1967年 1970年 1973年 1976年 1979年 1982年 1985年 1988年 1991年 1994年 1997年 2000年 2003年 2006年 2009年 2012年
多元主体投资格局逐渐形成,浙江省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国家高速公路主干线同三高速组成
部分,全长约 36 公里,总投资约 118 亿元,在建设资本金的筹措过程中,民营资本的入股
比例曾一度达到 50.26%。
2 现阶段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
2.1 世界范围横向比较
当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总量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铁路通车总里程、公路通车总里程 和机场数量分别位列全球 195 个国家的第 3、3 和 14 位。同时,我国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不论 与 G20 国家相比还是 OECD 国家相比也都不逊多让,特别在高速铁路与新建机场方面,优 势突出。
50,000 0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I级铁路运营里程(公里)
1) 恢复发展阶段
自 1949 年到 1960 年间,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基础设施实现恢复性增长,公路与铁路通车 里程快速增加,国、省干道网络和主要铁路干线建成,全国范围内实现基本交通运输服务覆 盖,该阶段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填补空白为主。
2) 徘徊发展阶段
自 1960 年至 1979 年间,该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出现反复波动,1960 年前后与 1979
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伴随着城镇化与机动化快速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即交通基础设施的增长拐点是否即将到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是否面临调整放缓的节奏。
1.2 增长动力分析
从增长过程来看,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增长的基本动力主要源自两方面。一方面,政府对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热情较高,交通基础设施在不同发展阶段作为不同工具发挥过重要作用。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研究
欧心泉 陈仲
【摘要】文章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供给是短缺还是过剩角度切入,回顾分析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历 程,并从政府和市场两个角度讨论这一过程中支撑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动力,继而运用人均交通基础 设施拥有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密度水平两项指标横向比较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交通基 础设施的发展差距,在此基础上结合美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过程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进行纵向对比解 析,进而得出面向下阶段的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构建建议。
7,000,000 6,000,000 5,000,000 4,000,000 3,000,000 2,000,000 1,000,000
0
图 7 美国历年公路通车里程公里数(数据来源:美国交通运输部) 此外美国的铁路发展与我国也有强烈的对比意义,铁路运输在早年美国占据重要地位, 1960 年美国 I 级铁路长度达到 33 万公里,远超我国现在设施水平。但随着公路交通方式兴 起,铁路在灵活性和时间可达性方面难以竞争,再加上缺乏高速铁路建设推动,铁路设施整 体趋于衰弱,运营里程不断缩减,现在仅余 15 万公里,相比 55 年前缩减一半以上。但是服 务城镇群和大都市的市郊通勤铁路在美国却取得快速发展,从 1985 年到现在的 30 年间,美 国市郊铁路的运营长度增加约一倍,达到 1.2 万公里,这在美国成熟的交通系统结构中属于 罕见的变化。相比之下,我国通勤铁路的发展却基本属于空白。
市场化经济改革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多定位为国家战略资源,当时的铁路和国道主要发挥
战略物资输送和调配作用,铁路部门的严格管理和重要公路选线需要结合国防需求确定等等
皆源于此方面考虑。而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也在逐渐转变角色,成为改善
民生,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杠杆,“要想富先修路”口号至今仍然响亮。近年来,国家财政
6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而采用设施密度水平进行测算,则可以看到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已经开始面临空间制 约。我国铁路网密度已经达到 0.9 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网密度也已经达到 44 公里/百平方 公里、机场密度达到 0.5 个/万平方公里。除机场密度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外,公路设施密度 水平已经赶超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铁路设施密度水平也在新兴国家平均水平以上。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机场;人均拥有水平;设施密度水平
0 背景
现阶段对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整体发展情况的讨论主要指向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供给 是短缺还是过剩这一话题,这也是一直以来也是各方争议的焦点。2008 年“四万亿”计划 启动后,我国政府将其所主导的大量投资集中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铁路、公路、机场/ 基础设施),希望借此拉动恢复经济增长动力。随之而来的投资泡沫逐渐呈现,交通基础设 施投资浪费的观点也日渐盛行,有专家和学者就曾指出当前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进入到 供给过剩阶段,大量重复低效投资正在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交通设施的盲目投资 正在成为我国城镇化的无序推手。
2
年前后,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出现收缩,铁路建设相对稳定,铁路通车里程逐年增加,整体交 通运输系统效率维持较低水平。
3) 快速增长阶段
1979 年以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迎来快速增长时期,公路和铁路通车里程大幅度增加, 高速公路建设从零开始迅速跃居世界第二位,2014 年通车里程达到 11.2 万公里,高速铁路 通车里程稳居世界第一位,2014 年运营里程达到 1.6 万公里,民航定线航班通航机场数量保 持较快增长,整体交通运输系统效率获得迅速提升,高速、多元化的综合交通体系逐渐成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