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认识自然资源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在自然资源分类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认识因不合理的利用资源,使可更新资源转化为不可更新资源的事实,培养学生初步建立起资源保护的观念。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述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人类生存于地球上,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生产活动等所需要的物质、能量,都取之于自然界。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认识自然界给人类提供了什么,也就是分析地球上主要有哪些资源。

展示实物标本:将铁矿石、木材、煤、一杯水置于讲台上。

学生分组讨论:请同学注意观察黑板上的景观图和讲台上的实物标本,将同学分成五组,确定下列五个议题,每组一个,讨论5分钟后,每组推选一个发言人发言。

议题一:土地的重要意义
议题二:阳光及其利用
议题三:水和水的利用
议题四:森林的作用
议题五:煤和铁矿石的利用
教师:刚才我们讨论的土地、阳光、水、森林、矿产都叫自然资源,请同学们注意分析自然资源概念的两层含义:
①它们是在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还是由人类生产制造出来的?(自然存在。


②它们对于人类有没有应用价值?(有应用价值。


[教师总结] 凡含有上述两个属性的,即可称为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板书)
这些在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叫做自然资源。

课堂练习:判断下列事物,是不是自然资源?
土壤(是)鱼虾(是)
春小麦(否)汽车(否)
草原(是)袋鼠(是)
教师:明确了自然资源概念的定义,也就是明确了自然资源的本质特征。

为了进一步认识这一概念,还要明确自然资源都包括哪些种类。

现在,我们来看它的分类。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教师:按照自然资源在短时间内能否再生或是否可以循环利用,我们分成两类,即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

课堂练习:判断下列自然资源是可更新资源,还是不可更新资源,并说明理由。

①太阳能:可更新资源,因为太阳不停地发光发热,人类可以永远利用,取之不尽。

②森林:可更新资源,短时间内能再生。

③石油:不可更新资源,开采完了,不能短时间内再生。

④水:可更新资源,因为水在地球表面是循环运动的,可以不断地重复利用。

⑤铁矿:不可更新资源,短时间内不可再生。

⑥鱼:可更新资源,短时间内能再生。

⑦土壤:可更新资源,可以重复使用。

⑧煤:不可更新资源,短时间内不可再生。

[教师总结] 把大家上述的判断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出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的概念。

①可更新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

②不可更新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的资源。

教师:如果人类不合理地利用可更新资源,就会破坏可更新资源的事实,请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资源?(要保护自然,使自然资源不被破坏,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布置作业调查自己家乡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板书(见划线文字)
教学后记:
总量丰富人均量少导语:
容。

总量丰富,人均量少
教师:,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如何呢?
出示下表
教师提问:上表说明了什么问题?联系实际分析原因。

师生归纳总结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原因:①人口过多,增长过快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③利用和保护不当,出现破坏和浪费等情况。

教师引导:从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中,你有何感想?
(以讲演的形式在班内交流)
学生活动:略要点:可与日本、西欧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体现我国“资源大国”的优势;从“人口大国”看又体现了优势的负面影响,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师:面对我国人口与自然资源的矛盾,要满足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作为我们中学生该做些什么?该如何做?师生归纳总结:①提高认识②加强宣传③付诸行动,从自我
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破坏严重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57页文字和58页八个图,思考我国当前自然资源遭到哪些破坏?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土地遭受水蚀、风蚀、水土流失、沙漠侵吞、过度放牧,滥砍滥伐,私开小煤窑和建筑用地不断扩大,耕地不断缩小。

结论: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刻不容缓。

提问:针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和当前存在的资源遭受破坏的严峻事实,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利用和保护我国有限的自然资源呢?(学生看图59页积极参与)
学生先阅读P59页的文字和图后:
先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略)
课堂作业:P60实践探究。

板书(略)
教学后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