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化学试卷B卷

生物化学试卷B卷

沈阳药科大学试卷
生物化学Ⅰ试卷(B 卷,2006 年 1 月)
适用对象:2003 级中药学专业,中药日语专业
专业

班 姓名
学号
题号


三满分
10
30
14
8
8
30
100
得分
评阅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计 10 分) 1.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多肽链的主链骨架中若干肽单位各自沿一定的轴盘旋或折叠,并以氢键为 主要次级键而形成的有规则的构象。
(任两个均可)
2.DNA 双螺旋模型的要点:(缺 1 点扣 1 分) 1 ) DNA 分子是由两条脱氧多核苷酸链构成,两链都是右手螺旋, 两链反向平行。 2 ) 磷酸基和脱氧核糖在外侧,彼此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 形成 DNA 的骨架,碱基在糖环的内侧,糖环平面与碱基平面 互相垂直。 3 ) DNA 双螺旋的直径为 2nm。每隔 0.34nm 有一个核苷酸,两个相邻 核苷酸之间的夹角为 36o 。每一圈双螺旋有 10 对核苷酸,每圈
的氢必需通过 α-磷酸甘油穿梭 和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转运机制才能进入线粒体。
11 . 乙 酰 CoA 可 由 糖 氧 化 分 解
与 脂肪酸分解,酮体分解
物质代谢产生,又可作为 糖,脂肪酸 与 胆固醇
物质合成的
原料。(任意两个均可)
12.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有 亚油酸 ,亚麻酸 和 花生四烯酸 。脂类在
反烯硬脂酰 A β -酮脂酰辅酶 A
FADH2 NADH
+2ATP +3ATP
5ATP
硬脂酰辅酶 A 要经过 7 次 β -氧化过程,共产生 5ATP×7 = 35ATP; 同时产生 8 分子乙酰辅酶 A,进入三羧酸循环。
③三羧酸循环:
异柠檬酸 → α-酮戊二酸
NADH
+3ATP
α-酮戊二酸 →琥珀酰 CoA
四、写出下列缩写符号的中文名称及生化功能(每题 2 分,共 8 分) 1.HMG-CoA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 A 是脂肪酸,酮体,胆固醇代谢的共同中间产物 2.FAD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起传递氢的作用 3. V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 转运内源性脂肪 4.ACP 脂酰载体蛋白 脂酰基和乙酰基的载体
)4.下列哪一项不是 tRNA 二级结构的组成成分?
A. 氨基酸臂 B. 尿嘧啶环 C. 反密码环 D. 额外环
)5.下列哪一种酶是单纯酶?
A. 淀粉酶
B. 丙酮酸脱氢酶
C. 乳酸脱氢酶
D. 脂肪酸合成酶
)6. 当有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下列哪种情况是正确的?
A.Km 不变,Vmax 减小
B.Km 增大,Vmax 减小
体内的运输形式为 血浆脂蛋白 ;脂肪酸β -氧化时脂酰 CoA 的过膜载体
为 肉毒碱
;脂肪酸代谢中生成的酮体主要有 乙酰乙酸

丙酮 和 β -羟丁酸 ,若酮体代谢障碍时会产生 酮体症 。
13.磷酸戊糖途径的重要生理意义是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 核糖

为多种代谢反应提供的供氢体是 NADPH +H+
,该物质可用以维持体内
某些物理的和化学的因素使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或破坏,导致 其生物活性的丧失和一些理化性质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 用。 变性的本质: 1 分 稳定蛋白质空间构象的次级键破坏,导致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一级 结构不变。 变性的因素: 2 分 物理因素:高温,紫外线,X 射线,超声波,剧烈震荡等(任两个均可) 化学因素:强酸,强碱,尿素,去污剂,重金属,三氯醋酸等
10 - 9
沈阳药科大学试卷 10 - 10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有 温度 , pH
, 激动剂 , 抑制剂,底物浓度,酶浓度
等。(任意 4 个均可)
7.米氏方程为
V Vmax[S] Km [S]
,要使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
的 95%,则[S]应为 19
Km。用双倒数作图法求取 Km 时,横坐标上的
截距为 -1/Km

8.激素受体根据其存在部位不同可分为 细胞膜 受体和 细胞内 受体。
( C )3.下列关于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A.一级结构中任何氨基酸的改变,都会引起其生物活性消失。 B.一级结构相近的蛋白质,其功能一定相同或相似。 C.一级结构不完全相同的蛋白质,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生物活性。
10 - 3
(B (A
(A
沈阳药科大学试卷
D.不同生物来源的同种蛋白质,其一级结构相同。
和 色氨酸 氨基酸有关;核酸在 260nm 处产生最大吸收值,这与核酸中所
含有的 嘌呤 和 嘧啶 有关。
5.多数酶的化学本质为 蛋白质
。结合酶分子由 酶蛋白
和 辅助因子 两部分组成,前者决定 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
,后者
决定 酶促反应类型

6.酶作用高效率机制是底物趋近和定向效应,底物变形和张力作用
和 共价催化作用 , 酸碱催化作用
A. 糖酵解
B. 磷酸戊糖途径
C. 脂肪酸的 β -氧化
D. 软脂酸的生物合成
( B )13. 乙酰 CoA 羧化酶的辅酶是下列哪一物质?
A.VB6
B.生物素
C.VB12
D.硫辛酸
( A )14. 磷脂生物合成所需的重要核苷酸是什么?
A.ATP、CTP
B.GTP、CTP
C.CTP、UTP
D.ATP、UTP
NADH
+3ATP
琥珀酰 CoA → 琥珀酸
+1ATP
琥珀酸 →延胡索酸
FADH2
+2ATP
苹果酸→ 草酰乙酸
NADH
+3ATP
12ATP
8 分子乙酰辅酶 A,进入三羧酸循环可产生 12ATP×8 = 96 ATP
④一分子硬脂酸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为: -2ATP + 35ATP + 96 ATP = 129 ATP
D. Km 值可用于判断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
)8.下列哪一种物质是激素的第二信使?
A.AMP B.ADP
C. ATP D.cAMP
)9.下列物质中哪种不是影响机体血糖的激素?
A.肾上腺素
B.胰岛素
C.胰高血糖素
D.甲状腺素
)10.下列呼吸链成分中不参与复合体形成的是哪一物质?
A. Cytc
B. FAD
10 - 2
9.糖原是动物体内的 储存多糖 ,主要存在于 肝
沈阳药科大学试卷
和 肌肉 等组
织器官。形成糖原直链结构的化学键是 α -1,4 糖苷键 ,形成糖原支链结
构的化学键是 α -1,6 糖苷键 。在分解糖原时 糖原磷酸化酶 酶可以分
解其直链结构。
10.在胞质中经糖酵解途径生成的 NADH 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其所携带
二、填空(每空 0.5 分,共计 30 分)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氨基酸有 20 种,结构通式为
沈阳药科大学试卷
COOH H2N C H
R
,没
有旋光性的氨基酸为 甘氨酸 ,带负电荷的氨基酸为 谷氨酸 ,天冬氨
酸。
蛋白质和氨基酸都能与 茚三酮
发生颜色反应。
2.蛋白质胶体稳定的两个因素是 水化层
和 同种电荷 ,用
对底物的结合与催化作用受到影响,从而调节酶的反应速度。 任一答案均可
4.氧化磷酸化 代谢物氧化脱氢,经过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使 ADP 磷酸
化生成 ATP,代谢物的氧化反应与 ADP 的磷酸化反应偶联发生。
5.激素 是由内分泌腺以及具有内分泌功能的一些组织所产生的微量化学信息分
子。
10 - 1
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结果 1 分子葡萄糖 → 2 分子丙酮酸 2 分子丙酮酸 → 1 分子葡萄糖
反应部位
各细胞胞质
10 - 8
肝细胞胞质
沈阳药科大学试卷
5. 一分子硬脂酸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
①脂肪酸的活化
硬脂酸
硬脂酰辅酶 A
-2ATP
②β -氧化过程: 硬脂酰辅酶 A β -羟脂酰辅酶 A
谷胱甘肽 的还原状态。 三、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共计 14 分)
( A )1.有一糖蛋白经测定其含氮量为 0.5mol, 那么其蛋白含量为多少? A. 43.75 克 B. 45.64 克 C. 1.12 克 D. 无法计算
( A )2. 纤维状蛋白的主要构象形式是什么? A. α -螺旋 B. β -片层 C. β -转角 D. 无规则线团
2.酶的活性中心 酶分子中的某些特异氨基酸残基比较集中并构成一定的构象,此结构区域
与酶的活性直接相关,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3.变(别)构效应 蛋白质的变(别)构效应:
一些蛋白质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其一级结构不变而空间构象发生一定 的变化,导致其生物学功能的变化,称为蛋白质的变构效应。
酶的变(别)构效应: 调节物与酶分子的变构中心结合,引起酶蛋白构象的变化,使酶活性中心
3.
ATP + HCO3- + CH3COSCOA 乙酰辅酶A羧化酶
HOOC-CH2-COSCoA +ADP +Pi
4.
HO CH2
HH OH
OH OH
H
OH
H OH
ATP
ADP
己糖激酶 Mg2+
P O CH2
HH OH
OH OH
H
OH
H OH
六、简答题(共计 30 分) 1. 何谓蛋白质的变性?其本质是什么?引起变性的因素有哪些?(5 分) 2. 简述 DNA 双螺旋模型的要点(5 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