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税收制度?什么是税法?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国家或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的总称,或者说是国家或政府以法律形式确定的税种的设置及每种税的征税办法的总和。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是国家及纳税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目的是保障国家利益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总则、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罚则、附则等项目。
2、我国的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分别由哪些国家机关制定的?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制定法律;2、国务院及所属各部委,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3、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抵触的前提下,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但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4、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依照当地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3、简述如何界定增值税的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行为以及税务处理的差异。
P45混合销售行为是指一项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销售行为。
税务处理:除下列规定外,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不缴纳增值税,而征收营业税。
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货物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销售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不缴纳增值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1)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是指纳税人销售不同税率的货物,或者既销售货物又提供应税劳务。
税务处理: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分别计税;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征税。
兼营行为:增值税纳税人在从事应税货物销售或提供应税劳务的同时,还从事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且该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与某一项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并无直接的联系和从属关系。
税务处理:应分别核算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营业额,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4、简析划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
P31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①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的②除上述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
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销售额超过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企业和企业性单位。
即工业年销售额超过50万元,商业年销售额超过80万元;5、简述我国现行消费税的特点。
P66我国现行的消费税是选择性征税,属于特别消费税,特点有:①征税范围的选择性。
消费税只是针对一部分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而不是对所有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
②征税环节的单一性。
消费税只是在消费品生产、流通或消费的某一环节一次性征收,而不是在消费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每一个环节征收。
③征税方法的多样性或灵活性。
消费税可以根据每一课税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征收方式。
④税率、税额具有差别性。
消费税可以根据消费品的不同种类、档次或者消费品中某一物质成分的含量,以及消费品的市场供求状况、价格水平、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等情况,对消费品制定高低不同的税率、税额。
⑤税负具有转嫁性。
消费税无论在哪个环节征收,也无论是实行价内征收还是价外征收,消费品中所含的消费税最终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6、简述消费税与增值税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俩者均是为消除重复纳税。
区别,(1)增值税是一种普通的价外税,提前征收,可进行税款抵扣;消费税是一种价内税,比较少,部分征收,不允许税款抵扣。
(2)征税范围。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有:销售或者进口的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消费税征税范围:烟、酒及酒精、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成品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14个税目;(3)税款计算。
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消费税:应纳税额=应纳消费品的销售额(销售数量)x适用税率。
7、海关估价方法P128①相同或类似货物成交价格方法:即以与被估的进口货物同时或大约同时进口的相同或类似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估定完税价格。
②倒扣价格方法:以被估的进口货物、相同或类似进口货物在境内销售的价格为基础估定完税价格。
③计算价格方法:按下列各项的总和计算出的价格估定完税价格a. 生产该货物使用的原材料的价值和进行装配或其他加工的费用b. 与向境内出口销售同等级或同种类货物的利润、一般费用相符的利润和一般费用c. 货物运抵境内输入地点起邪前的运输及相关费用、保险费④其他合理方法。
8、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定义、判别标准、征税对象P140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判别标准:(1)注册地标准(2)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征税对象: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所得作为征税对象。
非居民企业应当就其中国境内所设立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9、转让定价纳税调整方法P168(1)可比非受控价格法(2)再销售价格法(3)成本加成法(4)交易净利润法(5)利润分割法(6)其他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方法10、税基式优惠所谓税基优惠就是做小应纳税所得额的优惠。
由于应纳税所得额是收入减去扣除后的结果,所以做小企业的税基的思路主要有三种:做小收入、加大扣除、直接抵减税基。
现行企业所得税的税基优惠政策正是按这三种思路设计的。
11、简述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及征税对象。
P14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指企业的所得。
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收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12、简述特别纳税调整方法P166(同第9题)13、附加减除费用标准及范围P182范围包括(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2)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专家;(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4)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人员。
标准: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纳税人,其每月工资、薪金所得在减除35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1300元。
14、自行申报纳税的义务人应符合的条件P203(1)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2)从中国境内俩处或者俩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3)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4)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15、试述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划分标准。
P174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判定标准:根据国际惯例,我国对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划分采用了各国常用的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判定标准。
居民纳税人,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主要包括俩类,一类是在我国境内定居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侨民。
另一类是从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居住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海外侨胞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
纳税义务:在我国应负无限纳税义务,无论其来源于我国境内还是境外任何地方的应税所得,均应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的人。
主要包括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者在我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外籍人员、华侨或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
纳税义务:负有限纳税义务,即仅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的应税所得,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16、营业税的法定优惠政策有哪些?P106(1)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
(2)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
(3)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
(4)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劳务,学生勤工俭学提供的劳务。
(5)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
(6)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院、图书馆举办文化活动的门票收入,宗教场所举办文化、宗教活动的门票收入。
(7)境内保险机构为出口货物提供的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