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通假字大全

高中通假字大全

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
2.虽趣舍万殊。

(趣,通“趋”,往,取
4•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酒)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
6、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

名词。

1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濯:通”浊”肮脏,水不清。

形容词。


19•椎床便大怒。

(椎,通“捶”,捶打)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第一个椎:通”锤”,兵器。

名词。

第二个椎:通 ”锤”,
用铁锤 3.亦由今之视昔。

(由,通“犹”,犹如, 如同)
无敢哗者。

"(坐:同”座”;座位。

名词。


&匪来贸丝,
猝。

形容词。


来即我谋。

(匪,通“非”,不是)9.五万兵难卒合•(卒:通"猝”,仓 10. 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

(说,通“脱”)
11.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

(泮,同“畔”) 12.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

(莫,同“暮”,年末)
14•偭规矩而改错。

(错,通“措”,措施)
15.忳郁邑余挓傺兮。

(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
16•伏清白以死直兮。

(伏,通“服”,保持) 17.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通“罹”,遭受)。

18.芳菲菲其弥章。

(章,通“彰”)
20.蒲苇纫如丝。

21 •府吏见丁宁。

(纫,通“韧”,柔软结实(丁宁,通“叮咛”)
)
22.虽与府吏要。

(要,通“邀”,约)
23.摧藏马悲哀。

(藏,通“脏”,脏腑)
24.合葬华山傍。

(傍,通“旁”,旁边)
吾灵尚依旁汝也。

"旁:通”傍”依附,接近,

词。

25.契阔谈燕。

(燕,通“宴”饮宴、玩乐)
燕:通"宴”;安逸,安闲。

形容词。

燕坐于华堂之上。

26.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已:同”以"。

”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已:同"矣",了。

语气助词。

“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价。

难已”"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27 •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28 •夫晋,何厌之有。

“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默而知之, 学而不厌。


(厌,通“餍”,满足。


29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


30.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31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聪明,智慧。

名词。

32.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欺凌。


33.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以,通“已“,已经。


126. 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苦无靠)
127.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世,通“逝”,死)
128 .敛不凭其棺(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129. 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

住:通"驻";动词
130. 厚币委质事楚。

(质,通“贽”。

见面礼)
131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濯,通“浊”。

污泥)
132. 屈平既绌。

(绌,通“黜”,罢黜)
133.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指,通“旨”,旨趣)
134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质:同”锧",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

名词。

135. 刑于寡妻。

(刑,通“型”,典范、做榜样)
136. 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为什么不)
137. 吾惛,吾不能进于是矣(惛,通“昏”糊涂)
138.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罔,通“网”,陷害)139.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须发花白)
140.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愬,通“诉”申诉)
141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以。

(以,通“矣”,表示确定语气)
142.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通“途”,道路)
143. 民归之,由水之归下也。

144. 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同145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146 .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由,通“犹”,如同)"才";才能。

名词。

(缪,通“穆”)
(剔,通“剃”。

剃掉)
147.见狱吏则头枪地。

(枪,通“抢”,碰撞)
"外连横而斗诸侯。

”衡:通”横”与纵相对
内:同”纳”接纳,接受。

动词。

”距关,毋内诸侯。

同”纳”,放人,动词。

”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殴: 通"驱”驱逐,动词。

”今殴民而归之农。


齐:同"剂”;量词,例句中为名词。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契:同"锲”刻,动词。

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 ”
诎:同"屈”;弯曲,动词。

"诎右臂支船。


取: 通"娶";把女子接过来成亲,动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卻: 同"却",退。

”大军卻,离城三里止营。


同”隙”;空隙,名词。

”依乎天理,批大卻
阙:通”缺";缺点,名词。

”必能裨补阙漏”
善:通"缮”;修治,拭擦,动词。

”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沈: 同"沉”:程度深,副词。

”沈醉不知归路。

同"沉";形容暮霭的程度深。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沈沈楚天阔。


229、 内: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郤: 236、 237、 239、 沈: 240、
242、
243、
识:
244、
245、
246、
247、
248、
生: 同"性”资质,禀赋,名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声: 通”伸”;陈述,说明,动词。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识: 通”志”,标志,记号,名词。

"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通"志”;记住。

动词。

”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IQII 食: 同"饲”;喂。

动词。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逝: 通"誓";发誓。

动词。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受: 同"授"给,与。

动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孰: 同"熟”;仔细。

形容词。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竦: 同"耸”;高。

形容词。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