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14-湖北工业大学-04-黄艳雁-基于OBE的建筑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014-湖北工业大学-04-黄艳雁-基于OBE的建筑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三、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1)OBE理念、课程体系得到同行院校广泛认同,产生良好示范效应。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课题组成员均就课题成果做了主题报告,受到关注与欢迎。相关成果也得到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同行的高度评价,并在建筑学专指委组织的年会上作经验介绍。
(2)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已见成效。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并多次获奖,毕业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
经过了多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该项目具有鲜明特色和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成果概述如下:
(1)基于OBE确立人才培养体系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已为本专业师生所认同,并确立了基于OBE的建筑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的“人才需求→目标定位→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是从需求出发的反向设计,将需求与人才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了人才的社会需求适应度。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黄艳雁
教授
湖北工业大学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288
总体规划、研究方案、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人才培养达成度评价分析、成果推广应用
肖本林
教授
湖北工业大学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224
教育教学理念的建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邹贻权
副教授
湖北工业大学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256
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和实施
(2)基于目标达成构建“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学生目标定位的支撑,围绕学生毕业能力,构建并完善了“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一主”是指建筑设计主干课程,“两翼”是指专业基础课程群和实践项目群。该体系优化专业课程群,做实建筑设计主干课程,拓展实践项目,培养具有建筑产业转型所需专业特长和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能力培养进一步细化分解到课程中,提高目标达成度。
(2)凸显能力,更新课程体系。
拟定了达成培养目标的12项建筑学专业毕业能力要求,从需求出发反向设计,构建“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并制定了毕业要求评价方案,用社会需求适应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来评价和更新完善该体系。
(3)深度融合,革新实践教学。
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课程深度融合,创造性地提出“三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即“教中学”的基础型实践、“做中思”的综合型实践、“建中创”的创新型实践和十多个模块,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探索”。
(3)基于能力培养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设计并实施了“三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三层次”是指“教中学”的基础型实践、“做中思”的综合型实践和“建中创”的创新型实践,多模块是指在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要求下设计多个实践项目模块。具体做法有:①整合资源,打造“建造节”和“国际游学”两个重要的实践教学项目。2014年以来每学期举办以“教中学,做中思,建中创”为宗旨的建造节。参与学生跨班级跨专业组成团队,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较小的构筑物或家具的设计和搭建,来完成对材料、构造以及建构的学习和实践。举办三次国际游学项目,项目内容均是基于成果导向精心设计的,成效显著,现已成为人才培养的又一品牌。②教科融合,项目驱动。学生参与教师的纵横向项目,把理论用于实践,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实操能力。③形成机制,创建“产学研用”协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利用平台,通过立项和联合开发等途径,争取项目,真正开展“产学研用”。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182
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理论及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人才培养达成度评价分析
张辉
讲师
湖北工业大学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240
实践项目指导及专业竞赛、人才培养达成度评价分析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
(1)面向转型,创新培养体系。
面向建筑产业转型,增强人才核心竞争力,从行业需求、市场需求和学校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即具有专业特长和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把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创新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3)教科融合成果显著,专业建设成绩斐然。高水平的科研项目融入教学,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专业水平的提升。与企业合作的设计项目多次获奖,先后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教育部欧特克公司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和湖北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4)媒体多方报道,社会美誉度高。课题组孵化指导的“小筑暇居”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成为育人和创新创业的典型,多次被长江日报、中国教育报、新浪网、荆楚网、湖北教育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湖北工业大学成果科类:建筑学
申报等次:一等奖
成果名称: 基于OBE的建筑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完成单位:(1)湖北工业大学
成果主要完成人:黄艳雁、肖本林、邹贻权、周聪、邹涵、何萌、鲁菁、张辉
姓名
专业技术
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
周聪
讲师
湖北工业大学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256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பைடு நூலகம்际化人才培养的项目管理
邹涵
讲师
湖北工业大学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240
数字技术的教学应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项目管理
何萌
实验师
湖北工业大学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208
实践项目指导及信息化资源库管理、人才培养达成度评价分析
鲁菁
院团委书记讲师
湖北工业大学
(4)基于科技发展革新教学技术
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先进教学手段与新颖教学内容的完美对接。在“大数据”时代,开发基于“知识地图”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把各种知识按“能力-课程矩阵”聚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的、立体的、相互关联的资源库,便于学生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另外,将建筑行业信息化的主体技术——BIM,融合到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毕业生受到市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