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普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一、积累运用(共25分)(一)积累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填入文后方格内。
(6分)大熊猫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动物。
大熊猫喜欢xī( )戏,hān( )态可掬.( )。
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màn( )不经心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笨拙.( )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
大熊猫经过训练,还成了杂技“明星”,能够表演前滚翻、吃西餐、吹喇叭、推小车、骑木马、滑滑梯和蹬皮球等精彩节目,常常bó( )2.默写(10分)(二)运用3.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初二学年语文学习计划”,请按要求修改。
(4分)初中三年中,初二学年是关键的一年,为进一步提高我的语文成绩,现制定学习计划如下:(1)第一,课前谨遵吾师之教诲用圈点批注法预习课文,遇到生字词勤查工具书;(2)课上积极思考,认真做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
(3)同时,抽出时间复习数学、英语和物理。
(4)第二,认真阅读老师推荐的好文章,每周背诵两首古诗词;多看报纸杂志,开阔自己的视野。
(5)第三,利用课余时间练字,每天抄写一篇短文,养成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6)第四,坚持课外练笔,每周主动一次找老师当面批改,使自己的写作能力逐步提高。
(1)与本计划内容无关的一处是_______(只填序号)应删除。
(2)语言不得体的一处是______。
应将改为(3)语序不当的一处是_______(只填序号)应将__________调至____________后(4)成分残缺的一处是____(只填序号),应在____________后增添___________4.根据下面短消息内容,将其概括为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15字)(2分)3月27日,北京奥组委正式发布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式样。
北京奥运会奖牌采用举世无双的“金镶玉”式样: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潘纳辛科竞技场,背面则是镶嵌着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
奖牌诠释了中华民族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一次完美的“中西合璧”。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飞渡过30万人。
④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⑩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1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3)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1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1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17)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6.本则新闻的导语部分是(只写序号)。
(1分)7.为什么先写中路、西路军渡江情况?(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选文在叙述西路军渡江情况时,插入了议论,请问哪些句子是议论,并说说这些议论有什么作用?(3分)议论的句子是:(填序号)议论的作用是:9.下面文字是当时的前线记者阎吾写的《我军横渡长江情景》中的一个片断,试把它和上文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比较,说说两文区别在哪里。
(4分)21日黄昏,江北某地(在安庆、芜湖间)解放军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发光弹,顷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怒吼,从解放军的炮兵阵地上,无数道火线飞向南岸,接着整个南岸国民党军的阵地就完全陷于一片火海中。
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
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大小战船。
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地向南飞驶而去。
北岸,站满居民、民工和解放军指战员,大家屏息凝视着火光掩映的江面,焦急地等候着。
忽然,南岸上空飞起了登陆的信号弹,枪炮声、喊杀声连续不断。
北岸所有的人立时迸发出一片欢呼:“过去了!”“过去了!”无数战船继续从各港口涌出,加速向对岸驶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列片段,完成10——15题(共17分)你知道宝岛台湾是世界上著名的“蝴蝶王国”吗?我国的台湾省,地处亚热带,雨水充足,气候温暖,一年四季花儿常开,草木常绿,非常适合于蝴蝶的繁殖和生长。
据说,台湾所产的蝴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名列世界之冠。
有人做过统计,台湾蝴蝶种类有四百种之多。
其中独具特色,最为名贵的有“大红纹凤蝶”、“蛇头蝶”、“红边小灰蝶”、“宽尾凤蝶”、“皇蛾阴阳蝶”、“兰屿黄裙凤蝶”等等。
拿“兰屿黄裙凤蝶”来说,它后翅有大型金黄色的花纹,由于鳞片的特殊构造,逆光看去,会发出灿烂夺目的珍珠般的光辉。
这种色彩,是蝴蝶世界中独一无二的。
再如“皇蛾阴阳蝶”,它双翅的形状、色彩,不像普通的蝴蝶一样对称,大小也不一样;更为奇特的是,它翅的左边为雌性,右边为雄性,据说,在1000万只蝴蝶中才能发现1只,自然是“物以稀为贵”。
至于“蛇头蝶”,由于它翅膀的上端长着像蛇头一样的图案,所以称为“蛇头蝶”。
它的双翅张开,足有洗脸盆那么大,是世界上最大的蝴蝶。
台湾蝴蝶的活动区域,主要在南投县的埔里、雾社及阿里山的山林地带。
在屏东县还发现了九处蝴蝶谷。
这些蝴蝶谷,大都是30度的斜坡,又陡又深,没有溪流,谷向与海岸线平行,季风吹不进,冬季也温暖如春。
每年一入冬,成千上万五光十色的蝴蝶,就像候鸟迁徙一样,浩浩荡荡飞进蝴蝶谷里过冬。
前几年,在高雄县的美浓镇,又发现一处新型的蝴蝶谷——“黄蝶幽谷”。
谷内古木参天,流水潺潺,野草翠绿,鸟语花香,环境十分清幽。
这里的蝴蝶与其他谷里的蝴蝶相比,有很大不同:其他谷里的蝴蝶,只是到了冬天才飞进谷里避风寒,到了春天,又飞回到原地产卵,传宗接代。
而“黄蝶幽谷”中的蝴蝶,却是世世代代在这里繁殖生长,永远不离开它们的“故土”。
台湾蝴蝶不但多,而且美。
仅“黄蝶幽谷”一处,一年就能繁殖出200万只五彩缤纷的蝴蝶。
它们成长以后,在树木花丛间,山石溪水畔,千姿百态,成群结队,犹如朵朵浮云,片片彩霞,在空中袅绕飘动,还不时变化出各种奇异景观,真是美丽极了!游人来到这里,如同进入了神秘的仙境,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赞叹。
10.台湾成为世界著名“蝴蝶王国”有它的必然性,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加以说明。
(1分)11.台湾的蝴蝶名贵品种很多,各具特色,请简要概括下列品种的特征。
(6分)兰屿黄裙凤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皇蛾阴阳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蛇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选文中第三节加粗的“主要”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13.台湾蝴蝶活动的区域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分)15.分析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分)仅“黄蝶幽谷”一处,一年就能繁殖出200万只五彩缤纷的蝴蝶。
(三)阅读《黔之驴》完成题16--20(共18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博。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6.解释一词多义的词(6分)1、以为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B.以为..且噬己也()2、然 A.慭慭然.,莫相知。
()B.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3、之 A.黔之.驴( )B. 虎见之.( )17.翻译下列句子。
(6分)(1)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18.整体阅读文章,把握老虎的不同表现,理清文章叙事线索,完成下列填空(每空限填一词)。
(3分)(见)驴——()驴——()驴——()驴20、本文寓意深刻,后来由此演化出了一些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一个并仿照示例写一段话。
(3分)示例: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本义是说狐狸利用老虎的威力吓唬百兽,后来比喻借别人的威势吓唬或欺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嬉憨jū漫zhuō博2.默写 (1)非是藉秋风(2)相失万重云(3)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4)芙蓉向脸两边开(5)移舟水溅差差绿(6)月晓风清欲堕时(7)露为风味月为香(8)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改错(1)第(3)句(2)第(1)句将“谨遵吾师之教诲”改为“按老师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