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以活活被整死;堂堂大元帅受辱骂;……这哪里还有什么尊重可言!3、用在设问句后。
如:(10)我们能让你计划实现吗?不会的。
4、用在选择问句中。
如:(11)我们是革命呢, 还是要现大洋?(12)你到底是去, 还是不去?●提示:在选择疑问句中, 若该句为复句, 一般只在句末用问号;若分句较长, 或者为加强语气, 各分句后也可用问号。
5、用在表疑问的独词句后。
如:(13)我?不可能吧。
●提示:若疑问句为倒装句, 问号应放在句末。
如:(14)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你的车?(若说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
”则错误。
)6、句子中对某词语有疑问或生卒年月不详时用问号, 疑问句构成的标题后面也用问号。
如:(15)中国现今文坛(?)的状况, 实在不佳……(16)曹邺(816--?), 桂林人。
●特别提示:句号、问号均表示句末停顿。
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 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
有些句中虽有疑问词, 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 句末只能用句号, 不能用问号。
例如:(17)……最后应求出铜块的体积是多少?(18)面对千姿百态、纷繁芜杂的期刊世界, 有哪位期刊编辑不想通过期刊版面设计为刊物分朱布白、添花增色呢?19)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17)()(19)三句都是非疑问句, (17)(18)句中问号均应改为句号, (19)句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三、感叹号●特别提示:1、在表感叹或祈使语气的主谓倒装句中, 感叹号要放在句末。
如:(20)多么雄伟壮观啊, 万里长城!2、句前有叹词, 后是感叹句, 叹号放在句末。
如:(21)啊, 这儿多么美丽!下面介绍句中点号的用法。
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
一、逗号提示: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 除了有时用分号外, 都要用逗号。
二、顿号用于句中并列的词、词组之间较小的停顿。
如:(22)邓颖超的品德、人格、风范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
(23)从1918年起, 鲁迅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祝福》等短篇小说。
●特别提示:以下九种情况不用顿号。
1、不定数的两个数字间不用顿号。
24)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
(不能写成“十六、七岁”)●【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
如:(25)三年级四、五的学生。
(26)战斗在一、二的工人。
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 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不用顿号。
2如:(26)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 遛遛鸟呀, 打打麻将呀, 听听戏呀。
3、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 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4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7)情况的了解, 任务的确定, 兵力的部署, 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 给养的筹划, 武装的整理等等, 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5并列成分做补语且需要强调时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28)那种叫“水晶”的, 〈长得长长的, 绿绿的, 晶莹剔透〉, 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6、并列成分做状语, 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 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9)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 在大青树下, 在纺车旁边, 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
如:(30)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7、并列成分做谓语时, 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31)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 走起路来风风火火, 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注意】并列成分做谓语时, 若共带一个宾语, 并列词间用顿号如:(32)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8、并列的词或词组作复指成分时, 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不用顿号。
33)老槐树下有两辈人:一个“老”字辈, 一个“小”辈。
●【注意】如并列词或词组简单, 它们之间则用顿号。
如:(34)抗战、团结、进步, 这是共产党的三大方针。
9、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 为分清层次在不同属类间用逗号。
35)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 中国、外国, 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三分号下列几种情况使用分号1、用在复句中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等)的多重复句, 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35)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犹使我耳不忍闻。
(36)她今年已经十八岁了, 个子也长成了, 按说该找个婆家;可是她母亲总是一个劲地说他还小。
2、分条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 在每一条里, 不管是词、词组、单句, 还是复句, 都作为一个分句, 各条末尾用分号, 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
如:(37)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 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3、句子中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 在“等等”的前面也要用分号。
38)阅读有许多好处:它能扩大你的知识面;能陶冶你的情操;能提高你的审美能力;等等。
●【提示:并列的几个分句, 不论其结构是否一致, 并列分句间均用分号, 不能有的用分号有的用逗号】四冒号1、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
如:(39)我们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项复习阶段;第二阶段为综合复习阶段;第三阶段……(40)她是秋天没丈夫的;他有一个小叔子, 小她十岁;她靠打柴为生:我知道的就这些。
●【提示:用于提示下文的词语“注意”、“指出”、“宣称”、“证明”、“告诉”、“如下”、“例如”等后常用冒号。
】2、用于书信、讲话稿等称呼的后面。
3、用于需要说明的词语后。
如:(41)日期:10月20日地点:县剧院●【特别提醒】A冒号提示的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末尾, 不能只管到句子中间。
如:(42)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 也将在各大城市上映。
(此句中的冒号应去掉)B、部分引用别人的话, 使之成为整个句子的一部分, 引文前不用冒号。
43)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 本大臣一日不回, 誓与此事相始终, 断无中止之理”, 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应将冒号换成逗号)C、一个句子中不要出现两个冒号。
如:(44)他在文中指出:我们要学习一些自己国家的历史, 比如说:国家的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等。
(第二个冒号应删去。
)标号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专名号九种。
一引号主要作用有:1 、表明引用的部分。
2、着重论述的对象或重要的特定的词语。
如:(45)股市有它的行话:如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 因牛的眼睛总朝上看;反之叫“熊市”, 因熊的眼睛总朝下看。
明是否定、反义或讽刺的词语。
如:(46)这样的“聪明”还是少来一点好。
(表否定)4、表明是简称。
如:(37)你的这种做法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
5表明是成语、熟语、术语。
如:(47)人们常常称技艺高超的工人为“能工巧匠”, 赞精妙的艺术品为“巧夺天工”。
(48)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 但是没有什么内容, 真是“懒婆娘的裹脚, 又臭又长”。
6表示特殊的日子, 特殊的事件。
如:(49)“五四”运动(50)“一二·九”运动7、表明是象声词、音译词、绰号、专有名词。
如:(51)青蛙“呱呱”叫, 惊醒了“豆腐西施”杨二嫂。
(52)一条“金利来”拴在脖子里, 叫人不自在。
●【特别提醒】A、引文中有引文, 要分双引和单引, 单引中还有引文则用双引, 总的原则是双中有单, 单中有双。
B、引用的文字独立而又完整, 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 并将其写在后引号的里面。
如:(53)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引文不独立, 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时, 不管它是不是完整, 后引号前都不能用点号(问号、叹号除外)。
如:(54)“满招损, 谦受益”这句格言, 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55)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 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 “形神兼备, 充满生机”。
56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 我们这支队伍又出发了。
C、连续引用一篇文章的几个段落, 只在每段开始使用前引号, 该段末尾不用后引号, 直到引文结束时才使用后引号。
二括号括号标明行文中的注释性的文字。
从注释的范围看, 它有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之分。
只注释和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
如:(57)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前, 把他的帽子摘下来。
补充和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
它放在正文的句末点号之后。
如:(58)他培育了许多香花, 繁殖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
(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的一只没有妈妈的小虎, 每天用牛奶喂它。
)●【特别提醒】句内括号内的文字末尾不能用句号;但可用问号或叹号。
句外括号里的注释如是一句话, 句末可用点号。
如:(59)1861年以后, 那拉氏(慈禧)曾搞所谓“垂帘听政”(这是那拉氏直接掌管政权的一种形式。
), 指使刽子手……(句中括号里的句号应去掉)(60)她先是寄希望于刘女士的丈夫(那个美男子!), 后又寄希望于Q男士。
三破折号破折号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或表示语义的转换、递进、中断、延长等。
破折号和括号用法不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 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 只是注释。
其作用主要有:1、表示注释。
如:(61)迈进金黄色的大门, 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 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
如:(62)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54)“好香的菜, ——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3表示意思的递进。
63)自然是读着, 读着, 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4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 破折号前是果, 后是因。
如:(64)他首先指出早恋并不可耻——这是一种十分自然、正常的现象……早恋并不可爱——早结的果不甜, 早开的花早谢。
’5、表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
6表分项列举。
7用于副标题前。
●【提示】破折号与逗号都有强调的作用, 前者强于后者, 逗号强调前面的内容, 破折号强调后面的内容。
如:(65)我, 是第一个跑到终点的。
(66)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当语句容易引起误解时要用两个破折号。
破折号前可用点号以示强调突出。
(67)如:我有四年多, 曾经常常, ——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四省略号省略号前后使用标点的规定是:省略号前面是完整的句子, 句末标点应保留, 如果不是完整的句子, 只是句内停顿, 则句末不保留标点;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标点, 只有需要表示不跟下文连接才可以使用句尾标点。